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触媒理论在城市发展中的运用_文闻

城市触媒理论在城市发展中的运用_文闻

186
187
第六篇
土地利用与空间规划触媒可以是城市环境中的某一物质实体,如建筑物、构筑物、广场、绿地、市政项目等传统的物质形态;城市触媒也可以是国家政策制度、设计概念、文化形式等非物质形态;城市触媒还可以是物质与非物质的综合体,如一些城市事件触媒既有非物质的部分,也有物质实体支撑。

3 触媒作用的形式分类
城市触媒的作用形式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在城市环境中嵌入触媒,触媒可带动周边土地升值或帮助功能转型及资源整合;其次,带动周边城市空间环境的改造或吸引更多新的城市元素的聚集,触媒与周边环境融合,形成整个区域的增长点;最后,该区域既能影响更大的城市空间范围,其内部也有动力进行渐进式的自我更新。

根据各种城市触媒所起作用的不同特点可将其分为以下三种形式:激发式、链条式和缝合式(图2)。

3.1 激发式
在城市某一平静区域(指因缺乏某些条件建设滞后或更新慢的区域)嵌入触媒,在触媒的激发下,吸引或补足建设条件,达到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目的。

这种激发式是最常见的形式。

“要致富,先修路”直观地反映基础设施对城市建设的激发作用。

如地铁站、轻轨站、高速铁路客运站等轨道交通站点的建设能快速打破城市格局,快速聚集各种城市元素,成为区域增长极。

又如对上海新天地的改造,设计师改变了原有的居住功能,赋予其新的功能使之成为时尚与品位的场所。

在“新天地”品牌效应的带动下,周边地价飙升,原有的衰败地区变为文化与艺术的聚集地,成为上海市重要旅游目的地。

3.2 链条式
链条式是指阶段性明显、持续性时间长、涉及范围广的一种形式,能够产生链条式影响的往往是重大城市事件。

如北京借着2008年奥运会,使城市中轴线进一步扩展,最重要的是带动了旧城区的改造和更新,城市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市民素质也借着奥运会大步提高了,可以说奥运会成为北京发展的加速器。

在奥运会期间,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人来到北京,给北京的酒店、餐饮、服务、旅游等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拉动了地区经济的增长。

在奥运会闭幕后,各个场馆和其他配套设施又改善和丰富了广大北京市民的生活。

同样,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也是属于这一类城市事件触媒。

国家政策也是一种特殊的城市触媒,其
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形式也是链条式的。

如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都明确提激发式链条式缝合式
图2 城市触媒作用的三种形式
18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