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职应用写作教案

中职应用写作教案

第二章公文第一节公告一、教学目的:了解公告的定义、适用范围;熟悉公告的特点和基本结构;掌握公告的基本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公告的特点和基本结构。

2、难点:公告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手段、方法:(手段通常由实物讲解、模型讲解等;方法通常有讨论法、讲授法等。

)四、教学手段:例文讲解。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景设计(现实需要):新华社授权公告我国将向太平洋发射运载火箭新华社授权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年五月十二日至六月十日,由中国本土向太平洋南纬七度零分、东经一百七十一度三十三分为中心,半径七十海里圆形海域范围内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

中国载船和飞机将在该海域进行作业。

为了过往船只和飞机的安全,中国政府要求有关国家政府通知本国的船只和飞机,在试验期间不要进入上述海域和海域上空。

这篇公告标题和正文中的“新华社授权公告”,为新华社发布本公告的依据,其后文字为事项。

事项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我国发射运载火箭的时间、海域以及作业海域;二是对有关国家政府的要求。

全文文字简短,直陈其事,语气庄重,条理分明。

二、公告的适用范围及特点?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 公告是泛行文。

? 发布公告的时限通常较紧急。

? 公告多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传媒迅速发出。

三、公告的特点1.发布内容重要? 所谓重要事项,是指事关全局或在国内外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

? 法定事项,指按法律程序批准确定的重大事项。

2.发布范围广泛? 公告则是向国内外发布,经常是授权新华通讯社向全世界发布。

3.发布机关有资格限制四、公告的类型1. 知照性公告是指向国内外告晓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的公告。

如公布国家领导人出访、国家领导人的选举结果等事项性公告。

2.祈使性公告是指除告知世人某事项之外,还要求遵守有关规定的公告。

五、公告的结构与写法(一)标题。

标题有三种写法:(1)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如“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关于宋庆龄副委员长病情的公告”(2)发文机关+文种。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3)只标出文种“公告”。

有的公告在标题下方有编号,一般的写法是“第×号”,并圆括号括住。

(二)正文一般由公告背景、原由、公告事项和公告结语(现予公告或特此公告?等)部分组成。

也有的公告直接写出公告事项。

如果内容较多,要分列条款;如果内容比较简单,则可不分条款。

(三)署名与日期在正文的右下方署上发文机关的名称和日期。

如果标题已写上了发文机关的名称,在报纸上登载时则常省略落款。

也有的公告,成文日期写在署名下方或标题和编号之下。

六、公告的写作要求公告必须行文庄重,内涵清晰,文字简短。

要注意防止滥用公告。

一些机关单位,不够发公告的级别,也未经有关部门授权,且事无巨细,均发公告。

也有一些单位,本应用启事或通知行文,却错用了公告。

范文评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三号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88年4月3日选举邓小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会主席。

现予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 一九八八年四月八日于北京评析:这是一篇知照性公告。

正文内容简洁明了,事项单一明确。

七、课后小结本次课在讲解公告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选择了一些公告范文和病文,讲解并分析其行文的技巧及优缺点,供学生仿写或改写,较好地将知识、理论和技巧有机结合起来。

八、布置作业:根据下列材料拟写一份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使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香港特别行政区防务的规定,为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保持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繁荣和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派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部队,经过精心准备,现己组建完成。

驻香港部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海军和空军部队组成,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这支部队将于1997年7月1日零时正式进驻香港。

中央人民政府派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防务的军队不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方事务。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必要时,可向中央人民政府请求驻军协助维持社会治安和救助灾害。

驻军人员除须遵守全国性的法律外,还须遵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驻军费用第二、三节通知、通告一、教学目的:1. 知识教学:通知与通告的适用范围及特点、通知通告的主要类型、通知通告的结构与写法2. 能力发展:掌握通知与通告的一般写法,并能写出合格的通知与通告。

3. 激发运用公文写作这一特殊手段为社会服务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1、掌握通知、通报的基本格式及写作要求2、弄清通知、通报之间的区别三、教学难点:1. 通知的适用范围及特点2.通知与通告的结构与写法教学过程:一、通知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文件;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通知是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公文,使用范围相当广泛。

(一)通知的种类根据内容与作用,通知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指示性通知。

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办法、措施,不宜用命令(令)发布的,可使用这种通知行文。

指示性通知往往带有强制性、指挥性和决策性的特点。

2、批示性通知(批转、转发)性通知。

用于发布某些行政法规,转发上级、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以及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

这类通知包括批转性和转发性两种。

批转性通知,适用于上级机关对下级部门的文件加批语下发,需在标题中加“批转”两字;转发性通知是“转发”有关文件的通知,同样需在标题中注明“转发”字样。

3、事项性通知(工作通知)。

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某些事项,除交待任务外,通常还提出工作原则和要求,让受文单位贯彻执行,具有强制性和行政约束力。

