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油价预测与分析

国际油价预测与分析

国际油价预测与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不断变换、现有原油储备、局部战争以及现代汽车工业飞速发展,对于国际油价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就目前而言,笔者认为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国际油价将是稳步增长的趋势,直至可替代能源的出现,否则这一趋势将不可逆转。

一、需求不断增加
汽车工业以及现代石油化工业的兴起,可以说石油已经深入到我们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可或缺。

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以及农药、化肥、炸药、医药、染料、油漆、合成洗涤剂这些产品的出现都离不开石油,我们穿的衣服、用的煤油、汽油、柴油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没有石油就寸步难行。

正是由于石油用途广泛导致世界性的需求不断增加。

从二战起到现在国际油价,在稳步提升着,而这种提升跟需求增加密不可分。

在未找到能够替代石油的廉价能源之前,人类对石油的需求是逐步增加的,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一趋势可能被打破,而那是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以后的必然。

二、世界原油储备对油价的影响
目前世界原油储备状况基本能满足实际需求,但是站在长久角度来看,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总有枯竭的那一天。

因此,从这一角度分析,原油价格只能继续提升。

石油安全一直是工业化国家的心病。

二战时日本就是被美国的能源禁运逼得铤而走险发动珍珠港袭击;纳粹德国的许多军事行动也是为油所迫,如为夺取高加索油田而转移进攻方向,最终导致斯大林格勒战役惨败,战争后期德国不得不靠工业酒精和“液化煤”维持。

1973年,阿拉伯国家为报复西方支持以色列,发动“石油战争”,导致西方战后最大经济危机。

面对危机,美国为首的主要工业化国家组建国
际能源署,敦促各国建立石油战略储备。

国际能源署规定,成员国的石油储备应相当于该国90天原油或成品油净进口量。

美国目前的战略石油储备高达7.27亿桶,商业原油库存也有3.5亿桶,据称足够满足国内158天的需求。

另外,每天航行在世界各大洋的美国石油公司油轮相当于储备8000万桶原油,等于全世界一天的石油产量。

美国巨量的石油储备,成为实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

另外,虽然石油短期内在全球范围内不会出现短缺,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石油市场会平稳发展,更不意味着国际石油价格能保持稳定。

由此可见,原油资源的有限性,导致各国都在储备,目前原油供给远远大于实际需求原油价格却在增长,所以说各国的战略原油储备,也从一定角度上刺激了国际油价的增长,如果将战略原油储备投放市场,国际油价会在短时间内有一个下降,因此国际油价与原油储备密不可分。

三、战争局部冲突对原油的影响
翻开1979年以来的世界油价走势图,可以发现一个现象,这就是近25年来世界油价的几次大起大落,都与伊拉克有着直接的关系。

为了谋求对海湾地区———这个“世界油库”的支配权,伊拉克先是在1980年9月发动了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之后又在1990年8月入侵科威特,引发“海湾危机”。

这两次大规模的战争,与目前正在发生的“美伊危机”,无一例外地造成世界油价的巨幅波动。

去年的利比亚战争也对原油价格产生了不小的波动,虽然利比亚的原油产量在全世界的原油产量中占比不大只占全球的2%。

资料显示,利比亚石油产量为160万桶/日,石油出口量约为130万桶/日。

就这样小的比例,在短时期内对国际油价依旧产生了影响,由此可见局部战争对国际油价产生着影响,但是这种波动相对而言是短暂的,随着战争的结束,基本又回到原来的状态。

四、新能源的替代作用对油价的影响
国际油价的飙升促进了各国对新能源的研发,太阳能、核能、风能、水电等清洁能源毕竟是一个发展的趋势。

但就目前很长一个时期来说,石油依旧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地位。

从目前人类掌握的技术来看,能够普及推广的新能源技术还没有出现,电力汽车无法和燃油汽车媲美,日本大地震后核能的应用也让人怀疑,太阳能的连续性还无法攻破等等一些列技术问题人类并没有攻破。

