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医学]中医护理 PPT课件
[医学]中医护理 PPT课件
望舌
• 重要性
• 舌不仅是心之苗窍,脾之外候,而且是五脏六 腑之外候。
• 据《内经》记载,心、肝、脾、肾等脏及膀胱, 三焦、胃等腑均通过经脉、经别或经筋与舌直 接联系。
• • • • •
望舌的方法: 自然光线,自然伸出,不染苔 望舌的内容 舌质:主要反映五脏气血的盛衰 舌苔:反映病邪性质的深浅
• 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 舌神:荣:荣润、红活有生气、有光彩 枯:干枯死板、无光泽
11
2
3
表证辨汗:
局部辨汗
表证有汗 - 外感风邪 表证无汗 - 外感寒邪
头汗:汗出仅见头部 ——虚阳上越、湿热、热邪 半身汗:汗出仅见身之上、下、左、右一侧 ——邪气阻络 心胸汗:心胸部汗出过多 ——心肾不交、心脾两虚 手足心汗:汗出仅见手足心 ——阴经郁热 阳明热盛 中焦湿热
12
三、口味: 口中异常的味觉和气味。
口淡 -- 脾胃气虚 口苦 -- 火热之证 口甜 -- 湿热之邪 口咸 -- 肾虚 口涩 -- 阳热偏盛 口粘腻 -- 湿邪 口酸 -- 消化不良 肝胃不和
13
二、望诊
望诊的内容
• • • • 1、整体:神、色、形、态 2、部分 3、舌 4、排泄物
面部表情
目光神态
神
精神意识
反应能力
形体动作
Conception of vitality 神的含义
• 一、问寒热
寒
恶寒:自觉寒冷,加衣覆被或近火取暖, 不能缓解者 -外邪束表,卫阳被遏 畏寒:自觉寒冷,加衣覆被或近火取暖, 能缓解者 -阳气虚衰,失其温煦
4
热
壮热:高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 体温在39度以上 —阳热内盛,正邪相争 潮热:按时发热或热甚,如潮汐之来 微热:病人自觉发热, 热度较低, 体温不超过38度 —正气不足
7
3、寒热往来☆
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的症状, 见于半表半里证
根据有无规律,可见两种 寒热往来,发无定时——少阳证 寒热往来,发有定时——疟疾
4、但热不寒☆
只觉发热不觉寒冷,或反恶热者, 见于里热证 根据热势的不同,可分三种
壮热:即高热——阳热内盛,正气不衰
见于实热证
微热:即低热,根据临床表现、年龄的不同
• (五)问寒热的内容
1、恶寒发热☆
概念 内容 病人恶寒发热同时出现,多见外感表证 根据恶寒发热的程度及伴有症状不同, 常见三种表证:
表寒证——外感寒邪 表热证——外感热邪 表虚证——外感风邪
2、但寒不热
病人只觉寒冷而不觉发热的症状, 见于里寒证。 根据病势的缓急和病程的长久,可见两种: 新病但寒不热——寒邪直中(实) 久病但寒不热——阳气虚衰(虚)
黑色
• 黑色: 主肾虚证,寒 证,瘀血。 是肾阳虚 衰,气血凝滞,阳虚水 泛的表现。
望形态
• 形体:强弱胖瘦
• 姿态:观察病人的动静姿态、体位和异 常动态,强迫体位、被动体位 • (eg.端坐呼吸、昏迷)
望局部
顺序:从上到下 头颅 足部
望目
• 目赤红肿,为肝经风热
• 白睛发黄,为黄疸
• 目呲淡白,为气血不足 • 眼睑浮肿,多为水肿
2、少神
3、失神
4、假神 垂危病人本已失神,出现精神暂时 “好转”的假象是临终前的预兆。 “残灯复明”、“回光返照”,这 是阴阳即将离绝的危候。
5、神乱 (精神错乱或神志失常)
•
望色(面色)
常色
病色 善色 恶色
• 常色 • 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的面部色泽 • “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 善色-虽病但面色有明润之象,预
有三种微热—— 阴虚微热 气虚微热 (或气郁) 小儿疰夏
9
潮热:按时发热,或定时热盛,如潮汐
潮
热
☆
根据发热的时间、发热的特点及伴有症 状不同,有三种潮热——
阳明潮热——日晡潮热 湿温潮热——身热不扬 阴虚潮热——夜间潮热
二、问汗
1 里证辨汗:☆ 自汗:昼间汗出,动则尤甚 - 气虚 阳虚 盗汗:睡时汗出,醒时汗止 - 阴虚 大汗:汗出蒸蒸,汗出量多 - 里热炽盛 绝汗:病情危重,汗出不止 - 亡阴、亡阳 战汗:病情严重,全身战栗,续之汗出 - 疾病转折点 无汗:身无汗出 - 阳虚 津亏
正常舌
舌神比较
舌(质)色比较
淡白、红舌、绛舌、实),绛主里热,青紫舌干属热极, 淡紫湿润作寒,青紫而干有斑点
舌型比较
老嫩、胖大、瘦薄、齿痕、裂纹、芒刺、舌疮
舌体细嫩主虚寒,粗老坚敛实热烦,瘦薄阴亏气血弱,胖大阳虚湿热痰。
望鼻
• 鼻翼煽动,呼吸喘促 为邪热壅肺 • 鼻流清涕,为风寒束 肺 • 鼻流浊涕,是风热犯 肺
望口唇
• 唇色淡白,多属 虚寒或血虚 • 唇色青紫,多属 寒凝血瘀 • 口唇糜烂,属脾 胃湿热或阴虚火 旺
望咽喉
• 咽喉红肿疼痛,为 肺胃热盛
• 鲜红娇嫩,肿痛不 甚,为虚火上炎
望皮肤
• 斑:皮肤起红点, 点大成片,平摊 于皮肤 • 疹:色红,形如 粟粒,高出皮肤
中医四诊在临床的应用
--中医护理评估
关于四诊
• 诊法:是指诊治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 方法。 •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 西医四诊:视触叩听
十问歌
• • • • • • 一问寒热二问汗,二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初学者应熟记《景岳全书.十问篇》
• 广义的神the broad vitality :
• 是对生命现象的高度概括,是生命活动 的外在表现的总称。 • 狭义的神the narrow vitality : • 指人的精神、思维、意识活动。
1、得神
• 是精气充足的表现。语言清楚、语言清晰,
目光明亮,内含精彩;面色荣润含蓄,表情丰 富自然,反应灵敏,动作灵活,体态自如,呼 吸平稳,肌肉不削-----正气未伤,病轻浅,预 后良好
后良好。 • 恶色-患者面色晦暗、枯槁,预后 不良。
青色
• 青色: 主寒证,瘀血 证,痛证,惊风,肝病。
黄色
• 黄色: 主脾虚,湿证。 是脾虚湿 盛的表现,多见于脾胃 虚弱,脾胃或肝胆湿热 等。
白色
• 白色:主虚证、寒证、虫证。 是正气不足, 身体虚弱,气虚血衰的表现。
赤色
• 赤色: 主热证(有虚 实之分),亦可见于戴 阳证。 是因热而面部脉 络扩张,气血充盈所致; 亦见于虚阳上越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