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摘要: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在音乐课上大大提高了音乐教学效率,弥补了一些音乐课堂上无法体验到的音响效果,在创设音乐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思维发散,培养学生想象美;发展学生创造美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是音乐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关键词:兴趣电脑音乐
信息技术在音乐课的应用不单单是在课堂上做一些课件,找一些资料,创设一些音乐氛围那么简单,这些内容我相信只要有条件的每位教师都在应用,所以在此就不做过多的介绍。
而我这里指的信息技术是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它在我的课堂上给我带来了许多的方便。
在进入主题前,首先让我简单介绍什么是“电脑音乐”。
电脑音乐是指利用多媒体电脑及与音乐相关的软件制作并播放出来的音乐。
而电脑音乐制作是制作出音乐的一种技术手段。
以下就是我利用一些电脑音乐软件对我音乐课的一些帮助。
一、对“听”的帮助
最早把电脑音乐制作带到课堂是在上四年级的一堂欣赏课,本节欣赏课主要是介绍西洋乐器中的铜管乐器,它主要有小号、短号、长号、大号、圆号组成。
区分音色是本节课的难点,虽然在百度上都可以找到他们的示范曲,但因为乐曲音域和风格的不同,在音色上不能做一个准确的对比。
这时我就想到了一个音乐制作软件,我先把这首乐曲的旋律通过电脑制作技术打在了电脑上,然后利用软件的声音优势通过不同的音色把同样的旋律一一播放给同学们,再
进行分析对比,效果非常明显,对以后的乐器听辨和认识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另外在进行乐器欣赏时,利用电脑软件也可以呈现乐曲的总谱,在乐曲聆听上可以更直观的感受到曲式特点。
二、对“认”的帮助
利用电脑音乐制作软件可以加强课堂的直观教学,促进学生加深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解决一些枯燥乏味的乐理常识。
利用音乐软件进行乐理教学,可以使音乐理论与实际音响联系在一起,可使音乐理论知识更为直观,同时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授歌曲时有很多音乐记号的认识,在讲解滑音的时候,由于钢琴无法演奏滑音效果,所以通过电脑音乐的制作技术,在电脑中利用软件中的控制器制作出滑音进行播放,让学生对滑音这个概念有个从文字到音响的统一认识。
如波音、颤音、反复记号的认识都可以用此方法解决,大大加深了学生们的认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对“创”的帮助
在小学中高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音乐制作软件对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创造性培养上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在音乐制作的软件中“tt作曲家”更适合同学们的使用,因为它属于一款简单编辑,傻瓜式的伴奏软件,通过一节课就可以使同学们掌握基本的音乐制作方法。
首先他们可以编辑简单的曲谱,了解歌曲的风格然后为其加上伴奏,待熟练以后可以自己尝试创作简单的旋律,并配上伴奏。
几个音符通过不同的组合,带给他们的则是缤纷斑斓的听觉享受,也使他们的创作愿望得以实现,并增加了孩子们的创作欲望。
在创
造性思维和能力上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四、对“演”的帮助
因为学校经常有一些主题性的晨会和演出,每次为了保证演出的成功和更具有可观性都会事先做一些像录音、配乐剪辑、伴奏的技术处理,这样就会用到一些电脑录音、剪辑和格式转换的相关软件(cool edit pro),对本次演出的节目可以提前进行录音,这样学生可以更投入的进行舞台表演,也可以为伴奏制作一些降调处理,适合大多数同学们的演唱能力,还可以对话筒和音响要求极高的合唱进行提前录音,保证各声部的清晰,对舞台剧的音乐剪辑和效果配乐也经常运用到晨会短剧、英语节表演、大型的演出和比赛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介入可以大大提高演出的观赏性,保证了演出的成功,同时更锻炼了同学们的舞台表现能力和胆量。
电脑音乐制作的应用不仅体现在以上几个方面,在视唱、节奏、歌唱教学上都有很大的方便之处,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可以使文字、画面与音响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不但缩短了教师的准备时间还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总之,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电脑音乐制作与音乐课教学的有机整合,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它可以创设音乐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思维发散,培养学生想象美;引导艺术创新,发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普及,电脑音乐在音乐教学中还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其技术的先进性、优越性、智能化将得到充分的体现。
然而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技术
辅助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它只能与课堂教学规律及特点相适应,多种教学手段协调互补,才能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迸发出永久的艺术魅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