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素质教育优化设计答案语文(一)一、语言积累和运用(本大题7小题,共22分)1、c2、B3、B4.B5.A6.(1)“低碳生活”指:以节能的方式,以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的生活方式。
(2)示例:①今天你低碳了吗?②低碳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③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④低碳 , 让生活更美好;享受低碳生活,不再被OUT;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清爽地球靠大家, 低碳走进你我他;温室效应我不要, 低碳生活我拥抱;节省水电讲环保低碳生活我来造;少坐汽车多行走, 低碳健康我拥有;低碳走进千万家,节能环保我参加;低碳让地球解脱苦难。
(3)示例1:“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在提倡健康生活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让我们走进“低碳生活”,为我们的美好生活献计献策,共建我们最美好的家园。
示例2: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我们不希望2012成为现实。
今天,我们真的必须低碳!7.略二、阅读与欣赏(本大题15小题,共38分)12C13、B1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5C16.导语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17.①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②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18.“老头子”用计,独自一人全歼鬼子战斗画面19.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20.抗日救国英勇无畏的孤胆老英雄形象21. 父亲憨厚、诚实、慈爱。
例如,第4段的局促表现父亲憨厚、诚实,第5、6段买东西表现慈爱。
(2分)22. 外貌描写,“湿漉漉”表明父亲冒雨去买东西,突出了父亲对儿孙无私的爱,“皱纹堆砌”“松树皮”表现了父亲辛苦操劳、饱经风霜。
(2分)23. 给儿孙买了东西,辛苦积攒的钱也交给了儿子,父亲因了却心愿而“笑”,这一“笑”表现了他宽厚无私。
(2分)24. 第⑩段运用的表达方式是议论和抒情,其作用是深化主题。
(2分)语文(二)一、语言积累和运用(本大题6小题,共22分)1.A2.A3.B4.①藤野先生童年的故事,中晚年时把它写出来。
②尊敬、怀念5.①朱自清的《背景》惹争议②示例:你喜欢朱自清的《背景》吗?为什么?你怎么看待《背景》中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这件事的?③示例:名家的作品在近年来屡屡引发争议,应该说,这种争议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特别是对于中小学课本中的名家作品,多引导学生参与争论,不搞“中心思想一言堂”,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都是大有好处的。
另一方面,一些专家自觉参与到讨论之中,并能对名家作品提出与“主流观点”针锋相对的看法,这也是时代进步的表现。
6.略二、阅读与欣赏(本大题15小题,共38分)7.略8略9、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10、A11、A 12、A译文:学习的人往往有四个方面的缺点,教育者必须知道(它)。
人们学习,有的缺点是学得太多(而不去实践),有的缺点是学得太少,有的缺点是把学习看得太容易,有的缺点是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
这四种人,心里各有不同。
(教育者)知道了他们的不同心理,然后才能补救其不足。
做教师的,就是要发扬(他们)的长处,补救他们的缺点的啊。
13、感动得流泪离别伤感的泪14、(1)父亲惦记着儿子旅途是否平安(希望早日知道儿子的平安);(2)父亲不让儿子送,怕儿子离开座位后丢失行李。
15.通过具体细致地描写父亲过铁道爬月台的背影,表现了父子之间的深情。
16.震惊与喜悦,感到出乎意料。
17.这与课文内容直接相关,文题就叫《阿长与(山海经)》,我对阿长感情发生变化也是由于《山海经》。
18.悄悄给王大叔的儿子订营养餐,却说是出院病人订的,让王大叔和儿子帮忙吃掉。
这样提供帮助,不伤受助者的自尊,容易被人接受。
19.借王大叔之口,交待故事的原委,歌颂护士们的爱心。
20.“一两面条”是故事的起因,同时贯穿全文。
隐藏的爱。
语文(三)一、语言积累和运用(本大题6小题,共22分)1、B2、C3、B(A句“近”与“左右”只能保留一个;C句“培养”前加“是否”与“成败”相呼应方可。
D句缺主语,宜去掉“通过”一词。
)4.B5、【答案】⑴《骆驼祥子》祥子⑵《水浒》或《水浒传》李逵⑶《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6、赞:时代进步的一种表现,活跃我们平时的网络交流,有时代感。
否:颠覆了传统语言的语法结构,不适宜公告正规场合的应用,可能会影响青少年语言学习。
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能说明自己的理由,表述要完整、清楚)二、阅读与欣赏(本大题15小题,共38分)8略9略10.分别为环境幽雅、往来者渊博、兴趣高雅。
11.C12..、.A.13..、.B.翻译........................................:赵襄主向王子期学习驾车,学了不多久,就和王子期驾车比赛,换了三次马,三次都落在了后面。
襄主说:“.........................................你教我驾车,没把技术全教给我。
”王子期回答说:“技术是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误。
凡是驾车赛马,最要紧的是马套在车上舒适安顺,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之后才可以追上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目的地。
现在您落后时想赶上我,领先........................................时又怕被我赶上。
实际上赶马上路,远途竞赛,不在先就在后,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
