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版诊断学营养状况分类

新版诊断学营养状况分类

新版诊断学营养状况分类
1.良好(well):粘膜红润,皮肤光泽、弹性良好,皮下脂肪丰满而有弹性,皮褶厚度正常或增大、肌肉结实,指甲、毛发润泽,肋间隙及锁骨上窝深浅适中,肩胛部、腹部肌肉丰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体重和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或略高于正常。

2.不良(poorly):皮肤粘膜干燥,弹性减低,皮下脂肪菲薄,皮褶厚度低于正常,肌肉松弛无力,指甲粗糙,毛发稀疏、无光泽,肋间隙、锁骨上窝凹陷,肩、肋骨和髂骨嶙峋突出。

体重和体重指数明显低于正常。

3.中等(fairly):介于上述二者之间。

4.营养不良又可以分为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

营养不足常见的是蛋白质和能量摄入均不足,主要是在食物获取障碍的贫困国家和疾病期间,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导致食物摄入的不足,产生能量和蛋白质的缺乏。

部分是单纯蛋白质缺乏,主要表现是身体浮肿。

5.营养过剩是指肥胖,可以用体重以kg为单位除以身高以m为单位的平方,得出数值判断营养过剩的等级。

通常<18.5kg/m^2属于消瘦,在18.5-23.9kg/m^2,属于正常的营养状态,≥24kg/m^2判断为超重,≥28kg/m^2为营养状态为肥胖。

还可以针对于体型判断,如果体重不高,但是腹部肥胖,指的是中心型肥胖,呈枣核型或者橄榄球型身材。

可以用腰围判断,男性>90cm,女性>85cm,就可以判断为中心型肥胖的患者。

所以可以根据体重、营养摄入、影响营养的症状、功能和体格检查,把营养状态良好、中度营养不良、重度营养不良,进行区分和分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