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课教案复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3.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与静脉血。
自主归纳总结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4.概述人体的血量,列举ABO 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以及输血关系。
5.通过实际问题的考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描述血管、心脏、血细胞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能力。
2.能熟练地使用显微镜观察鱼尾鳍血液循环。
3.掌握出血的初步处理方法。
4.通过与同学合作完成脉搏、心率、血压的测定,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课堂学习目标的共同探索,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
2.联系实际,关爱他人。
鼓励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答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3.鼓励学生勤思考,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1.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2.学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3.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4.区别动脉血与静脉血。
难点:1.显微镜下分辨各种血细胞,理解血液属于组织;2.心脏各腔室的厚薄以及有关瓣膜的结构特点,理解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3.了解血液循环途径,以及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4.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教学突破教学中让学生事前看书,掌握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画龙点睛,对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加以突破,讲解相关的典型习题,来巩固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能力,达到复习的效果。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情景教学法、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
学法:自主、合作、讨论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引导学生课前复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相关知识,掌握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复习课打好基础。
2.准备好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3.准备好相关的习题。
学生准备:在上课前做好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复习。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前些日子我们学习了“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等相关知识,这一节课我们回过头来回顾一下这些知识。
希望大家能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更深刻的理解。
知识聚焦:利用多媒体手段,将血液、血管知识投到大屏幕上,让学生看书、交流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流动的组织——血液1.血液成分及功能成分血浆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颜色① ② ③ ④形态结构⑤ ⑥ ⑦ ⑧ 功能⑨ ⑩ ? ? 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 。
特性:? 。
贫血:? 或?的含量过少,都会引起贫血。
应该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学生在看书的基础上,回答:①黄色透明;②红色;③白色;④白色;⑤液体,含大量水;⑥数量最多,无核,两面凹的圆饼状,含血红蛋白;⑦数量少,有核,比红细胞大;⑧最小,无核,不规则;⑨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⑩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吞噬侵入的病菌,对人体起防御、保护作用;? 促进止血,加速凝血? 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红细胞的数量少?血红蛋白(点评:表格复习将三种血细胞的知识一网打尽,便于记忆。
)教师展示大屏幕,引导学生回答下列相关问题:2.血常规化验单检查项目正常参考值说明英文缩写中文名字RBC 红细胞男:(4.0—5.5)×1012 个/L 女:(3.5—5.0)×1012 个/L① WBC 白细胞(4—10)×109 个/L② Hb 血红蛋白男:120—160×g/L 女:110—150×g/L③ PLT 血小板(100—300)×109 个/L④ 学生回答:①运动、缺氧、贫血时,数量减少;②失血、烧伤、炎症等时,数量增多;③贫血时,含量减少;④过少,机体异常出血;过多,血栓。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讲解。
然后,继续展示如下内容:3.相关的实验(1)血液里加抗凝剂——柠檬酸钠或草酸钠。
教师:大家回顾课本,在试管里加新鲜的血液,再加入抗凝剂后离心静置后,请同学思考如下问题:①试管中的血液分为几层?。
② 血液由和组成。
人体的血液加入抗凝剂离心静置后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上层色的半透明的液体是,下层是深红色的是,在两层的交界处,有一层白色物质,这是和。
③各层的比例大致是多少?。
④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
⑤抗凝剂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让学生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
学生回答:(1)①三层②血浆血细胞淡黄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③血浆占55%,血细胞占45% ④ 血液中含有不同的组成物,它们的质量不同,所以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静止一段时间后,就会逐渐分成上下两层以及中间一薄层白色物质⑤能够防止血液凝固(点评:将试管中的血液提升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会强化知识,扩大视野,提高能力。
