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为基础和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3、 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 D )A.法律关系主体 E.法律关系客体 C.法律关系内容 D.法律事实 4、 属地原则是指(A ) A 确立法律对人的效力的原则E 确立法对地域效力的原则C 确立法的溯及力的原则D 确立法的时间效力的原则5、 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是( A ) A .《法经》 B.《秦律》 C.《九章律》 D.《北齐律》6、 行政执法的特点是(A ) A . —般具有单方面性 B.具有被动性C.不告不理D.稳定性7、 “法治”一词的概念是指(A ) A .与人治对称 B.执法者严明 C.法律和制度 D.与专制对称8、 中国有权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机关是( A )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国家司法机关C.国家检察机关D.国家行政机关9、 属于法的本质属性的是( A ) A.阶级性 B.公开性 C.普遍性 D.规范性 12、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 D ) A.可以自己做出一定的行为 B 可以要求他人做出一定的行为13、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点是(B )A.规范内容相同B.指导思想相同C.实施方式相同D.表现形式相同、单项选择题 1 •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2 •下列不属于封建制法的有( 3 •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 4 .划分部门法的主要标准是(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A •社会对象 B •法律书籍C •法律条文D .法律现象)A .萨利克法典 )A .商品的交换)A .法律的调整对象 B .唐律C .教会法大全D .法国民法典B .国家的形成C .阶级的出现D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B .法律调整的方法C .法律的制定主体D .法律的效力A .罗马法B .日耳曼法C .印度法D .中国法6 .原始社会的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形式是( )。

A .法律B .政策C .习惯D .命令7 .法律规范属于( )。

A .技术规范 B .社会规范 C .道德规范 D .团体规范 &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 )A .行政法规B .地方性法规C .单行条例D .行政规章 9 .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是依据()来对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

10.下列哪项不属于法的正式解释。

( )o A .任意解释B .立法解释C .司法解释D .行政解释_二不定项选择题1. 法律事实分为( )。

A . 法律后果B .法律动机C .法律行为D .法律事件 2. 法的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 A .法的实现 B .法的创制 C .法学研究 D .法律现实3. 法的适用的法律文件包括()oA.契约B .判决书.裁疋书D .决定书4. 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A 法律规范的制定B 法律继承C 法律移植D 法律规范的认可5. 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oA . 假定B .处理C .制定D .制裁、单项选择题。

