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税现状及改革摘要:房产税是许多国家地方财政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我国自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主体税种一直缺失,使得地方政府依赖土地出让金收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土地财政”。
要改变这种不具有可持续性的“土地财政”现象,改革房产税是大势所趋。
从近几年中央有关房产税的表述以及“十二五”规划可以看出,房产税的试点和开征,其主旨不是为降房价或楼市调控,而是国家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财政税收结构方面的一项有力的制度建设措施。
关键词:房产税、改革方向、改进措施一、引言1986年9月15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从当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房产税从颁布之日起,对居住性房产和非商业用途的商业房产一直没有征收,处于空转状态。
2010年9月29日,国家出台了包括贷款、税费等一系列调控政策,同时中央媒体首次明确透露了房产税改革试点即将启动的消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基本上建成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物资丰富,房地产市场也得到极大的发展,许多家庭有了第二套、第三套甚至更多住房,房价迅速上涨,房屋正蜕变成某些人保值的工具、投资的物品。
在这种变化下,为了使房产税充分发挥为地方政府提供稳定收入来源、抑制房地产过度投机等作用,改革现行房产税是必然趋势。
二、房产税开征的理论依据房产税作为房地产保有环节的主要调控手段,不论是作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税源,还是作为将房地产资本利得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对我国房地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房产税有助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辅助地方政府完成地方财政转型2、2、房产税是改善民生,缩短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3、房产税是抑制炒作,稳定房地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调控手段三、我国房产税现状我国现行的房产税是第二步利改税以后开征的,从1986年10月1 日开始实施。
虽然从规模上看房产税一直都是一个小税种,但20余年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房产税收入的规模扩张速度远远大于同期税收总额的扩张程度,房产税收入在小税种中排序仅次于个人所得税和印花税,而且房产税收入与印花税收入之间的差距总体上说是越来越小。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房产税收入呈现出扩张趋势,在税收结构中的地位也有所抬升。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使原有房产税税制设置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巨大变化,房产税税制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不仅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的要求和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同时还严重影响地方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能力。
2011年1月27日,上海重庆房产税试点政策公布。
重庆的房产税政策主要是对独栋商品住宅、新购高档住房和“三无人员”新购的第二套普通住房进行征税。
在上海,本市居民购买第二套和外地居民购买的第一套住房,都属于房产税的征收范围。
税基为交易价格的70%,税率暂定0.6%,交易价格低于上年平均销售价格2倍,税率为0.4%。
这些入库的房产税税收,将主要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四、当前我国房产税存在的问题1、征税范围过窄我国现行房产税税制规定房产税只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征收。
其中县城和建制镇指县政府和镇政府所在地。
这样,农村就被排除出征税范围。
另一方面,现行房产税税制还把行政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财政拨付事业费的机构等房产列为免税对象。
2、计税依据不统一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房地产商的哄抬,房价日益增高。
房产原值本质上是房屋的原始成本,属于固定成本。
而房产的市场价值却是越来越高,呈增值趋势。
随着房地产市场中房价的升高,房屋的租金收入也会升高,即租金收入与房屋市场价呈正比关系。
与此同时,二者对应的税率也是差距过大。
经过比较就会发现,以计税余值征收房产税与以租金收入征收房产税存在不合理因素。
而随着经济发展,这种不合理因素会越来越明显,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3、税率不合理我国经济发展飞速,但也存在着经济发展不平横的问题。
各个省份的发展也存在着差异,即使在同一城市中,因为发展的不平衡,各个地区依然存在着差异。
而根据现行房产税条例规定的房产税税率,却是实行全国统一税率,未考虑地区之间的差异性。
4、纳税人对房产税纳税意识淡薄,偷逃税手段花样多随着各地房产调控政策的密集出台,不少购房者和开发商都绞尽脑汁打起了规避新政的主意。
上周,上海开盘的唯一一个别墅项目,打出“购买138平方米送200平方米”的促销旗号,项目销售人员称,这样可以少交或不交房产税。
由于房产税税法及相关规定并不完善,类似对房产税的逃避手段还有很多,政府应尽快出台具体细化规定,保证税收收入,防止地产开发商“下有对策”。
五、房产税改革的目的1、将房产税培育为地方主体税种,保障地方财政收入。
我国现行土地制度规定,国有土地权出让收入构成政府性基金收入,政府转让土地使用权所取得的收入纳入国库,构成一项财政收入。
住房是价值较大的不动产,不动产登记系统及房屋价值动态评估系统是房产税全面开征的两大必要技术前提,以此为税基将会获得财政收入,并可以促使地方财政摆脱土地财政的局面。
