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用润滑材料

汽车用润滑材料


燃烧 酸性产物
润滑油的组成
润滑油的组成:基础油+ 添加剂
基础油 (70-95%)
添加剂 (5-30%)
润滑油
发动机润滑油
一、发动机润滑油的作用和工作环境
1、发动机润滑油的作用 ①润滑作用 ②冷却作用 ③洗涤作用 ④密封作用 ⑤防锈作用 ⑥减振作用
润滑与减摩作用
发动机的曲轴转速在2000-5000r/min,活塞的平均线速度达10-15m/s, 在摩擦表面形成油膜很困难。随着发动机功率不断提高,承受负荷也越来越 大,发动机的主要摩擦副曲轴与主轴瓦、连杆与连杆轴瓦、活塞环与缸套、 凸轮与挺杆等,它们因摩擦而损失的能量比例如图4-2所示。由于油膜覆盖使 摩擦副之间的相对运动具有较低的阻力,并使其磨损减至最低程度,从而保 证摩擦副的正常运动。
需要在润滑油中再添加机油精吗?
• 机油精为极压添加剂,主要是由硫,磷,氯等 物质组成, 在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与金属 表面起化学反应, 形成反应膜. 此反应膜强 度较高, 能承受较重的负荷,抗磨损,所以常 用于齿轮油中. ( G90/140) • 抗磨损不是润滑油的全部功能, 润滑油还 有散热, 清洁, 抗氧化抗腐蚀等功能, 所以 正规厂家润滑均有添加剂许多种添加剂, 而且按一定配比添加的. • 如额外添加机油精, 将破坏添加剂的平衡, 使油泥和积炭增加, 而且会增加发动机被 腐蚀的机会.
3、氧化安定性是指润滑 4、防腐性 润滑油在氧 油在储存和使用中, 化过程中会产生酸性 抵抗氧化反应的能力。 物质,如各种有机酸 润滑油和空气中的氧 等,虽然其酸性较弱, 气接触,会发生氧化 但在高温、高压及水 反应,引起润滑油变 汽的作用下对金属有 质。 很强的腐蚀性。
5、清净分散性 清净分散性是指发动 机润滑油中的活性剂 与无灰分分散剂能够 抑制油泥、漆膜和积 碳的生成,或将这些 沉积物清除的能力。
• 建议: 对于一些老旧的车辆, 因其发 动机磨损已较大时可采用, 但对于新 车来说绝对不能添加
二、发动机润滑油的主要使用 性能
1、黏度 黏度是润滑油 2、黏温性 润滑油的黏 度是随温度变化的, 的主要使用性能指标, 温度升高,黏度变小; 是润滑油分类和使用 温度降低,黏度增大。 的主要依据。对于发 润滑油黏度随温度变 动机来说,润滑油的 化的特性称为黏温性。 黏度直接关系到发动 为保证润滑油在高温 机的起动性能、机件 和低温时都具有适宜 的磨损、燃料和油料 的黏度,要求润滑油 的消耗以及功率的损 必须具有良好的黏温 性。 失等。
发动机润滑油产品 是由品种与牌号两部 分构成的,每一特定 品种都附有规定的牌 号。产品按统一的方 法命名。见下表:
发动机润滑油的常见问题
什么是通用发动 机油?
• 可以同时满足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润滑要求的发动机油; • 非常适合于混合车队,可降低油料供应负担。
SJ级汽油机油
CG-4级柴油机油
SJ/CF
我国发动机润滑油分类
2、黏度分类
我国国家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SAE (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黏度分类法,将 润滑油分为冬季用油(W级)和非冬季用 油,冬季用油按低温黏度,低温泵送性划 分,共有0W、5W、10W、15W、20W和 25W六个等级,其级号越小,适应的温度 越低,非冬季用油按100℃时的运动黏度分 级,共有20、30、40、50和60五个等级, 其级号越大,适应的温度越高。
导致不同的 规格要求
不当润滑引起的 问题
磨损 锈蚀 阀沉积物 环粘结 气缸抛光 轴承磨损 粘度增加 油泥 早燃 活塞沉积物
200~350℃ 80~150℃ 40~ 70℃
粘度指数改进剂被剪切
磨损
油泥
• 亮红灯并不仅仅是由机油引起的!
