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尿液检查显微镜检查PPT课件

尿液检查显微镜检查PPT课件

16
白细胞形态:
▪完整白细胞 ▪脓细胞 ▪闪光细胞
17
白细胞(WBC)
白细胞(未染色)
18
脓细胞(未染色)
炎症时白细胞发生变异或已死亡,其外形变得不规则, 结构不清,称为脓细胞,其往往成团分布。
19
参考值
直接镜检法:0~3/HPF 离心镜检法:0~5/HPF 镜下脓尿:尿液白细胞>5/HPF
形态: 体积较小,形态较 圆。底层上皮细胞 核相对较小,而整 个胞体比肾小管上 皮细胞大 。
34
3.肾小管上皮细胞
来源:来自肾小管 形态:形态往往不规则,常为多边形,故又称为 多边形细胞,与白细胞相似,较白细胞略大(大 1/3左右),有一个大而明显的核和一些不规则 的颗粒,胞质中有小空泡、颗粒或脂肪小滴。 意义:正常不见或偶见,成片出现表示肾小管有 坏死性病变,肾移植排斥反应可出现成片。
30
31
(2)中层移形上皮细胞(尾形上皮细胞)
❖来源:多来自肾盂,有时亦 可来自输尿管及膀胱颈部
❖形态:体积大小不一,常 呈梨形、纺锤形或尾形, 核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
❖意义:正常不易见,上述 部位有炎症可成片出现
32
SM染色、未染色
33
(3)底层移形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 细胞统称为小圆上皮细胞)
处的移形上皮细胞。 ❖形状:这类细胞由于部位不同和脱落时器官收
缩状态的差异,其大小和形态有很大差别。
29
(1)表层移形上皮细胞(大圆上皮细胞)
❖正常:偶见,成片脱落可见 于膀胱炎
❖来源:膀胱上皮表层,阴道 上皮中层
❖形态:在器官充盈时脱落, 则胞体较大,约为白细胞4~5 倍,多呈不规则圆形,核较 小,常居中央;在器官收缩 时脱落,则胞体较小,约为 白细胞2~3倍。
23
吞噬细胞
形态:比白细胞大,含吞噬细胞 意义:泌尿道急性炎症,常伴白细胞增加。
24
上皮细胞
尿中所见上皮细胞有: 肾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处脱落。 鳞状上皮细胞 移行上皮细胞 肾小管上皮细胞
25
1.正常鳞状上皮细胞(扁平上皮细胞)
❖正常: 尿液中可见少量。 ❖ 来源:来自尿道前段和阴道黏膜的表层。 ❖ 形状:
变化不明显。 *肉眼血尿:>1ml血/1L尿,尿液外观呈淡 红色。
8
2.形态(质)
新鲜尿中红细胞形态对鉴别肾小球源性和非肾小球源 性血尿有重要价值。
▪均一性红细胞血尿:红细胞外形及大小正常,整个尿标本 中红细胞形态不超过2种。 ▪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红细胞大小不等,外形呈两种以上 的多形性变化。
▪肾小球性血尿:>70%为2种以上变形红细胞。 ▪非肾小球性血尿:>70%为正常红细胞或单一型红细胞。
12
瘤状、环状、岛状红细胞(未染色)
13
14
区分肾性及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血尿的重要性
①肾性血尿 主要累及肾脏实质病变,因而一旦筛检确立为肾性血尿, 进一步的检查通常是尿蛋白管型、肾功能测定、肾活检等。
❖ 肾性血尿疾病主要有:膜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狼疮 性肾炎、局灶性肾硬化、系统性血管炎、肾淀粉样变等.
尿液显微镜检验
尿液沉渣分析技术的发展
显微镜下尿液检查 尿液干化学分析
金标准
IRIS影像式尿沉渣分析仪
SYSMEX UF尿有形成分流式分析仪
2
尿有形成分检查
—手工尿沉渣分析过程
离心处理
制作载玻片
显微镜检查
尿液标本的制备
3
尿标本制备 (离心法)
离心10ml尿(离心管)水平离心机有效半径为15cm, 相对离心力为378G
35
肾小管上皮细胞(未染色)
36
37
三、管型
❖1877年 德国学者Vigla和Rayer最先报道 ❖1962年 Mcqueen用免疫学方法证明透明管型是
TH粘蛋白和少量白蛋白为主的血浆蛋白凝固沉 淀而构成管型的基质 ❖1944年 Olive用显微解剖观察肾单位时,明确证 实尿管型是在远曲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官腔中所见 的圆管状铸形
❖ 病程长,费用高,治疗效果不好,预后差, ②非肾性血尿
一旦确定,进一步检查的重点是作膀胱镜检查和CT检查等。 ❖ 非肾性血尿疾病主要有:肾结石症、泌尿道肿瘤、前列腺
肥大等 ❖ 病程短,费用低,治疗效果好,预后好
15
临床意义
1.生理: 剧烈运动,冷水浴,久站,重体力劳动后可出 现暂时性镜下血尿。
2.病理: (1)泌尿系统自身疾病: (2)全身其他系统的疾病: (3)泌尿系统附近器官的疾病:
20
尿中白细胞形态受下列因素影响: ①尿pH增多,如pH为6.8,白细胞容易破坏, pH 8.4时,白细胞可于数分钟内破坏。 ②尿液稀释和尿渗透压降低,使尿中白细胞 解体。 ③尿标本置于温度高的环境或放置时间过长, 白细胞破坏。
21
22
临床意义
白细胞增加主要见于:
泌尿系统炎症、结核、结石, 以及膀胱、尿道恶性肿瘤、肾 小球肾炎白细胞可轻度增加。
1500转5分钟 弃上清液,取剩余约0.2ml混匀
吸取混匀液0.02ml于载玻片上
盖片(18*18mm或22*22mm),防止产生气泡
低倍镜下:全片观察,计数管型(20个视野) 高倍镜下:细胞计数、复查管型、结晶(10个视野)
4
尿标本制备
2. 不离心 3. 染色 1) SM染色法 2) 巴氏(papanicolaou)染色法 3) 其他特殊染色: ①尿沉渣结合细胞化学染色、荧光抗体染色和酶免
9
参考值
直接镜检法:0~偶见/HPF 离心镜检法:0~3/HPF
10
红细胞(非肾小球源性)
红细胞(S染色)
11
用相差显微镜观察计数红细胞,将红细胞 结果分为三型:
(1)均一型(均一红细胞血尿) (2)多形型(变形红细胞血尿) (3)混合型(混合性血尿)
诊断:肾小球源性血尿多为变形红细胞血尿,或以其 为主的混合性血尿。
疫化学染色法 ②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 ③酸性磷酸酶染色
5
尿细胞成分检查及临床意义
6
红细胞形态:
▪正常红细胞:
淡黄色,双凹圆盘状,直 径大约8um。
▪异形红细胞:
大红细胞、小红细胞、棘 形红细胞、环形红细胞、新 月形红细胞、皱缩红细胞及 影红细胞。
7
红细胞(RBC)
1.量 *镜下血尿:>3个RBC/HPF,而尿液外观
26
表层扁平上皮细胞 (未染色)
胞体较大,扁平似鱼鳞,形状不 规则呈多角形,边缘常卷折,胞 核小而明显,呈圆形或卵圆形。
表层扁平上皮细胞(S染色)
27
临床意义:
如大量出现,见于妇女尿中成片出现无临床 意义,如同时伴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生殖 系统炎症。
28
2.移形上皮细胞
❖正常: 少见。 ❖来源: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近膀胱段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