随着房产税征收范围的不断扩大,也可能会成为我国地方财政收入的一部分。
2、房产税发挥一般财产税作用,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
房产税还能实现社会公平,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需要。
对个人所有非营业用房征收房产税实际上就是对居民所持有的一项不动产征收财产税。
因此房产税应该并且也能够发挥一般财产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具体而言,根据住宅的类型不同制定不同的税率,对于包含别墅在内的高档住宅制定较高的税率,而对于基本的住房需求则降低税率甚至免征。
同一层次的房产则按照房产面积实行差别化对待。
3、促使房价回稳,抑制房价上涨具体有三种情况的考虑:一是开征个人非营业用住房的房产税后就要相应取消土地出让金,原本包含在房价中的高昂的土地出让金将会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转化为70年产权保有期间的房产税。
如此之后,则房价中只包含建筑房屋的所有成本费用的集合,而将土地出让金剔除在外,房价完全交给市场决定。
二是认为即便不取消土地出让金,征收房产税加大了住房的保有成本,对改善性住房需求和投机性住房需求都会构成不同程度的打压,因此减少了需求,降低了房产的投资热情,价格会随之下降。
三是征收房产税后能够引导人们改变居住方式,如以租代购,也能够降低对住房的需求从而导致价格下降。
六、房产税的改革“十二五”期间我国要以“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推进税制改革,同时要巩固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分税分级财政体制,因此,建议房产税改革的基本思路是:1、拓宽征税范围现行房产税税制确立时的背景是市场经济起步阶段的经济运行格局和制度环境。
因而房产税范围很窄,这极大地抑制了房产税收入的增长。
从区域角度看,现在可考虑把农村的房产也纳入征税范围。
是否据实对所有自建和购入房产征税,由省级政府根据具体情况自行确定。
从纳税人结构角度看,2011年已经把试点城市自有居住用房纳入征税范围,条件成熟后我们应将试点推广。
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的性质又长期界定不清,大部分事业单位脚踩两条船,既依赖财政资金,又从市场上获取收入。
改革开放以来大部分事业单位都进行了改革。
其中很多已转为独立的经营单位,这些单位的房产产权拥有者就是本单位,此外一些享受财政补助的事业单位也拥有了房产产权。
从理论上讲,财产税就是要对财产课税,特别是不动产,各类拥有不动产产权的所有者自然都要被列入纳税人范围。
国家有必要通过房产税课征这种方式采调节既定分配格局。
2、合并计税依据我国现行房产税计税依据分两类:一是从价计征;二是从租计征。
现在可考虑统一合并为从价计征。
因为租金收入很难核实,而且出租行为属于使用权的流转,对此可以通过流转税来解决。
实行从价计征应以房产现值为课税对象。
目前是按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值为计算缴纳房产税的依据,而房产原值很难核算清楚,而且减除比例的确定没有合理依据。
显然,改革是必然的。
以房产现值为计税依据牵涉到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计算房产现值。
我们认为应委托社会中介机构按照市场规则对房产现值进行评估。
评估时要考虑级差地租、建筑材料价格、折旧等因素。
参考国际经验,评估可3-5年进行一次,具体年数依据经济周期情况而定。
为确保计税依据的完整性和区域基本政策的统一性,今后可直接以房产现值为直接计税金额而不必做减除。
采用房屋市场价作为房产税计税依据,可以消除房屋市场价和计税余值差额过大的问题,也可以消除采用两种不同计税依据造成的不公平社会现象。
3、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当前房产税税制实行全国统一税率。
未考虑地区间差异性,缺乏弹性,不利于房产税调节作用的发挥。
国家可制定比例税率,让各地政府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状况选择不同的房产税税率。
从低到高制定不同层级,对应不同税率。
在充分考虑到各个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的基础上,切实发挥好房产税抑制房屋数量、控制房地产市场过度发展的作用。
根据住房拥有量的不同,征收房产税。
这样的规定可很好地抑制房价的高涨现象,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热现象。
4、建立房地产法律制度体系,考虑到当前我国住房市场现状之外,房产税短期内难以开征还因为法律和现实操作上的障碍。
解决问题办法之一就是要是建立房地产法律制度体系,在立法基础上,再开展房地产税制综合(行情专区)改革,做到有法可依。
开征房产税需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是房产登记制度,必须有一个信息平台,清楚知道市民的住房信息情况;其次要有房产评估机制;第三要有房产争端的仲裁机制,当发生房产争议与纠纷时,有一个仲裁机构和方法,这需要大量的专业队伍;第四是必须要有民众的共识。
5、对于征存量还是增量由于各地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不同,各地房价和居民收入水平不等,各地政府需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征收房产税为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
对高档住宅采取较高税率征收房产税,即实行存量征收和增量征收相结合。
在中国现在的住房供需上,供小于求,所以卖方往往都把房产税转嫁给买家。
只有采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行政手段打出组合拳才会对于房价有一定的影响。
6、规范征收管理制度设置科学合理的纳税登记、申报程序、核定办法等,理顺纳税秩序,增强管理的可操作性,便于征纳双方的操作。
严格执法,加强征管,加大协作,打击偷逃税行为。
一要加大管理的力度;而要充分发挥税务稽查的震慑作用,同时要加强“以票管税”工作,与财政等部门协调,理顺票据管理。
改革房产税税制涉及到多方外部制度环境优化。
首先,改革房产税税制应相应理顺土地的收费和课税。
目前我国房地产价格相对中、低收入阶层的人来讲,处于畸高状态。
这在大、中城市表现很突出。
房产价格畸高人为抬高了房产税税基,难免造成房产税负担不合理。
为此,有必要在土地买卖方面严厉打击腐败和哄抬物价行为,各级政府应清理土地流转方面的不合理收费,并降低土地交易方面的一些税种的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