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性新闻报道中英语标题导语特点分析作者:李薇来源:《科技传播》2013年第13期摘要本文是借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地震事件,着重分析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主流英文媒体的新闻标题和导语特点,一方面能够从语言角度上总结英语新闻写作的,尤其是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实用方法,另一方面,从理论上丰富语言的艺术对于不同题材的新闻报道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灾难性新闻报道;标题特点;导语特点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4-0025-02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局消息,截至20日2时,地震已造成157人死亡,4人失踪,仅雅安市受伤人数就达到5500人左右。
灾难发生后,党中央作出重要指示,要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减少伤亡。
灾难事件因其突发性、时效性以及重要性成为全国乃至国际新闻媒体关注和报道的对象。
这类新闻事实往往因其不可预测性、影响广泛性而受到众多读者的关注,日益成为各种媒体的常客。
“作为新闻的眼睛,“标题被视为…一瞥的艺术',在…第一观'的刹那间就把读者抓住,带有导读的动力”。
而新闻导语,是就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提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消息的开头部分。
在新闻报道中,新闻标题和新闻导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海量信息充斥的网络时代。
当然,新闻标题和新闻导语的”抓眼球“作用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就更毋庸置疑了。
所以本文拟从4.20四川雅安地震为例,着重分析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主流英文媒体的新闻标题和导语特点,一方面能够从语言角度上总结英语新闻写作的,尤其是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实用方法,另一方面,从理论上丰富语言的艺术对于不同题材的新闻报道所起到的作用。
1 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标题特点1.1总体词语的使用偏好:用短词和小词由字母构成的英语单词和四字格的中文汉字在版面中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就使注重版面经济和眼球经济的英语新闻从业者不得不注意短词的使用。
为了让新闻标题简短,英语新闻标题中的措词自然要首选那些短小的单词。
这就是说,在表达同一意思时,英语新闻标题倾向使用“小词”。
这些短小易懂、形象生动的措词不仅能增强新闻的简洁性和可读性,而对于短词的使用,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表现更为突出。
此次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在4月20日上午8:02分,BBC则在当天就发出该消息,题为《China earthquake: Sichuan hit by powerful quake》(中国发生地震:四川省遭受强震),此新闻是国际媒体对雅安地震的典型案例。
值得肯定的是,首先英国广播公司对此事件的反应速度十分迅速,其次就是在语言上的艺术。
标题中7个单词,其中两次提到“地震”这个关键词,第一次提到使用“earthquake”这一表达,第二次提到使用“quake”一词,这样使用一方面起到强调的作用,另一方面又避免重复且节省版面空间。
除了在名词的使用上注意使用短词。
而这样的短词使用,在以往的外媒报道中也很常见,如2003年2月1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9时,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得克萨斯州北部上空解体坠毁,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这则重大灾难事件发生后,《华盛顿邮报》发出消息《Columbia Is Lost》(哥伦比亚号失事),文章标题仅三个单词,且表示“解体,失事”概念时没有用“disintegrated”而使用“lost”一词,不仅节省了版面空间,同时生动地描绘了每一个美国人的心情,一种失落感从中而生。
1.2 动词的使用艺术标题用语一般强调短小精悍,确切达意,形象生动的动词,少用甚至不用空泛和概念抽象的词。
如表示“破坏”或“损坏”一词意义的动词,标题一般不用damage,而用一些较之简短的词:hit, harm,hurt,ruin或wreck等。
又如表示“放弃”这一概念的动词,标题一般不用abandon而用drop, give up,quit, skip或yield等;表示“爆炸”之类的动词意义时,一般不用explode而用blast, crash, ram或smash等词。
灾难性新闻事件发生,在动词的选用上尤其显得重要,一则在最短时间内引起读者的注意,二则将灾难事件的严重程度和破坏程度通过动词表现。
在这次国际媒体对雅安地震事件的报道中,我们来看看动词使用的艺术。
CNN在格林尼治时间2013年4月21日凌晨4:23分发出报道《Strong quake hits southwestern China, 180 are dead》(中国西南地区遭受强震 180人遇难),标题使用两段式,前一段交代发生了什么事情,后一段交代事情造成的结果。
同样的,在表述“地震”一词时,CNN也选择了较短的“quake”,在动词的使用上选用了“hit”(打,击),词语短小有力,仅三个字母,却将地震的突如其来和破坏力表达得恰到好处。