4、知照性通知。

用于告知某一事项或某些信息的通知,诸如庆祝节日,成立、调整、合并、撤销机构,人事任免,启用新印章,更改电话,更正文件差错等,都可用这种通知行文。

5、会议通知。

即告诉有关单位或个人参加会议的通知。

(二)通知的特点:1、使用范围具有广泛性。

通知不受发文机关级别高低的限制;对通知的行文路线限制不严,主要作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组织对所属成员的下行文,但平行机关之间、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有时也可使用通知知照有关事项;通知写作灵活自由,使用比较方便。

2、文种功用多具有指导性。

上级机关和组织向下级机关、组织用通知行文,都明显体现出指导性。

特别是部署和布置工作、批转和转发文件等,都需明确阐述处理某些问题的原则和方法,说明需要做什么,怎样做,达到什么要求等。

一部分通知对下级或有关人员有约束力,起指挥、指导作用;另一部分通知则主要起知照作用。

3、有明显的时效性。

通知事项一般是要求立即办理、执行或知晓的,不容拖延。

(三)通知的写法1、周知性通知只要写清楚行文的依据、目的和事项即可。

要求文字简练、明白。

2、会议通知会议通知依据不同类型,有不同写法。

(1)通过文件传递渠道发出的会议通知,一般应写明召开会议的原因、目的、会议名称、主要议题、到会人员、会议及报到时间、地点、需要的材料等。

(2)供机关、单位内部张贴或广播的周知性会议通知,正文开头可不写受文对象,应在通知事项中说明会议时间、地点、内容、准备材料及出席人员等。

3、任免通知规范的标题结构为“关于***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

正文|部分先写明任免的依据,然后写清任免事项,最后要按干部管辖权限抄送主管部门。

二、通报(一)通报的种类1、表彰性通报2、批评性通报3、情况通报(二)通报的写法通报的正文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通报事实2、分析和评价3、通报决定4、提出希望要求(三)通报的写作要求1、内容的典型性2、材料的真实性3、要提出总结性、指导性的意见三、通知和通报的区别1、内容范围不同2、目的要求不一样3、表达方法不同课堂小结:本次课,让学生了解了通知和通报的概念及特点,并让学生学习通知和通报常见的篇章结构,同时,让学生把握了通知和通报的写作要求及具体写法。

作业布置:1从身边找几份通知,结合实际谈谈通知的特点。

2试析评下文的毛病,并改写之。

关于庆祝首届教师节开展游园活动的通知为了庆祝第一个教师节,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友谊,我校定于×月×日晚×时在××(地点)举办游园活动。

为确保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参加游园活动者都必须是本校教职工,其他人员不得参加。

二、必须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服从工作人员的指挥,不得无理取闹,以免影响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

三、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活动规则,不准随便破坏游园活动的规定,如有这种情况应受到校纪处分。

四、参加任何活动都必须排队,不准随意插队,不准在队列中故意拥挤。

五、保护好一切活动器械,严禁私自拿或破坏。

六、领奖时必须排队,不准不排队而领奖这种现象发生。

七、工作人员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得乱发奖票。

以上规定,望大家自觉遵守,互相监督执行。

对那些不遵守者,应给予校纪处分。

特此通知。

×××学校教师节游园活动筹备组(章)一九八五年九月九日第六节请示一、教学目标了解请示的概念、特点和种类。

掌握请示的写作方法和要求。

理解报告与请示的区别。

二、教学重点请示的写作格式。

三、教学难点报告与请示的区别。

四、教学方法实例法,讲授法,讲练结合法教学过程一.请示的概念和特点(一)请示的概念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时使用的公文,是一种呈请性的上行文。

请示可分为请求批复性请示和请求批转性请示。

(二)请示的特点1.使用范围具有广泛性2.要求回复具有明确性3.行文内容具有限制性二.请示的写作格式1.标题写明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有的只写请示事由与文种,前者如《天津市第二教育局关于社会力量举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有关名称问题的请示》;后者如《关于开办乡镇企业管理大专班的请示》。

2.主送机关请示的主送机关只有一个,不能多头请示,写明所请示的上级领导机关的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3.正文由三部分组成:缘由、请示事项、请求语。

(1) 缘由。

正文的开头先简明扼要地写明请示的缘由,也就是原因、根据, (2) 请示事项。

这是请示的核心部分,写明请求上级机关批准或指示的具体事项。

这部分应言简意明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办法,要写得清楚、明确。

(3) 请求语。

在请示事项写完之后,用请求语句结束全文。

常用的请求语有:“以上请示当否,请指示”、“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予批准”、“请审核批准”等;也可用“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遵照执行”等用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