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痛风研究进展

痛风研究进展

痛风研究进展作者:朱尚添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8期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

随着人们的饮食结构在日益地改变,痛风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地上升。

痛风的出现和人们的种族、饮食习惯、职业性质以及生活环境等等息息相关。

近年来,伴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对痛风的研究也在逐步增多。

因此,笔者现将有关痛风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痛风及其发病机制1.1痛风的相关理论痛风主要是由于单钠尿酸盐在体内所沉积从而引起晶体相关类的关节性病。

如果人体内的尿酸排泄不正常,就极易导致高尿酸症状的出现。

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2012年,我国的痛风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普通人群的患病率约为1.18%[1]。

由于我国的地区人口分布具有地域性差异,台湾地区和北方的青岛地区痛风的发病机率远远高于其它地区。

痛风主要包括了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性关节炎以及尿酸性尿路结石,病症严重的患者还有可能出现部分关节残疾和肾功能受到影响。

同时,痛风还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例如高血压、腹型肥胖以及心血管疾病等等。

痛风的发生不仅和患者的年龄有关,而且还和患者的性别、身体状况有关。

患者一般为中老年人居多,男性患者患痛风疾病的概率远远大于女性。

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痛风可以分成两种:(1)原发性,指的是在排除其他疾病影响的基础上,因为先天性的尿酸排泄不通畅所引起的。

因此,原发性痛风主要和先天性因素有关。

(2)继发性,指的是由于肾脏的原因或者其他药物所引起的尿酸排泄减少以及骨髓增生性等疾病。

1.2痛风疾病的发病机制在人体血液中大部分的尿酸主要是以钠盐的形式[2]。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主要是因为尿酸的浓度超过了标准值,呈现一种过于饱和的状态。

如果尿酸钠微结晶沉淀在关节组织中,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炎症反应,从而造成关节损伤。

尤其是血尿酸一直处于超饱和状态,就很容易形成结晶状态。

有些患者虽然没有发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但是有些痛风石患者也没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记录。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还和患者的饮食情况以及过度劳累有关。

一些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经常可以随着时间自行的缓解[3]。

痛风石的形成和患者体内的高尿酸血症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能够极大地改变痛风的特征。

2.痛风的治疗进展2.1临床表现痛风疾病主要多发于中年男性,女性痛风患者的比例较小[4]。

痛风疾病的发展主要分为四个时期,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多数的患者在并发之前没有比较明显的症状,只是偶尔会伴有疲劳和不适的感觉。

一些患者会因为关节疼痛而无法安然入睡。

同时,在24小时之内,患者的疼痛感会逐渐地增加并且会出现发热、红肿现象[5]。

但是多数患者在短时间内这些现象会自动消除。

随着病情的发展和变化,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还可能会感觉关节出现疼痛感,并且会涉及多个关节。

此外,相当部分的患者还出现头晕、心悸现象等等。

(2)持续发作阶段痛风患者在发病数天之后一些不适现象会自行地消失,并且不会出现明显的后遗症[5]。

因此,患者症状在自行缓解之后的一段时间可能不会复发,但是经过几个月或者几年之后依旧会出现痛风发病的概率。

受到影响的关节会越来越多,同时症状所持续的时间将会增长。

(3)慢性痛风石变阶段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将会演变为高尿酸血症。

其临床表现为患者的关节周围和耳廓等部位会出现反复发作现象。

表面会出现一些白色的赘生物,并且在破溃之后会排除一些带糊状的物质[7]。

患者的关节会出现持续性的疼痛甚至会出现功能性障碍,例如患者无法正常行走等等。

(4)肾脏病变阶段肾脏病变临床表现为患者的血液以及尿液中的尿酸水平突然地提高。

患者的急性肾功能急剧下降,甚至出现少尿和无尿的现象。

总之,痛风会严重地影响患者的肾脏功能和泌尿系统功能。

2.3疾病治疗2.3.1复方中药治疗法复方中药治疗法能够针对痛风疾病的特点,患者进行内服和外敷二者相结合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例如以大黄粉6份,白矾4份,红花粉1份。

芒硝7份作为药房进行外敷,患者的治愈效率能够达到98%,并且没有引起不良反应(此药方来自于段华)[8]。

或者以茵陈、生地、丹皮、茯苓、米仁以及白术等等药方配药使用三个月之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明显降低,并且患者在治疗期间没有发生不良反应(次药方来自于应振华)[9]。

由此,复方中药治疗法在治疗痛风疾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尤其是在慢性痛风和急性痛风治疗方面,能够有效地缓解关节炎症状,并且未见不良反应的现象发生。

2.3.2西药治疗法常见的治疗痛风的西药只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消炎药。

例如,秋水仙素、非甾体抗炎药等等。

消炎药的使用能够有效地缓消除肿胀和红肿等基本症状,并且迅速地缓解痛风患者的病情。

第二类是止痛药。

止痛药物的使用能够极大地减轻患者因为痛风而引起的强烈疼痛的现象。

虽然西药在治疗痛风疾病具有以上的优势,但是同时也会有一定的副作用[10]。

如果痛风患者没有按照相关说明用药,或者对某种药物具有强烈的排斥,那么就很容易出现一些呕吐不良等现象。

此外,西药在治疗痛风疾病的过程中只能帮助患者缓解基本的病情,并不能达到根除痛风的效果。

相对于中药来说,西药在价格方面不具有可比性[11]。

此外,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现代医药市场上的很多药物厂商为了谋取利益而使用一些非治疗痛风的药物以次充好。

