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初三语文总复习——古诗词鉴赏ppt
初三语文总复习——古诗词鉴赏ppt
3道题目 3道题目 3道题目 3道题目
透视泰州市近年来中考诗词鉴赏的考点
1、对名句的理解和鉴赏 2、理解内容主旨、思想情感 3、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4、品析语言特点 / 体味炼字 5、品味表达技巧 6、感知艺术形象
古诗词阅读知识点的总结与提炼(一)
(一)内容主旨、思想情感 1、边塞诗 常用词汇: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孤独伤感、思乡念亲、报国无门、 壮志难酬等(如《渔家傲 秋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田园诗 常用词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闲适愉悦、悠闲快乐等(如《钱 塘湖春行》《归园田居》 ) 3、送别诗 常用词汇:忆友怀旧、依依不舍、相知相思、别恨离愁、惆怅伤感、劝勉祝愿、 激励友人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怀古诗 常用词汇:怀古伤今、怀才不遇等(如《赤壁 》、《潼关怀古》) 5、咏物诗 常用词汇:坚守节操、遭贬激愤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6、羁旅诗 常用词汇:思乡念亲、游子悲秋、羁旅愁思、惜春悲秋等(如《天净沙 秋思》、 《次北固山下》) 7、爱国诗 常用词汇:忧国忧民、为国捐躯、以死明志、保家卫国、借古讽今、杀敌报国、 建功立业的壮志、报国无门的悲伤、壮志未酬的愁苦、关心国家命运、反映社会 黑暗、批判态度、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山河沦丧等(如《过零丁洋》) 8、哲理诗 常用词汇:登高揽胜、蕴含哲理、振作乐观、积极向上、豁达乐观、不怕困难、 远大抱负等(如《望岳》、《水调诗头》《登飞来峰》) 9、抒怀诗 常用词汇:年华消逝、闺中怀人、物是人非、世事沧桑、失望惆怅、焦灼痛苦等 (《醉花阴》、《浣溪沙》)
古诗词阅读知识点的总结与提炼(二)
(二)作者的观点态度 1、赞美、肯定、支持、同情、渴望等。 2、批判、否定、揭露、不满、愤恨、惋惜等。 (三)品析语言特点 / 体味炼字 1、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 2、从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其精妙之处。 抓住关键词语和主体,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 3、语言风格: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约/含蓄/清新/风趣等。 4、常用词汇:勾勒、浓墨重彩、简洁、明白如话、言简意丰、 诗情画意、富有哲理、质朴清新、耐人寻味、意境优美等。
初三语文总复习
——古诗词鉴赏
泰州市近年来中考诗词鉴赏试题信息
分值: 12年(6分) 13年(6分)14年(6分)15年(6分) 题型是主观题,以表述题、评述题为主,题量为2-3题。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塞下曲》其一 气象物候专题 李白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课外 元好问 《菩萨蛮》 课外 温庭筠 《望夫石》两首比较赏析 课外 王建 刘禹锡 6分 6分 6分 6分
常见的几种答题格式示例和练习(二)
题型二、赏析语言型 1、辛弃疾的《西江月》这首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西江月》(七上) 答题格式:点特色(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出特色)+例子(特色 语句)+析感情 参考答案: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情趣,“稻……”句从听觉和嗅觉的角度来捕捉夏 夜 景物特征,从中流露出作者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中 哪两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七下) 答题格式:释含义+描景象+点情景 参考答案:从楼上望去,洞庭湖把祖国东南之地从中分为两半,水天相连仿佛天 地都在水中日夜浮动,一“坼”一“浮”既是写实,又寓想象,把洞 庭湖 的景象描绘得无比壮阔而又生动。 3、某词或句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如: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 》中的贯穿全词的词眼是什么,为什么? 答题格式:思结构(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虑主旨(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参考答案:贯穿全词的词眼是“狂”;突出词人自己要发少年狂的豪情壮志。
常见的几种答题格式示例和练习(一)
(思维不要太受到禁锢)
题型一、点评思想内容,理解主旨型 如: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描写了一种什么样的 场 面?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 以寄之》(七下) 答题格式:什么诗句,描写了(或叙述)什么的景色(场面等), 抒发了什么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以对仗的形式 描 绘了战争爆发前的情状。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表 达了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但最终以沉痛的慨叹, 来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古诗词阅读知识点的总结与提炼(三)
(四)表达技巧 (1)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借物抒情、情 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 (2)表现手法:小中见大,化虚为实,虚实结合,托物寓理,以动写静,声色结 合,多角度描写,以乐写哀,对比映衬等。 (3)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兴、拟人、夸张、双关等。 (五)人物形象示例 1、豪放洒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苏东坡) 2、忧国忧民、青衫泪沾(《春望》中的杜甫) 3、归隐田园、寄情山水(《归园田居》中的陶渊明) 4、爱国报国(《己亥杂诗》中的龚自珍) 5、儿女情长(《醉花阴》中的李清照) 6、雄心壮志、满怀抱负(《观沧海》中的曹操) 7、以死明志、视死如归(《过零丁洋》中的文天祥)等
答题小技巧
1、原则:① 在“读懂“的基础上答准、答顺、答美。 2、结构:① 景 + 情 ②事 + 情 ③场面 + 情 ④情形 + 情 3、方法:①“一切景语皆情语”。 ② “诗言志”。 ③ 结合诗歌背景。 ④ 注意作家风格。 ⑤ 抓住关键字、词语、句子、诗眼来分析。
常见的几种答题格式示例和练习(三)
(3)题型三、赏析名句型 请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的妙处。 答题格式:抓词语+点作用+情 参考答案:“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渐欲”写花 渐开渐多之意“浅草”“才”等词语从植物的变化来写了早春景 象,写出了早春自然美景带给人的喜悦之情。 请赏析“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的妙处。(是否矛盾) 答题格式:找手法+点作用+情 参考答案:“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诗人这里以静写动,以 动衬静,这与诗人向往佛门清静的心情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