所以说新能源只是一个探索阶段,还不能取代石油成为主导能源。

但是正如沙特阿拉伯前石油部长、欧佩克的缔造者之一谢赫•亚马尼曾说过,石器时代的结束并不是因为缺少石头;石油时代的结束也不会是因为缺少石油。

也就是说,人类停止使用石器是因为青铜和铁是更好的材料。

同样的道理,当人们找到更廉价的替代能源时自然也就会告别石油时代。

但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人类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去发现新的产品来替代石油。

不难发现,目前是石油价格飙升促进了新能源的研发,而不是新能源的诞生冲击了国际油价,所以笔者断言国际油价从新能源角度还是在稳步增长趋势。

五、强势需求拉动原油价格上涨
近几年来,世界经济比较景气,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迅猛,尤其是东亚,南亚,东南亚地区的国家。

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入,以及过度依赖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资源要素的投入产出比很低,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这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的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家用电器、轿车等得不断普及,加大对石油的消耗。

因此,为了保持国内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各国加大了在世界范围石油的采购,导致国际石油价格不断飙升。

在《美国石油和国家安全》报告中指出,未来20年,全球石油消费将增加60%,而发展中国家可能增加115%。

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预测,从2006-2030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90%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可以看出,在今后较长一段
时间内,发展中国家对石油的消费量的激增将会是影响世界石油供需平衡的主要因素。

因此,对于油价而言,即使发达国家的石油消费量逐年递减,但是这种可以预见的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费增长,将会使得国际油价仍然保持较高的价位。

六、地缘政治因素拉动原油价格上涨
2006年,伊朗核问题危机引起国际石油市场对伊朗原油供给中断的担忧,并导致2006年国际油价不断上升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对国家的经济、军事和安全等有着重大的影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变化往往会受到地缘政治和产油国政治因素的影响。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该组织为了维护各个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对各个成员国实施严格的生产上限制度,并且每当国际油价下跌的时候,该组织各成员国将实施减产的政策,以达到维护高油价,获取高额利润的目的。

近期影响国际油价的国际地缘因素主要有伊朗核问题危机,中东地区恐怖活动,尼日利亚国内反叛势力,伊拉克国内政局的稳定性等。

国际政治尤其是地缘政治因素在国际油价中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

七、其他因素对国际油价的影响
世界经济发展态势、替代能源的开发利用强度以及石油运输通道安全性等诸多因素也将会对国际油价带来不容忽视的冲击。

当世界经济陷入衰退时期,由于石油消费量骤减,价格暴跌,劲儿导致对石油产业投资欲望的降低,生产能力衰退,但是,当经济进入复苏阶段之后,之前的石油生产能力往往难以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引起国际油价的急剧增长。

另外,一些石油国家和石油公司对替代能源的开发普遍持反对态度,因为替代能源的发明与使用将会对石油产业产生极大的影响,减少对石油的需求,降低油价,于是产油国往往通过减少石油产量来维持高位油价。

八、季节与异常气候等因素对国际油价的影响
石油作为重要的燃料,国际油价有时候还受到季节和天气变化的影响,暖冬很严冬等异常季节气候通过对短期石油的需求来影响国际油价。

另外,飓风也是对国际油价造成巨大影响的气候要素之一。

飓风对海上钻井平台和沿海地区的炼油厂都是严重威胁。

据统计,国王美国墨西哥湾飓风频发,如“卡特里娜”和“丽塔”,其对该地石油生产造成累计1.1亿桶的损失,并导致60%的炼油能力关闭,油价受此影响屡创新高。

国际炒家有事利用异常气候波动市场上人们敏感的神经,对世界石油市场上进行投资炒作,从而加剧国际油价的涨幅。

诸多的因素,共同影响着国际石油的价格,在瞬息万变的世界石油市场上,时刻关注影响石油价格的动态因素,是认识与掌握国际油价主动权的关键。

国际油价将继续回落调整至35美元左右的低价位,上半年仍将处于40—50美元的震荡盘整,下半年将开始回升至每桶60~80美元,这一价格区间可能成为新的国际油价均衡价格,并将维持一到两年时间。

2011年之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步入新的增长期,油价可能进入新一轮的上涨周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