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玩具行业规模现状及发展趋势讲解

中国玩具行业规模现状及发展趋势讲解

2016年中国玩具行业规模现状及发展趋势玩具行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行业,是轻工行业出口的拳头产品。

在历经多年的高速发展后,玩具出口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长周期。

与此同时,伴随着海外贸易壁垒的限制、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以及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传统玩具制造业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

为提升传统玩具制造业的竞争力,巩固原有的出口优势,提高玩具产品的附加值势在必行,国内玩具行业必须紧紧围绕“质量”、“创新”和“品牌”三大核心要素,走产品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的道路。

一、玩具行业简介1、玩具的基本概念玩具主要指儿童玩具,儿童玩具是指专供儿童游戏使用的物品,是儿童把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转向行为的载体。

玩具能发展儿童运动能力,训练知觉,激发想象,唤起好奇心,为儿童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2、玩具的分类(1)按照技术特征分类,玩具主要可以分为五大类:①非动力玩具:以造型展示为主,无自主动作、运动能力,包括无动力装置的布绒玩具、情景玩具、静态模型等,主要有布绒娃娃、注塑人物和动物造型等。

②机动玩具:凭借内部机械装置的运转而产生各种动作的玩具。

一般由机芯和外壳部分构成。

机芯为微型机械装置,在动力(如惯性力、弹力、电动力等)的作用下能持续运转,其中以电力作为动力的就是电动玩具,主要有电动车、电动飞机等。

③电子玩具:在玩具中加入电子线路控制系统,使玩具不仅有运动功能,而且可以对玩具的运动进行程序化或人工控制,主要有电子游戏机、玩具手机等。

④智能玩具: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用程序模拟人或动物的学习能力和行为特征,进行人机互动、寓教于乐的玩具。

智能玩具技术上主要依赖IC芯片和外围电路,在题材、游戏方式、艺术造型和个性设计等方面的创意是智能玩具的主要竞争力。

主要产品包括具有儿童早教启智功能的电脑学习机、智能机器人玩具等。

⑤大型玩具:指相对体型较大,适合个人或集体游戏、玩乐的玩具、户外游戏、运动设施等。

主要包括童车和大型情景玩具。

童车主要有电动童车、玩偶车、婴儿推车等;大型情景玩具有充气垫、城堡小屋等。

(2)按玩具材料分主要有塑料玩具、布绒玩具、金属玩具、木竹玩具、纸玩具等。

(3)按功能分主要有体育玩具、智力玩具、科教玩具、军事玩具、装饰玩具等。

3、玩具行业的产业链构成(1)行业上下游角度玩具行业生产的产品需要通过经销商进而面向终端消费者,故而玩具行业相关联的下游行业主要是包括零售、批发等在内的销售行业;产业链上游则是与行业生产相关的原材料供应商,包括塑料行业、五金行业、电子配件行业、包装行业等。

如图所示:图表玩具行业上下游构成情况资料来源:产研智库玩具行业上游主要是为了满足行业生产所需的原辅料,包括了各种塑胶、电子元器件、五金件、包装等。

材料价格的波动通过影响成本对行业内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玩具行业下游主要是面向客户,因此,品牌、销售渠道对于产品销售价格具有重大影响,进而也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

(2)价值链角度目前,我国玩具产业存在两条价值链,一条是内容产业驱动的玩具产业价值链,如万代、迪士尼、孩之宝等玩具企业;另一条是研发设计驱动的玩具产业价值链,如玩具巨头乐高。

但是,绝大多数的中国玩具制造业仍以贴牌生产经营模式为主,在价值链中局限在制造加工环节,依赖性和局限性十分明显。

图表玩具产业两条价值链资料来源:产研智库二、国内玩具行业的发展现状1、行业整体高速发展凭借多年的发展经验和劳动成本等优势,我国玩具产业一直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局面,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国和出口国。

玩具产品行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玩具总销售额的70%以上产于中国,玩具已成为我国出口五大支柱商品之一。

图表2011-2013年中国玩具出口额数据来源:产研智库2、市场以外销为主我国玩具生产企业85%以上以外销为主,玩具出口额约占我国玩具总销售额的80%。

内销市场占比小、产品类型较单一、处于行业品牌化的初期。

国内市场玩具种类约为3万多种,而全球范围内的玩具种类高达15万种。

国内玩具种类主要包括:布和毛绒玩具、塑胶玩具、电子玩具、模型玩具、益智玩具等,大部分以中低档产品为主,创意性和互动性强、档次较高的玩具产品还未成为消费主流。

3、玩具企业众多,区域产业集群现象明显2013年,我国有玩具出口记录的企业5927家,已形成了一个重要的产业群体。

最重要的玩具生产和出口基地是“五省一市”:广东、江苏、上海、山东、浙江和福建。

在产品类别方面,广东和福建以电动和塑料玩具为主;江苏、上海以毛绒玩具为主;浙江以木制玩具为主,形成较为明显的产业集群效应。

其中,广东省又是我国最大的玩具生产和出口地区,主要集中在深圳、东莞、广州、汕头澄海、佛山南海、揭阳揭西等地。

2013年及2014年1-3月,广东省玩具出口金额分别占全国玩具出口金额的%和%。

图表2013年玩具出口企业分布数据来源:产研智库4、玩具产品出口呈现“一高三低”特征,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目前,玩具出口企业主要以OEM贴牌为主,其出口的七成以上玩具都属于来料加工或来样加工,因为贴牌生产,此类企业没有研发资金投入,没有玩具安全性能分析能力,仅仅从事简单来样加工,因此,产品的品牌效应不明显,销售手段单一,竞争严峻,直接导致了目前我国玩具产品出口“一高三低”,即出口量高、产品技术含量低、品牌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的现象。

