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4-围堰施工方案解析

04-围堰施工方案解析

国道主干线哈尔滨绕城公路东北段(秦家至东风)松花江大桥双壁钢围堰施工方案中铁十三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松花江大桥项目部二零零四年十二月十日松花江大桥 号、 号墩双圆形双壁钢围堰施工方案双圆形双壁钢围堰设计围堰的设计本着受力条件好、稳定性强、方便施工、节约材料和可回收的原则进行设计,松花江大桥 号及 号墩承台为条形 × × ,顶面水深 。

根据结构尺寸设计成内径 米、外径 米的双圆形结构(如图),即充分发挥了圆形结构受力条件好的特点,又最大限度的节省了材料。

围堰利用自身浮力进行回收。

因素的确定根据承台形状和结构受力分析 将围堰平面布置成双圆组合形 如图 。

根据面板的局部和自重确定面板厚度为 。

依据20150001100005≤==R t 确定为薄壳筒状无盖无底结构。

壳体满足以下三方面条件 适用无矩理论。

几何方面 沿壳中面光滑连续无斜率和曲率的突变 壳体的厚度也无突变。

载荷方面 沿壳面连续分布而无突变。

边界条件 挠度与转角不受约束。

设计采用的理论以薄壳筒状体线性理论设计结构。

以轴心受压稳定设计加强圈、支撑桁架。

荷载以承台底标高为最大压力计算位。

最大水深为 其中土深为 。

因有较密定位桩及防冲桩,不考虑水流和浪击等横向不均匀载荷。

因有施工平台,围堰轴向荷载不计。

因为采用浮沉工艺,堰底与地面不均匀接触、构件吊装等受力状态,不予计算。

在最大抽水深度下,考虑了壁间有水 米深,以减少壁板局部计算荷载。

规范有关采用 《 》强度设计 2/215mm N f = 钢 稳定( ) 轴心受压f AN≤ϕ ( ) 轴心受压构件腹板参与受力的宽度 的确定yw f t h 235400≤。

( ) 格构式双肢组合构件缀件为缀条时,换算长细比按 xx ox A A 1227+=λλ计算。

分肢长细比 ox λλ7.01≤ 时,不必验算分支稳定。

( ) 缀条计算 剪力确定 23585y f AfV =。

( ) 最大长细比 []150max =≤λλ 圆形双壁钢围堰受力计算 结构设计双圆形双壁钢围堰结构设计如图,共分为 个部分,即刃脚段、双壁加强段、单壁段、内部横向支撑梁。

刃脚部分面板采用 钢板,角度为 度;双壁加强段内外面板及隔板均采用 钢板,内部为空间桁架结构,水平主桁加强圈采用 × × 或 × × 角钢,缀条用 × × 角钢,竖向间距按不同的高度荷载计算求得;竖向加劲肋采用 × × 或 × × 角钢,周向间距按不同的高度荷载计算求得;围堰中支撑桁架用 × × 或 × × 角钢相扣成方管,空间用 × × 做缀条组成桁架,竖向间距与加强圈相同。

计算简化为简化圆形钢围堰的受力计算,采用如下方法:( )对环板和水平斜撑计算时考虑壁板 倍板厚的宽度参与受力;( )竖向加劲肋按多跨连续梁计算,同时考虑壁板 倍板厚的宽度参与受力;( )壁板按支撑在竖向加劲肋上的多跨连续板计算。

受力工况浇筑承台前钢围堰最大抽水状态为最不利工况。

钢围堰受力主要计算荷载有静力压力、土压力、施工荷载以及壅水所产生的压力等。

浇筑承台时钢围堰外设计施工水位采用 ,土埋置深度 ,壁仓内的水位 ,计算水流流速 。

根据以上简化计算方法,壁板、竖肋按简化公式进行局部计算。

水平加强圈及水平斜撑可采用简化公式计算。

双圆形双壁钢围堰空间分析计算结构分析模型用空间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外壁板、内壁板、水平加强圈采用空间板壳单元,竖肋采用空间梁单元,水平斜撑采用空间桁架单元,即两端与水平加强圈采用铰接连接。

计算分析主要计算荷载:静水压力、土压力、浪击力与风荷载(处作用较小此处可忽略不计)、施工荷载。

计算过程 加强圈设计计算( )壁板参与受力的宽度 的确定yw f t h 235400≤ 采用 钢 w t h 400≤( )依据无矩理论,均匀外压力作用下的筒壁内力只有周向力,无弯矩。

周向力按公式 计算。

式中 ——外压( ) ——外圆半径( 共同承受,合将成为双肢格构轴心受压结构(如图示)。

( )每个双肢格构的承压能力 A f N ⋅⋅=ϕ1 式中 钢ϕ——以换算长细比ox λ确定的折减系数。

——加强圈与壁板组合后的总面积。

换算长细比的计算加强圈采用 × × 角钢, x λ 缀条用 × × 角钢x A 14.866.12286852275.8527212=⨯+=+=x x ox A A λλ 查表( 类截面)A f N ⋅⋅=ϕ1加强圈采用 × × 角钢, x λ 缀条用 × × 角钢x A 1856.12284606274.8427212=⨯+=+=x x ox A A λλ 查表( 类截面)ϕA f N ⋅⋅=ϕ1( )竖向间距S L 确定0101R P N N N L S ⋅==在围堰上沿高度变化,最大为刃角顶面 最小间距mm L S 45611200186.0950201≈⨯=取( ) 缀条计算 缀条用 × × 角钢α[]15024.1225.1215280=≤===λλy i L 查表 折减系数 λ剪力确定 N f AfV y 1733285215685223585max=⨯== σ≤ 竖向加劲肋的计算采用 × × 或 × × 角钢 根据受力和加工条件将截面布置成如图 所示图4组合后截面数据 × × 角钢× 钢间距的确定荷载 围堰外压随深度变化而变化,为了增加围堰在水中的稳定,同时减少外壁的计算压力,考虑内外壁间水位 米高。