因此,相关的医师建议,如果痛风患者是第一次发病,那么西药治疗可以解决暂时的不适,但是并不是治疗痛风疾病的最佳方法。

2.3.3针灸治疗法针灸治疗法在我国传统医学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治疗痛风疾病过程中针灸能够充分地发挥其优势。

针灸在治疗过程中能够舒筋通络、清热祛湿、祛瘀化痰、益肾养心等作用[12]。

(1)主穴:受累关节局部取穴。

1脚趾关节:阿是穴、八风、内庭、太冲;2.踝关节:阿是穴、昆仑、丘墟、解溪、太溪;3.掌指、指间关节:阿是穴、四缝、八邪、三间;4.腕关节:阿是穴、阳池、阳溪、合谷;5.膝关节:内外膝眼、阳陵泉、梁丘、委中、膝阳关、曲泉、足三里。

(2)配穴:1.风湿热型:大椎、身柱、曲池;2.痰瘀痹阻型:膈俞、血海、脾俞、内关、膀胱俞。

例如,用蜂毒针刺阿是学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并且有利于患者的尿酸盐结晶的顺利排出。

2.3.4中西医结合治疗法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中西医结合成为了我国极力提倡的发展理念[13]。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疾病,能够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相互之间的补充,从而提高治疗水平。

例如在治疗痛风患者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结合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的优势。

牡丹皮14g,尿酸盐结石加半夏8g,夏枯草14g,忍冬藤19g,舌苔黄腻加厚朴11g。

加水煎煮500ml,每日分三次服用[14]。

同时配合相关的西药治疗:秋水仙碱,每日服用1ml,一直到患者的疼痛达到缓解状态。

布洛芬0.5g,每日2次[15]。

同时,针对患者的痛风症状,超速效风湿克星具有显著的疗效[16]。

它由高效能的非类固醇抗炎药物、止痛剂、对乙酰氨基酚及维他命B1、维他命B6及维他命B12配方而成,具有消炎、镇痛、退热、消肿、消红及舒缓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引起的疼痛的效能[17]。

此外,保泰松或羟基保泰松也有明显抗炎作用,且能促进尿酸排出,对发病数日者仍有效[18]。

初剂量为0.2~0.4g,以后每4~6小时0.1g,症状好转后减为0.1g,每日3次,连续数日停药[19]。

患者在治疗期间还应该注意一些基本的护理,比如控制好患者的体重,注意睡眠休息,尽量避免过度劳累以及剧烈运动[20]。

3结语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为痛风的有效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各大医院应该积极地提高本院的医疗水平,提高医生的诊断准确率,从而帮助痛风患者早日康复。

因此,随着痛风的发病人数在逐渐地增加,患者的发病机制也日益复杂,各大医院只有提高自身的诊断水平,才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1]朱少芳;苏磊;何文;痛风的管理及用药策略[J].中国社区医师;2011,09(32):112-113[2]王美顺;关注高尿酸血症,从饮食开始——独家专访: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阎西艴教授[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8,08(12):16-18[3]蒋红霞;痛风与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尿酸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05(09):55-59[4]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赵东宝整理,朱奎、邱志涛;痛风患者无需零嘌呤饮食[N].健康报;2010.(09):5-6[5]李娟,纪伟.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9,09(02):55-58[6]陈文佳,刘海军,任学通.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28例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8,09(01):18-20[7]周美玲,林启河.痛风消汤配合中药外洗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0例[J].中医杂志. 2008,09(12):19-20[8]毕湘杰,陈昉,任彬,李俊松,吕昊哲,邹艳红,孙妍,祝丽华,潘昉,王倩,孙巍.萆饮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J]. 中医药学报. 2009,06(06):111-113[9]何嘉莉,肖莹. 从文献统计探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规律[J].浙江中医杂志. 2009,05(03):115-116[10]王圣燕,赵晶,车仁宇. 痛风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医疗前沿. 2009(09)[11]张秀华,任树军.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 光明中医. 2009(06)[12]Schlesinger N.Overview of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gout and the role of 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Drugs . 2008,05(02):110-112[13]Kocaman SA, Sahinarslan A, Cemri M, Timurkaynak T, Boyaci B, Cengel A. Independent relationship of serum uric acid levels with leukocytes and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burden. 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 2009,19(05): 29–35.[14]李业伟.痛风的中西医诊治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8(9):593~594.[15]刘淑芬;曾学军;;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与脂肪肝的相关性[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1,02(11):12-16[16]黄启亚;唐浩熙;李介华;李绍清;谭建新;刘昕;陆灶其;岑欢;徐海英;;超敏C反应蛋白与代谢综合征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1,06(11):15-18[17]董苏;陈建军;;冠心病患者高尿酸血症和血浆BNP水平的关系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1,05(04):55-58[18]安文军;马亚东;;IgA肾病伴高尿酸血症32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1,01(07):15-18[19]任登智;冠心病与高尿酸血症关系初探[J];吉林医学;2011,02(17):55-56[20]阎西艴;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8,01(05):44-4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