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尿液检验PPT课件

尿液检验PPT课件

成还原作用
❖ 假阴性:
❖ 假阳性
.
24
九、白细胞酯酶
❖检测原理:酯酶法 1.只对粒细胞灵敏,对淋巴细胞不反应 2.假阳性: 3.假阴性:
.
25
十、维生素C
❖检测原理:还原法 ❖检测意义:并非用于定量,用于判断其
他项目的可靠性.
.
26
十一、其他化学成分
❖1. 本周蛋白 ❖2. 微量清蛋白 ❖3. β2-微球蛋白 ❖4. α1-微球(α1-M) ❖5. 乳糜尿 ❖6.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标之一 4. 鉴别良性M蛋白血症与骨髓瘤
.
30
(二)尿液微量清蛋白测定
尿液微量清蛋白检验是指无尿路感 染或心衰的情况下,尿液中清蛋白超过正 常水平,但低于常规试带法可检出范围, 评价肾功能损伤的一项灵敏指标,是早期 糖尿病的临床主要征象。
.
31
测定方法: 常用免疫分析法 1.放免法(RIA) 2.酶免疫法(ELISA): 3.免疫比浊法:
①红细胞中的Hb,游离Hb和 肌红蛋白均呈阳性
②假阳性: ③假阴性:
.
19
3.单克隆抗体免疫胶体金法
敏感度高、特异性强、操 作简便、快速、费用高
.
20
临床意义
1. 辅助诊断肾前性溶血性疾病: 阵发性Hb尿症,自身免疫性溶血
性贫血,输血不合输血等。 2. 辅助诊断泌尿系统疾病:
尿路炎症,结核,肿瘤,出血倾向, 丝虫病和特发查临床意义
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早期诊断 治疗检测
2. 其它: 饥饿、过分节食、 剧烈呕吐或腹泻
.
12
五、尿液胆红素检查
肝脏
血液
.
13
摄取
转化
排泌
肠肝循环
.
14
血液:UCB↑,CB正常 尿胆原++, 尿胆红素-
血液:UCB↑,CB↑↑ 尿胆原+, 尿胆红素+
血液:UCB正常,CB↑↑ 尿胆原-, 尿胆红素+
.
15
六、尿液尿胆原和尿胆素检查
临床意义 1.黄疸的鉴别: 2.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 3.药物影响:
.
16
七、尿液血红蛋白检查
湿化学法
干化学法 免疫胶体金法
.
17
1.湿化学法:
血红素有类似过氧化物酶 活性,能催化供氢体,其脱氢 后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出现色 基显色。
.
18
2.干化学试带法: 原理同湿化学法
血浆:3.9-6.2mmol/L, 尿液:0.3-0.8 mmol/L (50-150mg/L) 排出量:0.6-1.7mmol(0.1-0.3g)/24h, 肾糖阈:8.88mmol/L 参考值:定性:阴性,
定量:0.56-5.0mmol/24h
.
5
糖尿出现有三个因素:
血糖浓度: 肾血流量:
肾糖阈:
.
34
临床意义: 1.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 2.肾小管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 3.观察肾移植排斥反应 4.鉴别上、下尿路感染,
.
35
(四)、 α1-微球(α1-M)
主要由肝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 广泛分布于体液及淋巴细胞表面。α1 -M 的检测主要用评估肾脏早期损伤时 肾小球和近端肾小管功能。
.
21
八、尿液亚硝酸盐的检验
尿路感染时,尿在膀胱中存留 足够长的时间下,含有硝酸盐还原 酶的病原菌将尿液中的硝酸盐还原 为亚硝酸盐。
.
22
检测原理
利用Griss原理,尿液中的亚硝 酸盐先与氨基苯磺酸或氨基苯磺酰胺 反应,形成重氮盐,再与a-萘胺结合 形成红色偶氯化合物,比色。
.
23
注意事项
1.筛选尿路感染(细菌>105/ml) 2.最好用晨尿,使细菌有时间完
8
尿液糖检查临床意义
标题

尿
血糖增高性糖尿 血糖正常性糖尿 暂时性糖尿 其他糖尿
.
9
四、尿液酮体检查
酮体(KET): 由β-羟丁酸(占7 8%)、乙酰乙酸(占20%)和丙酮(占2 %)组成;是脂肪分解代谢过程中的 中间产物。
.
10
测定方法
亚硝基铁氰化钠法: 1. Lange法(朗格法) : 2. 改良Rothera法(粉剂法) 3. 干化学试带法: 格哈德法:
.
32
临床意义 1. 早期肾损害的筛检:
糖尿病、高血压 2. 区分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 3. 过敏性紫癜的肾功能监测 4. 肾小球肾炎的病情观察:
.
33
(三)、尿液β2-微球蛋白测定
β2-微球蛋白(β2MG): 是有核细 胞产生的单链球蛋白,为细胞膜上完 整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的一部分,除 成熟的红细胞和胎盘滋养层细胞外, 其他细胞均含有β2MG。
.
27
(一)、尿液本周蛋白检查
又称凝溶蛋白:其
特性为在pH4.9,加
热至40~60度时凝固, 升至90~100度时溶解。
是免疫球蛋白的轻 链,有κ、λ两 种形式,常见于 多发性骨髓瘤。
.
28
测定方法 1.热沉淀-溶解法: 2.对甲苯磺酸沉淀法: 3.电泳法/免疫法:
.
29
临床意义 1.辅助诊断疾病: 2.观察预后: 3.观察病程并作为产生细胞数量的指
.
36
与β2MG相比更敏感 血清 α1-M ↑:肾小球滤过功能↓ 尿液 α1-M ↑: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
.
37
(五):乳糜尿
乳糜尿是肠道吸收脂肪皂化后的 乳糜液体,不能沿正常淋巴管引流入血 液,而逆流至泌尿系统的淋巴管中,以 致该处淋巴管产生高压、曲张、破裂, 导致乳糜液进入尿液中,使尿液呈乳白 牛奶状。
.
38
尿液一般检验与临床实践
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
临床检验基础教研室
陈金花
cjh1257@
1
.
教学目的
❖1.掌握尿糖、血红蛋白检查的 方法学及临床意义
❖2.掌握酮体、尿胆红素、HCG检 测的临床意义
❖3.熟悉尿液其他化学检测的方 法和临床意义
.
2
第五章 尿液一般检验
尿液分析的组成
1、理学检查
(尿液物理性状)
2、化学检查
(尿液化学成分的变化)
3、分析仪检查
(仪器分析)
.
3
第二节、化学检查
1. 酸碱度 3. 葡萄糖★ 5. 胆红素★ 7. 血红蛋白★ 9. 白细胞酯酶 11. 其他化学检查
2. 蛋白质★ 4. 酮体 6. 尿胆元和尿胆素 8. 亚硝酸盐 10. 维生素C
.
4
三:尿液糖检查
.
糖尿
6
尿液糖检查方法与原理
1.班氏法: 葡萄糖含醛基(还原性) 热碱性条件下,CuSO4 →CuOH→Cu2O
2.试带法:葡萄糖氧化酶法-过氧化物酶法 3.薄层层析法(TLC):
.
7
方法学评价
1.班氏法:非特异性测定血糖, 2.试带法:特异性测定血糖 ❖假阳性: ❖假阴性: 3.薄层层析法: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