)教师让学生回顾观察血涂片的情景,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2) 观察血涂片:主要是熟悉操作方法。
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视野中数量最多的是;数目少,但细胞核大的是;光学显微镜下一般看不到,原因是。
学生回答: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小许多,并且需要特殊的染色二、血流的管道——血管种类功能分布结构特点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较深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较深或较浅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三、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引导学生回忆左右心房、左右心室所连接的血管,以及房室瓣作用,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如下内容:(1)心脏结构及功能随后,教师展示大屏幕:(2)心脏的工作原理心脏是输送血液的“泵”,那么,它是如何保证血液不停地在身体中循环流动的呢?请仔细观察下图,填写表中的空格。
让学生动手做。
心房心室房室瓣动脉瓣血流情况图甲收缩舒张关闭图乙心室里的血液进入动脉全身各处的血液进入心房图丙舒张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交流纠错,学生回答如下内容:心房心室房室瓣动脉瓣血流情况图甲收缩舒张张开关闭心房里的血液进入心室图乙舒张收缩关闭张开心室里的血液进入动脉全身各处的血液进入心房图丙舒张舒张张开关闭心房里的血液进入心室,全身各处的血液进入心房(点评:对心脏及相关的知识,全面复习,对巩固基础知识,十分有用。
)接着,教师让学生复习回答下面的内容:(3)血液循环的途径(4)心脏结构与功能的适应①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的,具有收缩、舒张功能,推动血液循环。
②心室壁比心房壁厚。
心室壁厚,需要克服更大的阻力,将血液运向全身毛细血管,心房只需进入心室,因此,心室壁厚;左心室比右心室厚也是同样道理。
③瓣膜:房室瓣:心房→心室;动脉瓣:心室→动脉;从而保证血液:心房→心室→动脉。
学生回答:①心脏②血管③主动脉④动脉⑤毛细血管⑥上、下腔静脉⑦肺动脉⑧肺部毛细血管⑨肺静脉⑩左心房教师展示血液循环图解,来加强体循环、肺循环与冠脉循环的理解与记忆。
(5)血液循环图解(点评:图表复习血液循环途径,对理解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加强记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接着,教师出示如下内容,让学生思考回答:(6)心率和血压高血压:⑦ 。
低血压:⑧ 。
学生回答:①心跳的次数② 75 ③ 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高数值④ 健康成年人的收缩压为12千帕~18.7 千帕⑤ 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的最低数值⑥舒张压为8 千帕~12 千帕⑦血压持续高于18.7/12 千帕⑧持续低于12/6.7 千帕教师出示大屏幕,让学生看书回答:四、输血与血型1.血量与输血:人体血量占体重的7%~8%。
人体血量稳定的意义:让学生思考回答。
体内血量的稳定,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失血与健康:诱导学生思考回答。
①少量失血时,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偿而恢复正常。
②一次失血超过800 毫升~1000 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③一次失血超过1200 毫升~1500 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需要及时输血。
注意:输血时必须首先知道献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
2.血型:血型的发现者:① 。
血型:最常用的是② 血型系统,是按照红细胞含有A、B 凝集元命名的,红细胞含A 凝集元的是A 型,含B 凝集元的是B 型,含A、B 凝集元的是AB 型,不含A、B 凝集元的是O 型。
一次献血量不超过③ ml。
3.安全输血:输血:以输入④ 原则,在无同型血而情况紧急事,⑤ 可输给任何人,⑥ 的人可接受任何血型的血输血关系表某人血型可接受的血型可输给的血型备注A 型⑦ ⑧ 1.一次失血超过? 毫升就有生命危险。
2.成人一次献血? 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B 型⑨ ⑩ AB 型? ?O 型? ?学生回答:① 1900 年,兰德斯坦纳发现了ABO 血型② ABO ③400 ④ 同型血⑤ O 型⑥ AB 型⑦ A、O⑧A、AB ⑨B、O ⑩B、AB ?A、B、AB、O ?AB ?O ?A、B、AB、O ?1200~1500?400(点评:对相关知识进行强化,有利于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巩固)4.倡导无偿献血:提倡18 周岁~55 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 毫升~300 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板书设计: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一、流动的组织——血液二、血流的管道——血管三、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四、输血与血型课堂练习1、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发生在何处的毛细血管中()A.肝脏B.肺泡C.大脑D.全身组织细胞2、具有吞噬细菌功能的血液成分是()A.血浆B.红细胞C.血小板D.白细胞3、人从平原地区到高原地区,为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血液中哪种成分会增多?()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4、下图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5、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可观察到下列三种血管的血液流动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所示的是动脉血管B.乙图所示的血管只能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C.丙图所示血管的血管壁最厚D.丙图所示血管的血流速度最慢6、下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b 为肺部毛细血管,则a 内流动脉血,c 内流静脉血B.若b 为肾小球,则a 内流动脉血,c 内流静脉血C.若b 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则a 内流动脉血,c 内流静脉血D.若b 为胃壁毛细血管,则a 内流静脉血,c 内流静脉血7、人体内“流动的组织”是指,推动这些组织流动的“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