周界固定整个面板受均布荷载。

根据刚性薄平板的计算公式( ≤确定间距。

fh b cp ≤⎪⎭⎫⎝⎛-=20σ负号表示上缘纤维受拉 式中:σ――计算应力――由 值确定的系数,查表 取得 ≥――外压荷载,沿面板高度不同而度化。

――加强圈净间距 ――加劲肋间距 ――板厚当 > 时,已不符合周界固定条件,应按多跨连续板计算 确定间距。

f h a p ≤⎪⎭⎫⎝⎛=243σ 以上方法应在每个加强圈间距中计算,因为他们的 值是不同的。

( )验算加劲肋角钢与面板共同抗弯强度,角钢在加强圈位置断开应按简支梁计算 线荷载 ·82b q M j =2/215mm N f W Mx=≤=σ 式中: ――角钢与面组合后的抗弯模量(取 )当用 × × 角钢检算通不过时,换用 × × 角钢, 检算。

支撑桁架计算( )受力分析围堰在中间支撑两端设计加工不易保证其刚度,为简化计算忽略围堰的中间支撑两端的刚性,根据无矩理论,引用加强圈压力,中间支撑计算压力(图 )α式中 α——双圆围堰在中间支撑两端切线与中间支撑轴线的夹角( )采用 × × 或 × ×角钢相扣成方管,组成双肢柱桁架,截面数据× × 角钢 x λ缀条用 × × 角钢 x λ3.214.175********.1827212≈⨯+=+=x x ox A A λλ 查表208215966.0167770412868491≈⨯=⋅≤≈==f A N ϕσ × × 角钢,缀条用 × × 角钢,计算略。

( )缀条计算[]150122=≤=λλ受力检算与加强圈缀条检算相同,计算略。

抗滑、抗倾覆、抗浮稳定性验算抗滑稳定性验算在围堰下水之前要在冰面上测放出围堰的准确位置,并且在围堰的内外打入钢管桩同时起导向作用和约束钢围堰不发生滑移。

围堰内部的导向桩和施工平台连起来形成整体,增强稳定性和增大抗冲击力。

在围堰的第一阶段下沉时冰也对围堰也起约束和导向作用。

在围堰的内部上游打入 根钢管桩 主要用来抵抗因水流的冲击而产生向下游滑移的顷向,钢管桩打入河床深度不小于 米 上部和施工平台相连接。

计算简化模型如图 所示。

选用Ф 壁厚为 的钢管桩流水压力公式为式中: 为圆形阻水系数;为围堰的阻水面积;为水的容重; 为水流速× × × × × × ×× ×× <2/215mm N f不发生滑移抗倾覆稳定性验算围堰的长宽比较大为 ,且质量均匀并有导向钢管约束不会发生倾覆,所以不必进行抗倾覆验算。

抗浮稳定性验算 m 图 8在承台浇筑前最大的抽水状态下,对钢围堰及封底混凝土的自重是否能克服浮力的作用考虑,进行钢围堰浮力稳定性检算。

由于受河床标高及围堰入土深度的控制,封底混凝土采用 水下混凝土,厚度为 米;封底混凝土底面的水压力以 米计;仅靠钢围堰、封底混凝土、壁仓内注水等的重力不能克服服力作用。

因此,必须考虑封底混凝土与基桩间的粘结力,在封底前由潜水员对封底混凝土范围内的桩身表面进行清理并凿毛,保证封底混凝土和桩身之能够很好的粘接,计算中取封底混凝土与基桩间单位面积的粘结力为 。

浮力× ×钢围堰重壁仓内注水重 × × × ×封底混凝土重 × × × - × × ×封底混凝土和基桩的粘结力 × × × × ×+ + + + + ++ + + >可以抵抗浮力施工双壁围堰的制作双壁围堰的制作在工厂中加工,按互换件和对号入座的办法制成块件,汽车运至江边后,人工在冰上拖至墩位处进行现场拼装。

各节、块之间安设防水胶条,在墩位处设跨施工平台龙门吊对组装后围堰翻身,尽量避免立焊或仰焊,现场搭设施工大棚,保证焊接质量。

围堰焊接后应有一定的刚度,围堰内外壁进行满缝施焊,确保无焊伤、无漏焊、无砂眼。

钢板与角钢水平杆的焊缝长度,大于 间距不大于 。

角钢骨架的焊接进行满焊,在骨架块的外壁板上,焊接吊环,组装成型后对围堰尺寸、高度、倾斜角以及焊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并作漏水试验确保不漏水。

围堰下沉围堰分两阶段下沉,第一阶段在钻孔桩施工之前将围堰下沉到河床;第二阶段待钻孔桩完成后再将围堰下沉到设计位置。

第一阶段在施工平台的军用梁上固定若干 倒链,用于固定已拼装好的围堰悬浮于水中,在围堰入水前先用测量仪器测放准确承台的位置后在围堰的上下游分别打入导向钢管桩,同时利用冰的作用使围堰入水位置准确并能够抵抗水的冲击。

围堰下放到水面以上位置处固定倒链使其处于悬浮状态,然后再拼装第二节围堰,第二节围堰和第一节围堰加固好以后再继续下放,当不下沉后在围堰的双壁间对称注水使其下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