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自然经济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门户,中国发生“三千年未 有之变局”。这种变局,从经济结构开始,进而引
第起社9会课政治近、文代化中领域国的经变革济…结…构的变动
考纲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课标要求: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了解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 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洋商者。
材料4:1893年,李福明设立机器磨坊,京城官员见生意兴隆
,存心勒索,今天令他降受价本,明国天封令他建捐主献,义李压福明迫不甘压迫
到官府讲理,反被清政府作为“不安分”的“刁商”,李福明 的面粉厂也被迫关闭。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变动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纷纷破产 ②农业生产日益商品化 3.影响 ①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提供条件
(市第9场课近,代中劳国经动济结力构的,变动原(1) 料 等)
变动二、洋务运动兴起,洋务经济产生
什么是洋 务运动?
是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 中的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 旗号,通过采用西方的生产技术,企图 摆脱内忧外患的困境,维护封建统治的 自救运动。

北洋海军





福建海军
南洋海军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1862年,为培养翻译及外 交人才,在北京设立同文馆。
詹天佑等30名赴 美留学儿童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内容: A.近代军事工业
B.近代民用工业
C.近代海军
D.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1861年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1865年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1866年 福州船政局
江天第9课南津近代制机中国造经器济总结制构的局造变动局(1) 左宗棠
1877年 开平煤矿 李鸿章
1888年 湖北织布局 1890年 汉阳铁厂
张之洞
1872年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第9课轮近汉代开中船阳国平经招济铁煤结商构厂矿的局变动(1)
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4、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5、一定程度上瓦解了本国的封建自然经济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1、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局面
2、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3、主张: 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 科技,维护清朝统治(中体西用)
• 思考:近代中国产生的民族资本主义是不是 从明朝中后期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而来的?(不是)
• 思考:那么,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又是如何 产生的呢?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 思考:近代中国产生的民族资本主义是不是 从明朝中后期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而来的?(不是)
• 思考:那么,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又是如何 产生的呢?
2.早期企业:发昌机器厂(上海) 继昌隆缫丝厂(南海) 贻来牟机器磨坊(天津)
3.特点:
4.影响: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变动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背景: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市场、自由劳动力)
B.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C.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D.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办厂(早期资本家)

4、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5、代表: 奕訢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洋务经济
6、内容 建立近代海军
本质为封建经济,带

创立近代教育
有资本主义性质。
7、破产标志:以甲午战争的失败而宣告破产
动 8、破产原因:只学习西方先进科技而不改变封建制度。
9、影响: 引进了…培养了…刺激了… 抵制了…瓦解了… 推动第了9课中近代国中国的经济近结代构的化变动进(1)程
2.早期企业:发昌机器厂(上海) 继昌隆缫丝厂(南海) 贻来牟机器磨坊(天津)
(机器生产)
3.特点:
4.影响: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总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材料1:华裔在上海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而同一时
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资的宝金昌少丝厂、一规家就模有小资本110万,接近
自主探究 1.原因
主要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直接原因) 前提条件: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市场不断扩大 2.表现 ①传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大批农民与手工业者
纷纷破产 ②农业生产日益商品化 3.影响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变动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自主探究 1.原因
主要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直接原因) 前提条件: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市场不断扩大 2.表现 ①传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大批农民与手工业者
主要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2.表现
3.影响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1、“开辟市场”
洋纱
“纺”与“织”分离
并非 “男耕女织”
洋布
“织”与“耕”分离
2、“掠夺原料”
农产品商品化
并非 “自给自足”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变动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而没有变革中国落后的根源:腐朽的封建制
度。
(根本原因)
第二、顽固派的阻挠破坏。
第三、洋务派缺乏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第四、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八、评价: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八、评价: 局限性
积极意义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八、评价:
局限性
纷纷破产 ②农业生产日益商品化 3.影响 ①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提供条件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变动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自主探究 1.原因
主要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直接原因) 前提条件: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市场不断扩大 2.表现 ①传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大批农民与手工业者
(提示:应该从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入手—— 市场、自由劳动力、技术等)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变动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背景: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市场、自由劳动力) B.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C.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D.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办厂(早期资本家) 2.早期企业:
内容: A.近代军事工业
B.近代民用工业
(机器生产)
C.近代海军
D.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六、洋务运动的破产
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什么? 日本漫画中的“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中第,9课北近洋代中水国经师济结全构军的变覆动(没1)
七、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第一、洋务派只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后天畸形:
4.影响: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内忧 外患
二、今目日的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材交料通分,购析买
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构成之后,访
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
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
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
略。
——曾国藩
根据材料思考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1、学习外国先进机器、技术
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2、消除内患,抵制西方侵略
上课了,
准备好了吗?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图片反映了古代中国哪种类型的 经济?这种经济具有什么特征?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图片反映了古代中国哪种类型的 经济?这种经济具有什么特征?
自然经济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图片反映了古代中国哪种类型的 经济?这种经济具有什么特征?
西 方
洋 务 经 济 兴起
侵 略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变动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自主探究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变动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自主探究 1.原因 2.表现
3.影响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变动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自主探究 1.原因
失败,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
洋务派想以此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 的也不可能实现的。
积极意义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八来
洋务派想以此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 的也不可能实现的。
1、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 2、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
积极意义 3、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自主探究 1.原因
主要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直接原因)
2.表现
3.影响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变动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自主探究 1.原因
主要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直接原因) 前提条件: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市场不断扩大 2.表现
3.影响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变动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中央 地方
曾国藩
奕訢
物派三 代、 表洋 人务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四、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前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