5、企业创新不足和自主知识产权意识薄弱我国只有20%的玩具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80%的玩具企业是纯加工型代工企业,沦为世界名牌的打工者,处在产业链的最低端。

生产了世界上80%的玩具,却只赚到非常微薄的加工费用,以至于一旦外部环境稍微恶化,便陷入了资金匮乏的困境。

可见,在成本优势逐渐减弱,品牌优势日益凸现,且成为提高盈利能力重要因素的今天,只依靠贴牌生产,没有自主品牌、缺少核心技术,这是我国玩具行业发展受制约的关键。

三、国内玩具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1、质量和安全标准日益提高随着消费意识的逐步提高,人们在关注传统产品质量之外,越来越重视环保情况。

玩具大部分是面向儿童这一弱势消费群体,为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安全,玩具产品必须符合安全和环保规定。

我国对玩具的质量和安全性实行强制性认证;国际上,美国实行玩具产品安全认证计划,欧盟出台ROHS、WEEE、REACH等指令,确保玩具产品质量达到安全标准。

数量众多的安全认证标准成为新企业准入障碍之一。

2、高科技含量玩具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近年来上市的玩具越来越多地运用了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甚至最尖端的信息科技、机器人技术都运用到玩具上,高科技玩具在整体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这说明,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较高科技含量玩具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喜欢。

比如,拥有较高科技含量电子电动玩具在趣味性、互动性、教育性、声光效果方面,相对于传统静态玩具和机械玩具的都占有明显的优势。

这也反映到我国玩具出口结构中。

高科技的介入,将促使中国玩具业离开低水平复制的恶性竞争,有利于玩具产业向高水平、健康的方向发展以及提升我国玩具业在国际国内高端市场上的竞争力。

3、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行业技术标准不断提高玩具产品在外观及功能上的潮流性将很大程度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同时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玩具的产品更新速度不断加快。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玩具企业必须不断加强相关能力的建设,包括拥有完全的自主产品研发设计与产品模具制作能力,同时拥有快速灵活的采购与生产体系,能紧跟市场潮流推出新产品。

4、市场逐渐向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企业集中我国约80%以上的玩具企业为“OEM”生产方式。

OEM玩具企业缺乏自主创新,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存在因设计缺陷而被动承担责任的风险;同时市场与客户结构单一,利润率及抗风险能力低。

市场逐渐向具有品牌影响力企业集中是消费水平提高与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决定品牌影响力的关键因素包括企业的研发设计能力、产品质量和市场覆盖率。

自主品牌企业能灵活根据市场变化快速研发设计各种畅销产品,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同时,品牌是产品质量与企业信誉的一贯性承诺,有品牌影响力的企业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四、行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1、发展的有利因素(1)国家对玩具行业的规范促进了行业的长期良性发展目前,我国政府实行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从2002年5月1日起,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开始受理第一批列入强制性产品目录的19大类132种产品的认证申请。

从2007年6月1日起,国家开始对童车、电子玩具、塑胶玩具、弹射玩具、娃娃玩具、金属玩具等6大类玩具产品强制实施3C认证,无认证的产品不允许出厂、销售。

玩具行业3C认证的执行规范玩具行业秩序,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有利于提高产业、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加速整个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

(2)市场容量巨大,消费水平提升促进需求进一步增长当前玩具行业市场容量巨大,玩具出口方面,多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世界玩具市场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增长。

金融风暴后,随着经济的复苏,世界玩具市场的需求恢复并继续保持不断增长,特别是美国、欧盟和日本。

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增长带来的消费模式更新将进一步刺激全球玩具市场的需求潜力转变为现实购买力,为中国玩具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玩具内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中,玩具类支出将越来越大。

同时,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这也将进一步带动国内玩具市场继续较快增长。

(3)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升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手段、信息科技、机器人技术运用到玩具生产当中,高科技玩具已成为吸引人们眼球的焦点,并深受消费者青睐。

高科技玩具在整体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的不断提高,将促使中国玩具业离开低水平复制的恶性竞争,有利于玩具产业向高水平、健康的方向发展,以及提升我国玩具业在国际国内高端市场上的竞争力。

经过多年的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玩具制造商的整体技术水平、生产装备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部分优势企业已接近国际同类先进企业水平,掌握了生产过程中的核心技术,具备了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经营模式逐渐从单纯的贴牌生产方式转向自主品牌方式,产品档次及附加值不断提高,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4)产业集群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由于投资成本、运营成本高,欧美发达国家的玩具商纷纷将生产能力向中国转移,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玩具生产基地,形成了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这种产业集群有助于中国玩具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为正在成长的自主品牌玩具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2、发展的不利因素(1)贸易壁垒增加近几年,欧盟、美国、日本等近40个国家或地区纷纷出台的一系列玩具安全标准,对我国玩具业形成了很强的贸易壁垒。

如美国的《美国联邦消费品安全法规》、2008年8月实施的《2008消费品安全改进方案》;欧盟从200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RoHS指令”,2007年6月1日起又全面实施“REACH法规”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