1、 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 D ) A 、 历史渊源 B.理论渊源 C.形式渊源 D.效力渊源2、法律意识中的最咼层次是(A A.法律理论 B.法律观点 C. 法律心理 D.法律知识 A .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B .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进行C .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D .法律规则内容是否确定 5 .大陆法系是以古代(10、法系划分的标准是(A ) A.法的历史传统 B.法的历史类型 11、徒法不足以自行说的是( D ) A .法律万能 B.法律可有可无C.法的阶级本质D.法的立法体制 C.法律不能自己行走D.法律有局限性C 可以自己不做出一定的行为D 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14、 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指( D ) A.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E.法律规范的制定方式 C.法律规范的经济基础 D.法律规范由哪些部分构成15、 普通法法系国家法律的分类是( B ) A .公法和私法 E.普通法和衡平法C.普通法和根本法D.普通法和一般法 16、 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可合称为( B ) A.授权性规范E.义务性规范C.委托性规范D.准用性规范 17、 法律编纂是一种(D ) A.对原有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E 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法律文件内容C.不是立法活动D.是一种立法活动18、 法的关系根源于(D ) A .思想社会关系 E.人与人的关系 C.人与物的关系 D.物质生活关系19、 我国的司法解释一类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另一类是( D )A.全国人大的解释E.人大常委会的解释C.人民法院的解释D.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20、 世界上保存最古老的成文法是( D ) A.习惯法 E.条约 C.法经 D.汉谟拉比法典 21、 在现代世界各国中,严格责任确定的是( A )A 、民事责任的原则E.刑事责任的原则C.违宪责任的原则D.行政责任的原则22、 法的本质是指(D ) A.法的规范性 E.法的表现形式C.法的强制性D.法的阶级性23、 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应该是( D )A.互不干涉 E.法的权威大于政策C.政策指导法,法制约政策D.法必须服从政策 24、 社会主义法律秩序是指(D ) A .有法可依E.干部守法C.党员守法D.依照社会主义法律的观点建立起来的生产、工作、教学、科研和社会生活秩序 25、 普通法法系国家的法典主要是( D ) A.成文法的汇编E.不成文法的汇编 C.判例法的规范化D.成文法的整理26、 战后资本主义法制的发展特点表现为( D ) A.公法转向私法 E.现实主义转向理想主义C.减少法官解释法律的权力D.两大法系逐步靠拢27、 法的社会性一般是指(B )A.法是一种社会规范E.法适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促进社会前进的作用C.法是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D.法对社会的一种影响29、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的关系是( D ) 30、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D ) A .人们的思想 E.友情关系 C.同学关系 D.物、精神财富和行为 31、 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 C ) A.宪法 E.刑法32、 法律关系主体的构成要件是( A ) A.具备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E.达到法定的年龄C.可以自己不做出一定行为的能力33、 民主的意思是(D ) A.专指国家的形式 E.永恒存在的现象 34、 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 B ) A.有法可依 E.执法必严 35、 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是(C ) A .自发形成的 E.强制灌输的36、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称为(D )A.立法体系E.法律体系 C.法规体系D.法律部门 37、 英国的法律属于(D ) A 大陆法系E.民法法系 38、 实现法的历史类型的更替的根本条件是( B )A.人民群众的觉悟E.社会革命C.先进的理论指导39、 我国的立法体制是指(D ) A.立法技术水平 E.立法的规划C.立法的分工D.立法权限的划分40、 按照法律的创制和适用主体的不同,法律规范划分为(D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B.—般法与特别法C.根本法与普通法D.国内法和国际法41、 法与道德的关系是(D ) A.道德是法的一种形式B.法与道德一致C.法与道德无关D.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致42、 拿破仑主持的法典编纂中影响最大的是( B ) A.刑法典 B.民法典 C.宪法典 D.商法典43、 当代中国法律体现了( D ) A .统治阶级的意志 B.中国人的意志 C.全国人的意志 D.全国人民的意志 44、 关于法的产生、消亡问题的正确看法是( D ) A.法自古以来存在B.法是与人类共始终C.法将会永恒存在D.法是随阶级和国家而产生,并随之而消亡28、法体现的是(A ) A .国家意志 E.统治阶级全体成员的意志 C.被统治阶级的意志 D.执政党的意志 A.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E.相互对立的关系 C.法决定道德,道德服从法 D.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C.民法D.经济法D.必须做出一定行为的能力 C.人民管理一切事务 D.包括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 C.违法必究D.有法必依C.自觉培养而成的D.自然赋予的C.法典体系D.普通法法系 D.物质生活关系变化45、法的规范性是指(C)法对人的行为的指导作用 E 法为人们提供了是非标准果46、狭义的法律是由什么机关制定的( A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E.国务院C.地方权力机关47、 法律调整的对象有(A ) A.行为关系E.思想关系 48、 对法学研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 D ) A.社会调查的方法E.历史考察的方法C.语义分析的方法49、 中国古代将“律”字解释为“均布” ,其含义是(A ) A .准则 50、 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来源于( B ) A .古希腊 E.古罗马 C.英国51、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属于法的构成中的( 52、 划分部门法的第一位标准是( B ) 54、 对人的效力我国采取的是( D )A.属地主义 E.属人主义 C.保护主义 D.以属地主义为主,兼顾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55、 市场经济实质上是(A ) A.