高压油泵 机油滤清器
高压油管
发动机润滑点
机油冷却器
回油管
机油泵
油底壳
• 机油表或传感器失效或出现故障; • 机油量不足;机油被稀释或机油粘度过低; • 油管接头松动或油路有泄露;
• 机油限压阀开启压力调整过大;弹簧过软或折断;
• 机油滤清器滤网堵塞,油泵工作不良;
• 曲轴的轴承,连杆轴承或凸轮轴承磨损,与轴颈
间隙过大。
不能以是否引起亮红灯作为评价机油质 量的标准! 粘度越大,产生压力越大,机油压力 只是反映机油粘度大小,与质量无关, 我国车辆更新慢,超期服役车普遍存 在,车况差,没有足够粘度,用油观 念较为保守,认为机油压力越大越好, 同时车辆设计的最小发动机油粘度过 高。
另外,为增宽润滑油对季节和气温的适 应范围,还规定了多级油的黏度级号,有 5W/20、5W/30、20W/40等。多级油能同 时满足某一W级和非W级的黏度要求,有 较宽的温度使用范围。例如:10W/30既符 合10W级油黏度要求,又符合30级油黏度 要求,在一定地区可冬夏季通用。
2、发动机润滑油的规格
放飞梦想,驰骋天下
汽车用润滑材料
润滑油
润滑脂
主要内容:
发动机润滑油 车辆齿轮油 润滑油脂
主要作用: 减缓汽车零部件的磨损,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保 证汽车正常运行。
发动机油
机器的血液
发动机的主要零部件
机体组一般包括气缸盖,气缸体,油底壳;气缸体分为2部分,上部称为气缸体,下部称为曲 轴箱。气缸盖和气缸体的内壁共同组成燃烧室的一部分;
100度的油中,经过三个小时后取出检查,且与 ASTM (美国材 料及试验学会 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标准铜片相比,结果以相当于标准铜片之号码表示之 – 1A, 浅黄色 – 1B, 橙黄色 – 2, 微红色 – 4, 鲜红色 – 5, 透明之黑色 • 1A 或1B 都表示油品没有腐蚀性
柴油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的差异
汽油发动机
柴油发动机
工作温度较低
产生大量的低温油泥 燃料的硫含量低
工的硫含量较高
发动机油配方的 差别
汽油机油 为控制低温油泥,加 入更多的分散剂
柴油机油
为控制高温沉积物和油 泥,加入更多的清净剂, 是酸中能力加强,有更 高的总碱值
润滑油混进燃油的危害
• 机油中混入燃油是一种常见的故障现象,会导致机油的使 用性能下降,甚至失去对发动机的保护性。 • 机油被燃油稀释后,粘度会明显下降,影响润滑油膜的形 成,进而影响润滑效果。 • 出现这种情况,机油压力一般会降低,并且机油会有一种 明显的燃油的气味。 • 此时要检查出燃油进入的途径,使机油避免燃油的污染。 如果油品污染情况严重,在排除故障后需要更换机油。
典型发动机的构造及其润滑系统
加油口
飞溅+ 压力 润滑 飞溅 润滑 压力 润滑
摇臂
气门座及气门弹簧 机油回路 通往缸盖的油道
活塞及活塞环 连杆
主油道
机油泵
连杆大头 主轴承 连杆轴承
集滤器
机油滤清器
机油
油底壳(机油盘)
发动机严苛的工作条件
机械 张力 低温
空气 高温
发动机 润滑剂 磨损 碎片
湿气
燃烧 积碳
机油变黑不能用来判断机油好坏
• 燃料中烯烃含量越高,硫含量越高,汽油机中易形成油泥,柴油机中 易形成烟炱,而使机油变黑越快 • 发动机的结构及工况不同,例如开开停停,就很容易使汽油机生成油 泥,柴油机不完全燃烧形成烟炱,从而导致机油容易变黑 • 机油变黑产生油泥还与发动机长时间超负荷高温运转有关,与汽车换 机油时不清洗发动机和油底壳有关,还与机油过滤器的过滤性能有关 • 为了防止油泥或烟炱在汽缸上生成漆膜,机油中要加入分散剂。分散 剂越多,分散性越好,漆膜会越少,但油品越易变黑。往往高档油比 低档油变黑更快。因此机油变黑不能成为判断机油好坏的指标。
机油的更换
防锈作用利用油 膜将水和腐蚀物隔离, 避免了水和腐蚀物、 金属的直接接触,从 而起到防止或减少它 们对金属的腐蚀。 减振作用起到缓 和冲击,消除振动的 作用。
机油的更换
2、发动机润滑油的工作环境
发动机润滑油在进行工 作时,其工作环境十分 恶劣,主要表现为: ①高温环境 ②金属及催化剂的影响 ③燃烧废气和燃料的侵蚀 ④其他杂质的污染
+ 800°C
清洁作用
发动机运转过程中会产生油泥和漆膜沉积物,油泥如沉积在油泵的滤 网上,能破坏正常的供油量;活塞环聚集漆膜会产生粘环。机油中的清净 分散剂能清洗掉部件表层的漆膜,使油泥和其它污染物分散成细小颗粒, 悬浮在油中,保持机件清洁。
简单概括为——
冷却作用将摩擦产生 的热量带走,使机件保持 正常的工作温度。 洗涤作用清洗各摩擦 表面的磨屑、杂质、脏物 等带走,并把他们送到机 油盘中沉淀或由滤清器滤 除,使发动机机件表面保 持清洁。 密封作用防止气体、 水、灰尘进入,同时也能 防止气体泄漏。
汽车排气管冒蓝烟的起因
• 发动机更换新活塞环、活塞或汽缸套时,由于初期磨 合不够良好,易使机油串入燃烧室燃烧,产生蓝烟。 • 油底壳内机油油面过高; • 空气滤清器内的机油自进气管窜入燃烧室内燃烧; • 活塞环磨损过度,或几道活塞环安装时,开口间隙已 经对口; • 活塞和汽缸套之间的配合间隙过大; • 活塞环的弹力不足。
包括蓄电池,发电机,点火线圈,火花塞等。点火系保证按规定的时刻及时点燃气缸中 被压缩的混合气;
冷却系件;
包括水泵,散热器,风扇,水套,水管等。其作用是将零部件的热量传递到大气中去;
包括机油泵,集滤器,限压阀,润滑油道等。其作用是供给润滑油给需要润滑的零部
润滑系 起动系
- 包括启动电机等,用以使静止的发动机启动
其它, 3% 阀系, 8%
连杆和轴瓦, 28% 活塞环-缸套, 61%
冷却作用
发动机直接受燃料燃烧和摩擦所承受的热量影响,运行温度较高,如活塞 顶环槽、汽缸盖和汽缸壁的温度大多在 280-320℃,因此要求机油能及时导出 摩擦热和燃烧传导的热量,使机件保持适当的温度,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一 般内燃机的热效率为30~40%,一部分热量被循环的机油带走,另一部分被冷 却系统散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