”14.形式优美,结构坚固15.①不能。
“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
“有记载的”使文章增加了可靠性。
如果删掉以后,那就成了确定的,这与实际不符。
②不能。
“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如果删除,意思就太绝对化了。
16.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赵州桥的结构有了准确的了解。
通过引用的说明方法,增强了赵州桥制造奇特和形式优美的说服力。
17.布局配合映衬层次18.总分.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19.引用,通过引用古诗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池沼之美,突出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而且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20.(4分)①突出了家的朴实和温馨②同后文形成对比,为作者表达对故乡家的思念做好铺垫。
21.不管一个人身居何处;充满温馨的家始终是自己魂牵梦绕的地方,家人的关爱总是伴随着自己。
22.作者认为家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因为家能够给人温暖、关爱,家永远是一个人最好的归处(或:是一个人精神的寄托处)。
语文(四)1. D2、D(说明:A项语序不当,应把“一层”调到“薄薄的”的前面;B项不合逻辑,“非”和“不”构成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将“非”去掉;C项“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的应是竹子,另外,“它”指代不明)3A4、D5、⑴导游词要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
答案略。
⑵示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也别留下;除了你的脚印,什么也别带走。
6.略二、阅读与欣赏(本大题15小题,共38分)7.答案:想、游玩、睡觉、清澈透明。
评分标准:每空1分,意思相近可得分。
8.答案: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评分标准:填对得2分,字词或标点写错不得分。
9.答案: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草交错纵横,可能是竹子和柏树的倒影吧。
分值:2分评分标准:直译,关键实词的意思及主要意思要正确。
实词错一个扣0.5分,扣完为止。
10.答案: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
此句体现了作者不被朝廷重用,只得流连山水的落寞心境,同时也体现了作者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语句分值:1分:文言文阅读——内容分值:2分评分标准:解释“闲人”正确得一分,说出“落寞”得1分,说出“乐观”得1分。
11、A12、狐假虎威1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14.逻辑顺序(或由普遍到特殊的顺序) 说明了其特殊性。
15.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下的差异)。
16.①不好②第一段从人们容易理解的常见的生物现象写起,显得浅显易懂,容易吸引读者;另外第一段是写植物的;而第二段是写动物的,这是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
17.①举例子,如“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
②作诠释,如“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
实际上,英文的‘Clone’来源于希腊文‘Klo 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
③引用,如“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
”18.略(从正反两个方面谈)。
19、(4分)“歌唱”指:煮鱼时候的声响;冬夜厨房里的欢笑。
感情有:家人的温馨与快乐;关爱给他人带来的温暖。
20、⑴家的中心或吸引全家人的地方;⑵给家人带来快乐后的满足感。
21、观点要点:艰难里需要以亲情温暖家人,需要以关爱温暖别人。
结合实际,阐述清楚。
语文(五)1、C2【答案:B 解析,天伦之乐,指父子、兄弟、夫妻、亲戚之间的关系。
指家庭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
注意适用范围,只能是亲人之间,不可用于同学、朋友之中。
】3【答案:D 解析,A,少……倍,倍数用错,修改为“少一半”;B。
语序不当,改为“阅读并讨论了”;C重复啰嗦,改为“当登上苏仙岭的顶峰时,我们有感到心旷神怡。
”】4、B5、(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示例:水芙蓉芙蕖水芝(3)人们把和尚的袈裟称为“莲服”,把寺庙称为“莲舍”6.略二、阅读与欣赏(本大题16小题,共38分)7、①沿着②整齐的样子8、①渔人对此感到很奇怪了②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9、着重写桃花源美好的生活环境,由此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10、①多②挺立③少④适合11、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2、①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②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13、本文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作者写莲表白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写菊表白自己不愿隐逸的生活态度,写牡丹表白自己对追逐名利世风鄙弃的生活态度。
14.①博学的人。
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②无法忍受。
15.答案: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