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帝国的兴衰史浅析内容摘要:古代西亚是最早的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从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创建了第一个文明开始,这里一次出现了古代两河流域的阿卡德王国、乌尔王朝到古代巴比伦,小亚的赫梯、腓尼基以及以色列犹太王国,这些国家相继经历了自己的繁荣昌盛时期,在历史上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古西亚的帝国文明更替十分激烈,本文将以古巴比伦帝国、亚述帝国、赫梯帝国、波斯帝国为典型浅析帝国的兴衰历史。
关键词:古西亚、汉莫拉比、亚述人、好战、改革、赫梯、居鲁士、波斯古巴比伦杰出帝王:汉谟拉比乌尔第三王朝灭亡后,埃兰人不久便离开,但是阿摩利人却留了下来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首都的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即位,征服了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从汉谟拉比的统治时期看:该时期的军事和政治治理都很有特点,例如军事上他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
把自己神化,自称为伟大天神的后裔,总揽全国立法、司法、行政和宗教大权。
其次建立常备军,当时的士兵可以从国家那里领到份地,士兵死后只要他们的儿子替他们服兵役,份地就可以继续耕种。
这种份地和军事义务相连的兵役制度使得国家有一支随时可以征召的常备军,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
农业上发展农业,大力兴修水利。
在他统治期间,两河流域的南部农业已经发展到相当高度,青铜已经广泛使用,曾经多次开凿河渠,兴修水利工程。
在法律上,制定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对于古巴比伦的社会经济而言:青铜广泛使用,灌溉系统有了扩大和改善,“田地是国家的生命”。
手工业和商业也有所发展。
国王拥有大量土地,寺庙和贵族也拥有大片土地。
村社的份地也成为各农户的私有地。
作为帝王的汉莫拉比相对来说是个仁慈君主,但是奴隶主们却经常残酷地剥削奴隶和被征服的平民。
汉谟拉比死后,国内经常发生奴隶暴动,一些城市被占领,周围的游牧民族时常入侵。
公元689前,古巴比伦王国被亚述所灭。
好战的亚述人与亚述文明亚述主要位于底格里斯河中游,境内农业发达,盛产各种金属。
亚述统治者采用亚述王的称号,向外扩张。
亚述人可以说是西亚帝国中形象相当残暴的帝国,据记载称:亚述人征战初期以掠夺为目的,军队所到之处,城镇被毁为废墟,财物被掠夺、居民或被杀戮,或被掳走。
亚述人对所有战败的国家进行残酷的压榨,不但被征服国家或地区的百姓要承担十分繁重的捐税,国王和贵族也受尽凌辱,人们在亚述的残暴统治下呻吟。
新亚述时期,亚述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帝国。
新亚述时期为前935到前612之间。
公元前10世纪,亚述进入铁器时代。
铁器的使用,生产力的提高,为其长期对外战争提供了充足的兵源和给养。
自沙尔马内塞尔三世,由于经济衰落、对外战争失败和统治阶级内讧,亚述进入危机时期。
公元前746年,军事将领提格拉-帕拉萨夺得王位。
在新的条件下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制,改组了军队,实行募兵制。
他把常备军分为战车兵、骑兵、重装步兵、轻装步兵、攻城兵等不同兵种,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最优良的军事体制。
改革后重新开始大规模扩张,先后征服了小亚细亚东部、叙利亚、腓尼基、以色列和巴比伦,并摧毁了乌拉尔图强国,进入全盛时期。
到公元前7世纪,亚述国王又侵入阿拉伯半岛,征服埃及,毁灭埃兰,在西亚历史上第一次把居住在西亚和北非很大一片领土上的各族结合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建立起一个地跨亚、非两洲的奴隶制大帝国。
亚述帝国是靠残暴的武力征服建立起来的,也是靠残暴的武力来维持的。
除了高压手段以外,亚述还在各地上层分子中间扶植亲亚述的势力,物色代理人,利用他们充当傀儡来奴役当地人民。
亚述在对每个地区进行征服之前,都进行过认真的准备。
如在征服一个地区前很久就派间谍去刺探情报。
这些兵家计谋亚述人很熟炼,但是他们不知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真理,即使幅员辽阔,即使军力强大,亚述帝国终究是借助血腥掠夺、残酷镇压而建立起来的,当残暴已经到了极度时,被压迫的人们会激起了猛烈的反抗浪潮。
庞大的亚述帝国在亚述巴尼拔死后便迅速土崩瓦解了。
然而让我疯狂还是亚述帝国的崛起3次,称雄2次,帝国从出名到毁灭前后竟有1000年之久。
赫梯帝国铁器的使用赫梯国家大约形成于公元前19世纪中叶,初为小国,后以哈图斯为中心形成联盟,渐趋统一。
赫梯在古巴比伦的后期逐渐强盛,于16世纪初,攻陷巴比伦城,饱掠而归。
早期赫梯国家的生产力虽属青铜时代,但赫梯是西亚地区最早发明冶铁术和使用铁器的国家。
赫梯的铁兵器曾使埃及等国家胆寒。
像亚述人的冶铁术就是从赫梯人那里学来的。
赫梯王把铁视为专利,不许外传,以至贵如黄金,其价格竟是黄铜的60倍。
