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开展快乐体育运动的策略研究

幼儿园开展快乐体育运动的策略研究

幼儿园开展快乐体育运动的策略研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这就是说明幼儿园体育教育必须遵循“健康第一”和“幼儿为本”的思想理念。

幼儿园体育教师需要开展快乐体育活动,让幼儿在趣味性极强的体育游戏活动中快乐成长。

标签:幼儿园;快乐体育;运动;策略研究
一、重新定位健康理念,让快乐体育顺利实现
健康是身体和精神的健康,是适应良好的总和。

教师必须确立幼儿活动主体地位,将体育活动的三维度教学目标集中在全体幼儿的快乐成长上,考虑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成功需要,设置阶段性目标和层次性目标,让每个幼儿既能感到集体的成功喜悦,又能体验到自主发展的快乐,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们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二、立足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多渠道促进幼儿快乐成长
(一)创设情境快乐运动
幼儿体育活动具有直观性和现场性。

幼儿体育教师可以依据指南设定的目标,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设置特点的运动情境,让幼儿在有趣的故事中潜移默化地进入角色、得到锻炼、习得技能。

比如,为训练大班近300名幼儿的户外运动体能,我园制定了大班户外活动计划,以“我是勇敢的解放军”为主题,按照部队训练的要求精心布置了户外体育场地和设施,将“紧急集合”“快速行军”“跨越小河”“翻越高地”“通过铁丝网”“投掷手榴弹”等战争情境融入体育活动,要求学生按照指定的路线完成任务。

不但很迅速地完成了任务,还培养学生合作配合、胆大心细的团队精神。

(二)创编童谣快乐运动
儿歌童谣因其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体育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方法将体育活动中难于掌握的动作要领创编成儿歌童谣,化繁为简。

让学生互相提醒,口口传唱,有效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便于掌握动作要领,又增进活动趣味,更能驱散学生疲劳厌倦的活动心理,增强学习效果。

比如,教学幼儿小班《小动物找家家》户外活动游戏时,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儿歌来辅助教学,让孩子们边诵读儿歌边模仿动物走路,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三)动画模仿快乐运动
孩子們最喜欢观看和模仿的事物就是动画片里的卡通人物,它以独特的造型、夸张的语言、别样的动作和新奇的画面给儿童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孩子们甚
至都到了痴迷的程度,自觉不自觉地模仿动画角色的言行举止。

例如,利用《喜羊羊和灰太狼》这个资源,幼儿园中班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亲子活动《喜羊羊运动会》,经过精心准备,家长、老师、孩子们都带着头饰,穿着特指的“羊皮鞋”,先一起在广场上跟着“老村长”一起做起了热身操,然后按照“老村长”的布置和设定的路线,走过轮胎路,跨独木桥,搬运方块,铺好方砖路,推车运粮食,绕道回家。

这个活动不但达到了增进幼儿和父母的关系,又使家长和幼儿增进了锻炼身体的体育意识,进而培养了孩子们团结合作的集体意识。

(四)区域游戏快乐运动
区域体育游戏可以极大限度地利用社区教育资源,让幼儿在开放的体育场所和不同区域自主选择活动项目,使体育活动真正达到趣味性、挑战性、发展性的有机统一。

比如,春天来临时,利用社区的葡萄园开展一次主题为“美丽的春天”户外区域性体育游戏活动。

根据葡萄园的区域特点,将活动场地分为跨越区(过跨栏障碍)、投掷区(小沙包投掷)、钻爬区(越过栅栏网)、采摘区(猫腰前进)、搬运区(用车送果子)。

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器械,满足自我成功的需要。

(五)配乐律动快乐运动
幼儿教师要将音乐和操动有机融合,以身体锻炼作为基本目标,借助音乐节奏促进儿童规律地训练自己的身体,进而掌握体育动作,培养体育技能,增强身体素质,提升审美能力。

比如,教学小班律动舞蹈“小白兔蹦蹦跳”,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下载不同风格的音乐。

活动中,用舒缓的音乐表现小兔子睡醒的慵懒;用明快的音乐表现热身运动和队列行进;用节奏感强烈的音乐表现兔子的双脚跳;用温柔的音乐帮助儿童放松身体。

三、丰富体育教育资源,让儿童在活动中快乐成长
(1)挖掘家长人才资源。

比如,可以请当兵的家长教孩子们口令和队列,可以请晨练的爷爷奶奶教孩子们“滚铁环”“踢毽子”“跳广场舞”,可以请教体育的家长带孩子们玩球类游戏。

(2)开发地域地貌资源。

每个幼儿园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环境资源,幼儿园体育活动应该充分利用好地理资源,针对不同的山水风景、公园娱乐场等特色场所,开展针对性的体育活动,效果也不错。

(3)利用网络资源。

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络智能化技术走进千家万户,这就要求幼儿园体育活动也应该与时俱进,让信息技术为体育活动插上腾飞的翅膀。

比如,利用一体机和投影播放视频,让儿童跟着投影学习各种体育基本动作等。

(4)融合民间体育资源。

将民间体育游戏引进幼儿园体育活动,既能促进民俗文化走进幼儿生活,又能创建特色体育项目,更能够传承民族文化的优秀遗
产,让儿童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

比如,“滚钢圈”“跳房子”“过家家”“拉大锯”等系列活动,就是通过锻炼儿童的手脚、肢体等部位的游戏。

同时,可配以儿歌童谣,边玩边唱,充满着童真童趣,活动的效果非常好。

总之,幼儿教育应该转变体育教育理念,确保儿童是活动主体的地位,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体育器械和活动方式,采取创设情境、创编童谣、模仿动画、借助区域游戏、配乐律动等策略让儿童快乐运动,让孩子们在自然、开放、熟悉、快乐的氛围中,全身心投入体育活动中去,真正意义上帮助孩子快乐成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