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历程及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
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历程及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
鼓励外资银行通过多种形式在华发展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3、金融监管体制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演变
1985年,银行管理条例颁布,央行银行监管概念提出
“领导、管理、监督、稽核、协调” 十字方针 监管工作主要以市场准入为主,主要是批机构、批债券、批股票
完善银监会客户风险信息系统,控制集团客户风险
加强对房地产业、资本市场风险的跟踪监测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从外资银行之间竞争格局来看,大银行优势明显。
从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影响来看,外资银行资产规模增长快, 但份额仍然很低。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对外开放的政策取向
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 环境
适应中国具体国情,实施法人导向政策
加强跨境监管合作 建立危机处理机制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5、当前银行业面临的 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银行体系信贷风险上升
贷款集中趋势不减,银行整体信用风险上升
主要商业银行大客户授信份额上升 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管理难度加大: 多头授信、关联担保、统借统还、资产转移
行业项目贷款隐患突出
高校贷款 公路贷款 高耗能行业贷款
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
资本市场波动和银行信贷风险的关联度增大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防范金融风险的主要措施
科学把握信贷力度和节奏,优化信贷结构
强化资本充足率监管,进行分类指导
• 银监会的监管重点将从金融机构市场的准入监管转化为业务 经营的持续性监管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4、近期改革重点领域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进一步深化商业银行改革
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形似而非神似,银行业现实存量风 险和潜在增量风险不容忽视 深化公司治理改革,由全面推进向梯次推进转变 加大大型银行分支机构改革力度
1992年,证券监管机构成立,分业监管开始形成
1992 年10 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监会宣告成立
1998年,证监会、保监会成立,分业监管体制推进
人民银行保留对银行业和信托业的监管职能
2003 年 4月 28 日,银监会挂牌,“一行三会”的监管体制正式 形成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2、银行业对外开放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1980年-1993年:起步阶段
目标:吸引外汇资金,改善对外资企业金融服务,创 造更好的投资环境
1980年:日本输出入银行在北京设立代表处。 1981年:南洋商业银行在深圳设立分行 198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特区外资银行、中 外合资银行管理条例》
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现状
从资产规模和机构发展来看,外资银行资产总额持续增长,网 点扩张加快,资产质量不断提高。 从业务发展结构来看,人民币业务份额迅速增加,已出现超越 外币业务的势头;外资银行贷款对象、存款来源仍以外商企 业为主,但与中资机构的业务发展迅速。 从区域分布来看,外资银行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1、银行业改革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1949-1978:
大一统时期,一元银行体系
1979-1993年:专业银行设立,二元银行体系形成 1994-2002年:剥离政策性业务,国家专业银行转变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对外开放与金融监管
政策沿革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 入世前,金融市场开放采取试点方式,没有时间表 • 入世后,金融市场开发有计划、有步骤,有明确时间表
监管方式有两个明显的转变
:
• 从原来的限制性监管转变为现在的审慎性监管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2002-2006年:高速发展阶段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向外资银行开放对所有客户的外汇业务。 逐步扩大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 逐步扩大人民币业务客户对象 逐步取消非审慎性业务限制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中国银行业体系构成
银行业在我国金融业中处于主体地位。2006年底我国共有各类银行业 金融机构3万多家。主要包括:3家政策性银行,5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 股份制商业银行(含渤海银行),113家城市商业银行,81家城市信用社, 32100家农村信用社,80家农村合作(商业)银行,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54家信托投资公司,65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6家金融租赁公司,7家汽车 金融公司,以及遍布城乡的邮政储蓄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 产总额近43.9万亿元,银行业资产占我国全部金融机构资产的90%以上。
精简机构人员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2003以后: 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时期
应对入世挑战,第二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启动商业银 行改革 改革目标: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转变为国家控股的股份 制现代商业银行 改革方案:先试点,后铺开
改革步骤:
(1)财务重组,政府注资 (2)股份化改制,引进战略投资者 (3)资本市场上市
加快中小银行改革步伐
明确政策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职能定位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农村金融改革启动迟、进展慢,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矛 盾和问题
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加大审慎监管力度
银监会制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 融机构准入政策 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 干意见》 近期改革思路:低门槛、严监管;先试点、后推开; 增机构、广覆盖;拓功能、强服务
1979年3月,中国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成立
1979年8月,建设银行从财政部中分离,1983年5月正式成为专 业银行
1979年底,保险、信托机Fra bibliotek设立 1983年9月,工商银行成立 1984年1月1日,人民银行开始行使央行职能,二元化银行体系 形成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历程
及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
范文仲 研究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2007年6月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内容纲要
1. 我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
2. 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历程
3.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
4. 近期银行业改革发展的重点领域
5. 当前银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大力推动金融创新
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紧迫性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基本情况
银监会推动金融创新的政策举措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提高监管有效性
加强金融监管能力,提高监管有效性
改善监管环境,完善审慎监管法规体系建设 增强监管能力,进一步完善风险监管方法、流程和手段 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建立和实施有效的监管责任制和激励 机制。 推进监管优化,加快监管创新。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1994-2001年:成长阶段
特点:外资银行在华经营逐步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的 发展轨道。
199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 1996年颁布了《上海浦东外资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业 务试点暂行管理办法》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对外开放步伐放慢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银行业改革全面推进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交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先后完成股份制改革,农业银 行股份制改造方案也正在研究论证之中。改制银行公司治理得到改善,内 部管理得到加强,与战略投资者的合作逐步深入,风险管控水平得到提升, 财务状况明显改善。 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开,农村信用社产权结构、管理体制、 经营绩效、风险状况,以及支农力度均已取得重要进展。 其他银行业机构改革有序推进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批准设立。其他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产权制度、 内部机制改革等方面也取得重要进展。 。
1994-2002: 国有独资银行时期
专业银行剥离政策性业务,加强法制建设
1994年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剥离政策性业务 1995 年《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颁布 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