赫梯帝国仍是一个好战国家。
说到战争就不得不说他与埃及长达16年的持久战。
当时拉美西斯二世是埃及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法老。
他威猛、残暴,是个天生的军事家。
那时赫梯人发展起来,成为埃及最大的心腹之患。
在赫梯人攻占了叙利亚和巴勒斯坦,还攻陷了巴比伦帝国的首都巴比伦后接着为了争夺中东,与埃及打了起来。
拉美西斯二世向赫梯王穆瓦塔里发动了猛攻,赫梯败退,卡叠石大战之后,赫梯和埃及的仇恨越来越深。
在经历了16年之长的战争后,双方都损失惨重。
赫梯这个一度雄视西亚的强国也精疲力尽了。
公元前1296年,赫梯的老国王一病不起,死去了,新国王是老国王的弟弟.哈图西里。
这时的新国王决定派出友好使团去埃及讲和。
拉美西斯二世此时也无力再战,见赫梯王主动讲和,正中下怀。
双方在孟斐斯签订了和约"共同宣誓:"从此互相信任,永不交战;而且,一国若受其它国家欺凌,另一国应该出兵支持"------这是留传至今的最早的一份和平条约。
但是元气大伤的赫梯在公元前13世纪末被席卷了东部地中海地区的“海上民族”肢解。
强大的波斯帝国兴衰史亚述帝国灭亡后,米底王国与新巴比伦王国一跃而成为西亚两大强国。
但为时不久,这两个强国先后被伊朗高原另一个新兴的国家——波斯帝国所征服。
波斯帝国的磅礴气势是无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的,作为当时唯一一个征服了整个西亚地区,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波斯人的成就绝对少不了居鲁士和大流士的功劳。
居鲁士以其惊人的军事天赋与英勇果敢的性格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公元前546年,居鲁士消灭小亚细亚的吕底亚王国,次第征服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各希腊城邦;公元前538年,居鲁士以神奇的速度向美索不达米亚发起进攻,公元前539年,兵不血刃即占领了巴比伦。
居鲁士让被囚禁在巴比伦的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建立了半独立的附庸国,同时又给予其他被征服民族一定程度的自决权。
为了巩固帝国东北边境居鲁士远征中亚。
占领了大片地区。
不幸的是,伟人的帝王在亲临战场终究没躲过死神的诏令。
在一次与波斯王国北部生活在咸海附近的野蛮部落发生小规模冲突时受伤身亡。
居鲁士死后,换来了大流士的统领使波斯帝国重焕生机。
他的上任使波斯帝国得到了更深的巩固和发展。
在其统治期间采取措施加强波斯帝国的行政管理,藉以巩固先辈们取得的业绩。
大流土强行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制,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统一铸币制度,规定了中央政府有铸造金币的特权,行省铸造银币,各个自治城市只能铸造铜币。
同时他沿用居鲁土的宽容政策,允许波斯帝国境内的其他民族继续保留其大多数地方性政策。
军事改革上建立完备的地方军、政的地方行政制度。
整个帝国划分为23个省,每个省设总督,掌本身、司法和税收大权。
另外设一个军事首长,统领驻军。
军事首长和总督互相监督,可以互相告发;自己当军队的最高统帅,建立一支由波斯人组成的近卫军,1千人骑兵,1千枪兵,1万步兵,近卫军人数保持不变,如果一旦有人死亡,立即加以补充,所以又被人称之为不死队。
为了便于调遣军队和传达政令,修筑很多驿道,还修筑了当时最长的御道。
大流士时期的波斯疆域包括伊朗高原,中亚的大部分,印度西北的一部分,整个西亚、包括小亚滨海的希腊城邦、埃及以及欧洲的色雷斯、爱琴海上的一些岛屿。
波斯帝国的崛起与发展,着实让我觉得惊心动魄,虽然最终帝国仍败于亚历山大大帝。
波斯不敌亚历山大确实让我心痛也无法理解:波斯的陆军规模十分庞大,动员能力极强,这个是明显强于周边其他国家的。
波斯海军强大,波斯鼎盛时期,远征海军船只达1200艘,外加铺了做浮桥的600多艘,规模恐怖,亚历山大时期波斯的海军也有400多艘船只。
波斯有大量的职业的雇佣军。
职业的军人是以打仗为生的,这些人按照记载来看数量当在万人以上,论作战实力比之希腊民兵式的方阵来说,至少是不差的。
但是波斯确实输了,历史不能重来,也许也正如中国古代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一样吧,胜负是很难说的。
总结与思考:中国有句古话:“以史为镜可明兴衰”。
西亚帝国的兴衰历史看或许离我们并不太远,无论是人与人之间战争,还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历史通过时空让许多共性的东西连在一起,统治一个国家需要从很多方面去把握,不管什么制度,什么民族,我们都应该好好研究这些远去的历史,分析利害,更好的了解自己国家的优劣之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历史犹如车轮不断碾过细沙,具体的那些细节我们也以分不清楚,让我们就这样静静的凭吊那些英雄史记,感受他们那些英勇精神,感受他们那些执政理念。
感受他们带给我们精神上的赐予。
历史的车轮不停,我们也在不停前进。
参考文献:1.《中东国家通史伊拉克卷》黄民兴著商务印书馆 2002-12-1;2.《巴比伦文明》张健著北京出版社2008年版;3.《波斯帝国》于卫青著三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