无独有偶的是,BBC的消息标题《China earthquake:Sichuan hit by powerful quake》(中国发生地震:四川省遭受强震)以及赫芬顿邮报的消息《China‟s Sichuan hit by eart hquake》(中国四川发生地震),两则消息都在第一时间对该事件进行报道,也都选择“hit”一词。
上述三则例子都在诠释着一个道理,就是灾难性新闻报道中动词的使用要强调短小精悍、形象生动。
当然每个词语的使用方法和所表述的受灾程度有所不同,如同样以灾难本身作为标题的主语,欲表述“破坏”的意思,那么“strike”和“raze”两个词就有很大的不同,“raze”一词有“被夷为平地”的意思,所以在破坏程度上“raze”比“strike”更为严重。
灾难性新闻报道中,无论是名词,还是动词的使用,除了注意版面空间的控制,词语使用的多样性是体现新闻记者恰当运用语言的最好证明,所以对于词语的丰富是一门必修课。
2 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导语类型特点新闻导语一般是指消息的第一段或者开头几段,通常由最新鲜、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事实构成。
它或概括全篇,或提纲挈领,或提示要点,起着开门见山的作用,以吸引读者进一步读完全文。
而英文记者在撰写导语时已牢固地树立起这样一个信念:一段导语就是一篇微型新闻(mini-story)。
因此,一开篇就应下硬功夫、苦功夫。
一个好的新闻导语往往能成就一篇好的新闻报道,而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由于事件的突发性和重大性,更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新闻导语的写作,在最短时间内将新闻六要素完整且准确地传达给受众。
而对于这一大类题材的新闻报道中,笔者对灾难性新闻中的导语类型特点进行总结,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Loss+when/as/in...+Disaster (伤亡+when/as/in..+灾难事件)类型BBC对雅安地震的报道《China earthquake: Sichuan hit by powerful quake》一文,导语内容为“More than 150 people have been killed and thousands more injured in a powerful earthquake in rural areas of China's south-western province of Sichuan.”(中国西南省份四川省发生强烈地震,已造成150逾人死亡,数千人受伤)此导语就是典型的“伤亡情况加发生地,再加灾难事件”的导语构成。
先讲死伤情况,然后用介词短语“in”交代发生灾难的地点,紧接着出现灾难事件“earthquake”关键词。
这个类型的导语从结构上就可以看出,是将伤亡人数作为报道重点的导语类型,开篇先报道此次灾难中伤亡人数,而人数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经说明了灾难的严重性。
2)Disaster+verb.+loss (灾难+动词+伤亡情况)类型BBC在同一天对雅安的另一则报道《China quake kills scores in Sichuan》中,导语“A powerful earthquake has killed at least 160 people and injured at least 5,700 in China's rural south-west,officials say.”(据中国官员称,目前地震已造成至少160人死亡,5700多人受伤。
发生地震的雅安地区地处中国西南农村)。
导语中,先告诉读者灾难类型是“earthquake”,然后用主动语态,现在完成时态,动词kill以及injure两个词语,引出地震带来的直接后果,即死和伤。
这种类型的导语在叙事上最符合国人的叙事方式,但同时也可以看出,这种类型的导语需要记者拥有丰富的新闻词汇,尤其是对动词的充分调配。
3)Disaster+verb 1 + -ing-verb 2/loss(灾难+动词1+动词2 ing形式或人员伤亡)类型此类型导语在笔者总结归纳过程中最多,如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在4月22日的报道中,导语为“A strong 6.6 magnitude earthquake hit a remote, mostly rural and mountainous area of southwestern China's Sichuan province on Saturday, killing scores of people and injuringthousands close to where a big quake killed almost 70,000 people in 2008.”(本周六,中国西南山区的四川省遭遇6.6级地震,造成大量伤亡,而此次地震的受灾区临近2008年四川地震的汶川,五年前的汶川地震造成近7万人死亡)。
这是一个由分句构成的复杂句型,主语即灾难“earthquake”,第一个动词为“hit”,在叙述完基本事实后,用第二级动词kill和injure的ing形式引导伴随状语从句,交待灾难造成的结果。
而这样的导语在此次雅安地震新闻报道中很常见,如《华盛顿邮报》在21日的报道《China earthquake leaves at least 156 dead》中,导语为“A powerful earthquake jolted China's Sichuan province Saturday, leaving at least 156 dead and thousands injured, and prompting state media to warn of higher casualties.”(本周六,中国四川省遭遇强烈地震,造成至少156人死亡,上千人受伤,国家媒体开始报道事件,防止更多人在余震中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