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学习

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学习

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学习
国强中心小学李建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不应是被动的接受现成的书本知识,而是以积极的心态,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问题积极探索,主动建构的过程。

即将对有关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过程,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并获得科学的方法。

那么,如何促使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呢?
一、创设情景激发探究欲望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来自一个对于学习者充满疑问的情景。

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精心设计问题情景,使学生在知识内容和求知心理之间产生一种“不协调”,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二、创设让学生独立探究的时空
数学教学,应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的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

它不仅在于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例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放手让学生利用学具圆,动手“割、补、拼”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学生个个情绪高涨,积极操作,大胆实践,主动动手动脑,结果把圆分成16、32 等份——有的拼成进似长方形,有的拼成三角形,还有的拼成梯形,从不同角度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独立探究,主动探索新知识,体验到获得知识的快乐。

三、在合作交流与实际应用中培养探究能力
在学生个体探究的基础上,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小组或班级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于讨论交流中获得信息和启发,点燃创新的火花。

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探索中了解实
际问题中的各种关系,并将实际问题用数学表示出来,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学习了“两步计算应用题”后,让学生解决以下问题:“小明妈妈去商店买一块花布和一块红布,买花布用了8元,红布的钱是花布的5倍,妈妈带了40元,请问钱够不够?”在具有现实背景的“帮小明妈妈买布,钱不够怎么办?”的开放性问题中,学生多角度、多方向的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运用知识的过程就是学生探究的过程,通过练习,更加熟练的掌屋了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总之,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材,结合学生心理,创造性的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在探究中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