法治经济 E.人治经济 C.自然经济 D.计划经济56、 人身权利属于(A ) A.绝对权 E.相对权 C.特殊权 D.职权 57、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 D ) A.立法上平等 E.守法上平等C.司法上平等D.法律的实施上平等58、 对法的产生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D ) A .上层建筑因素 E.生产关系因素C.劳动力因素D.经济因素59、 对法律的正式解释包括(D ) A.社会团体的解释 E.法系家的解释C.法官的解释D.司法解释60、 凡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A ) A.法律制裁 E.行政制裁C.刑事制裁D.经济制裁61、 经济基础决定法意味着(B ) A.经济的要求即是法律E.法律没有自己的历史C.法律没有相对独立性D.法从经济关系中自动产生62、 法和国家一般关系是(C ) A 法高于国家 E 国家权力大于法 C 二者相互依存,互相支持 D 二者相互独立,互不依赖63、 属于民法法系的国家有(B ) A .英国 E.法国 C.美国 D.印度 64、 最终决定法的因素是(D ) A .国家权力E.人类理性C.文化传统D.物质生活条件65、 行政处分的对象是(C ) A.公民 E.法人 C.国家工作人员D.社会组织66、 国务院有权制定(B ) A.基本法律 E.行政法规 C.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D.地方性法规67、 按照法律适用的范围不同,法律可分为( B ) A 根本法和普通法E —般法和特别法C 实体法和程序法D 成文法和习惯法68、 法学研究的根本方法(D ) A.社会调查的方法E.历史考察的方法C.语义分析的方法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69、法的科学性是指(C ) A 法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 E 法是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C 法能够反映客观规律D 法是社会全体成员利益的反映 70、 在法的本质问题上,以往的法学主张(C )A.法有阶级性E.法为统治阶级服务的C.以不同的形式否认法的阶级性D.法必须为统治阶级服务 71、 法律的溯及力属于(B ) A.法的地域效力E.法的时间效力 C.法对人的效力 D.法对事的效力72、 划分部门法的标准之一是( A ) A.法律调整机制 E.根本法与普通法C.相对稳定的原则D.法律规范的规定73、 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特点是( A ) A.适用于特定的人 E.具有普遍性 C 具有规范性 D.适用于一般的人74、 授权性法律规范的指引作用在于( A ) A.鼓励人们从事某种行为E.命令人们从事某种行为C.禁止人们从事某种行为D.防止人们从事某种行为75、 有权制定狭义法律的有(C ) A .国务院 E.地方权力机关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国家行政机关76、 对法律的正式解释包括(D ) A .社会团体的解释 E.律师的解释C.当事人的解释D.立法解释77、 普通法法系的特点之一是(B ) A.制定法是法律渊源之一 E.判例是法的渊源之一C.道德是法的渊源之一D.赦令是分的渊源之一78、 奴隶主法的特点之一是(C )A.确认法律上人人平等 E.确认奴隶的权利C.确认奴隶主对奴隶的人身占有D.确认自由民的特权79、 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是(D ) A.指导思想不同 E.历史使命不同C.基本要求不同D.调整范围不同C 法为人们提供了行为模式D 法总结和概括了统治阶级的胜利成D. 国务院各部门 C.意志关系D.同学关系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E. 刑罚 C.公平 D.正义D.美国A ) A 法律概念 E 法律原则 C 法律规范 D 刑法A.法律调整机制 E.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种类 53、中国自汉代以后的封建法都是以以下思想为指导的( C.相对稳定的原则 D.法律规范的规定 D ) A 法家思想E 道家思想C 马克思主义思想D 儒家思想80、法律事实分为(A)A.法律事件E.法律后果 C.法律责任 D.法律制裁81、 公民的选举权属于(A ) A.政治权利 E.经济权利 C.文化权利 D.民事权利 82、 狭义上讲的执法主体指(B ) A.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83、法的强制力表现在( A.约束人们的思想E.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C.立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D.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 D ) E.以思想教育为保障 C.来自人们的内心反省 D.以国家的名义并由专门国家机关所实施 正义优先 D.同时优先D.生产力与法之间的关系 84、处理利益和正义的关系应当坚持( 85、 科学技术与法的关系是(D ) A.法是否进止 86、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产阶级法系家主张( A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E 所有权社会化 87、技术规范在法律上被确认之后就成为(88、 不属于法的正式解释的是( A ) A . 89、 马克思主义法学把法的本质归结为( A 神的意志的体现 E 公共意志的体现 90、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为(A ) A .主体、客体和权利、义务91、 不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是( D ) A.宪法 E.行政法规92、 属于正式的法律解释的人民法院是( C ) A.各级人民法院 93、 本质不同的法律之间存在继承关系的原因在于( C ) A.法的连续性 E.法的稳定性 C.经济条件的连续性 D.政治条件的一致性94、法律移植是指(D ) A.新法对旧法中的合理因素的借鉴和吸收 E.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的全部照搬 C.法的西方化 D.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的借鉴和吸收 95、 党的政策对法有(B ) A 制约作用96、 经济基础与法的关系是(B ) A.法决定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反作用于法 C.法始终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97、授权立法是(C ) A. 20世纪以前资本主义国家就存在的法律渊源 C. 20世纪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法律渊源98、 判断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有效说法的( B ) 99、 从法律后果来看,法律规则可分为( D )A.授权性与禁止性规则 E.授权性和命令性规则 100、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在于( D ) A 法律具有阶级性, 道德没有阶级性 E 法律属于上层建筑, 道德不属于上层建筑 C 法律是一种行为规则, 道德不是行为规则 D. 经济意义上的法律仅存在于阶级社会中,道德则在无阶级社会中也存在 、、多项选择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