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中的中国元素——茶文化
摘要:日本茶道是在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融哲学、宗教、文学、伦理、道德、绘画、建筑等在内的一门综合文化艺术。
“茶禅一味”、“和敬清寂”及“世代相传”则是日本茶道文化的精神。
其目的是要人们和谐相处、相互尊重、清洁纯净、远离浮躁、发展茶道文化。
探究日本茶道文化精神,可以更深层次地了解这一综合文化艺术的精华所在,促进中日茶道文化的深入交流。
关键词:茶文化、高僧、日本文化、中国元素
日本古代就同中国友好往来,中华文化影响深远,特别是在茶文化方面。
据记载,“茶艺”一词是20世纪70年代由台湾茶文化界首先创造出来的,用以概括品茶艺术的内涵。
但是品茶本身却是很早就存在,并且在品茶过程中生发出茶道精神。
在日本,茶道是一种通过品茶艺术来接待宾客、交谊、恳亲的特殊礼节。
茶道不仅要求有幽雅自然的环境,而且规定有一整套煮茶、泡茶、品茶的程序。
日本人把茶道视为一种修身养性、提高文化素养和进行社交的手段。
日本茶道的源流是最早通过陆路和海路东传的中国茶叶和茶文化,是通过僧侣传播、茶禅一味的文化交流。
“茶禅一味”之说,是中国茶文化的精髓之所在,而其哲学基础则在于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天人合一”学说。
日本关于饮茶的最早记载见《古事记》及《奥仪抄》两书:日本圣武天皇曾于天平元年(729年)四月,召集僧侣进禁廷讲经,事毕,各赐以粉茶,人人皆感到荣幸。
又记载当时有高僧行基(658一749),一生曾兴建不少寺院,并开始在寺院中种茶。
但这两种记载都无法证实这些茶是否来源于中国。
日本种茶有明确记载的是805年,到中国学佛求法的高僧最澄,回国时带去浙东茶籽在日本播种。
到了16世纪后期,日本茶道高僧千利休就已集茶道之大成,制定出茶道的基本精神茶道四规:和、敬、清、寂,一直沿袭至今,奉为圭桌。
唐代以后,日本来中国学佛的僧人很多,据日本《云游的足迹》记载,仅南宋至明代,日本来华求法的僧人就有443人。
宋元时期,中国从明州赴日传经布道的高僧则有27人。
日本佛教源于中国,“茶禅一味”既是参禅学佛需要,更是一种境界。
在中国茶叶、茶文化东传日本之初,不论是茶及茶籽,包括茶具、茶器、茶书等,都是寺院、官府或民间赠与的,浸润着浓浓的友谊,留下了很多动人佳话,如最澄曾向台州刺史献上黄金和珍宝,被婉言谢绝;两次到中国受到礼遇的荣西,回日本后以感恩之心送来100多棵日本珍贵木材,助建明州天童寺千佛阁;荣西好友重源和尚也曾捐木材建
阿育王寺舍利殿,今仍存。
到中国学佛的最澄、空海、荣西、希玄道元、圆尔辨圆、南浦绍明等日本高僧,回国时大多带着数百卷经典和各种中国特产,精神和物质都是满载而归,如今很多日本国宝级文物,都是这些高僧带去的。
因此纯粹是文化交流而非商业行为,尽管以后有民间茶叶贸易,但主流仍由高僧传播,尤其是在茶文化方面。
可见,中国早期东传日本的海上茶路,是源于“茶禅一味”的文化交流,是一条友谊之路。
那么如今,中日两国在茶道方面为何会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呢?依我之见,是由于两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茶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不同等诸多原因造成的。
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注意:
一是将中国的饮茶方式引入日本的是一批来中国留学的日本僧人(遣唐僧),他们是在中国的佛教寺庙中将佛门茶事学回去的,并且将它们作为佛门清规的组成部分一直在佛门严格的传承下来。
日本历史上的茶道大师都是声名卓著的大德高僧,不但赋于日本茶道以浓郁的佛教色彩,也增强了日本茶道的权威性,特别是自千利休之后,形成了嫡子继承的“家元制”,使其权威性更为稳固持久。
二是日僧来中国留学之时,中国的饮茶方式已经相当成熟,引入日本之后是作为一种高级文化形态首先在皇室贵族之间流传,长期为统治阶级所专享,后来才逐渐传播到民间,上行下效,原已成熟定型的饮茶方式和清规戒律也为民间所全盘接受,形成社会共识。
三是日本统治阶级对茶道的重视利用,加强了茶道与权力的关系。
如15世纪的幕府第八大将军足利义正,让高僧村田珠光撰写茶汤法则《心之文》和其他茶故事,在寺庙中推行村田珠光所提倡的禅院式茶礼,竭力以饮茶方式来改善人际关系,并且祈祷天下太平。
后来的统治者织田信长及丰臣秀吉更将茶道作为一种新型文化来扩大自己的影响,企图在群雄争霸的战国时代一统天下。
因此他任命千利休为专职茶头,要他继续制定和完善茶道的仪式和规则。
丰臣秀吉还常在重大政治活动前后举行规模盛大的茶会,进一步扩大了茶道的社会影响。
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茶道成为日本统治者驾驭民众的一种思想武器。
茶道在日本社会中能产生巨大影响就不足为奇了。
他们将中国宋代的点茶法引进本国后,却发展为宗教色彩极浓的日本抹茶道。
直到今天,他们饮用的是从宋代以来一成不变的蒸青绿茶粉,使用的也是宋代点茶法那一套点茶器具和方式,居然可以历千年而不变。
这是因为引进中国饮茶方法的都是日本高僧,他们是在中国寺庙中将佛门茶事学回去,并将它们作为佛门清规的组成部分一直在佛门中被严格地传承下来。
由此可见,日本所传去的茶道实际上就是佛教茶道。
不仅如此,就是连赫赫有名的日本茶道精神——茶道四规“和、静、清、寂”也从是中国佛门典籍中学去的。
茶是世界公认的绿色保健饮料。
茶是承载着友谊、文化的特殊商品,茶文化是休闲文化,和谐文化,修身养性之文化。
中日茶道精神同根同源,都将和、敬、清、廉、美作为茶道的核心精神。
在日本的茶文化中,中国茶文化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因为有了高僧的独具匠心,将这一个有深厚内涵的文化发扬得更放异彩。
日本茶道文化,是用一种仪式来向人们讲述禅的思想,正如参禅需要顿悟一样,其中蕴涵的那些人生经验,需要饮茶者用生命的美好时光来领悟!
参考文献:
一、《中国茶经》,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年版。
二、丁以寿:《日本茶道草创与中日禅宗流派关系》1997年2月版.
三、滕军:《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