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哲学与人生(全套课件100页)

哲学与人生(全套课件100页)


为政
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 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 所措手足。 礼乐。三个层面: 1、从个人的成德这个方面来说,必须是“兴于师,立于礼, 成于乐”。 2、就为政而言,孔子说:“上好礼,而民莫敢不敬;上好 义,则民莫敢不服。”又说:“上好礼,则民易使。” 3、在具体的人的行为中。礼是贯穿个人生活的所有阶段的。 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 礼”。
发现真理
市场假相
洞穴假相 种族假相(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印证价值
人生需要体验。
学习哲学,尝试用各个哲学家的眼光去看 世界
孔颜乐处 《论语》:贤者回也,一殫食,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 其乐。
如何提升哲学素养
培养思考习惯,在“不疑处有疑”
哲学就是对前提的批判性反思 休谟的怀疑论打破了康德独断的迷梦
二、孔子生平
BC551.9.28——BC479年,终年73岁。 孔子父亲叔梁纥,与殷商王室血统相关 十五志于学 铲除三桓(季孙、叔孙、孟孙) 孔子35岁时,因为“八佾舞于庭”,是可 忍,孰不可忍而离开鲁国事齐,孔子叫 “危邦不居,乱邦不住”,强调士的尊严
由于齐景公未能接受孔子“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的道义,孔子从齐返鲁,仍 未受到重要,但弟子云集,“有朋自远方 来” 孔子51岁时才“作”,做了鲁的司空,后 来又做大司寇,但前后时间都很短 “齐人归女乐”是孔子去职的直接原因。 去齐、卫、陈,在卫见了卫灵公和南子
成德之道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说乎?”——成德之道有两种方法: 进学和交友
交友
忠告而善道之, 不可则止
事君数, 斯辱也。 朋友数,斯疏也
与人为善
进学
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
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
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确定性) 思而不学则殆(丰富性)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贡:学而不厌,智也;诲人不倦,仁也, 仁且智,夫子即圣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逝有两种读 法:魏晋的“流逝”和汉、宋、清的 “进”,用水来比喻进德不息而有本)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知道、 了解)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无原则的 亲近和亲近而不自失)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淳和纯)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 后君子。
每个人都需要哲学
哲学与常识
哲学让心灵更自由,摆脱身体的惰性 形而上学的追求与生命的有限
研究哲学的基本习惯
凡事保持好奇
自然与人的合目的性
哲学的思维:理性的反省
理性的思考祛除经验的有限性
《Gone with the wind 》,郝思嘉:“明天 再说吧” 哲学的思考:我应该是什么样子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教育方法:君子远其子。 趋而过之 读诗乎? 读礼乎?
四科十哲 :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 。 德行比较出众的有四个人,是颜渊、闵子 骞、冉伯牛和仲弓。政事是冉有、子路, 文学是子由和子夏。
孔子一生关注两件事:个人的成德和政治 思想。 孔子教化的对象是士,目标是仕,要承担 政治功能。 曾子:“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忠:已欲立 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
之后先后游历十余国,在陈的时候绝粮, 但孔子却悬歌不绝,子路:“君子亦有穷 乎?”孔子:“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 孔子卒于哀公十六年,子贡为孔子服丧六 年。
孔子形象:《论语》中有一篇,孔子身高 九尺六。长相: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 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 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 子产,然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 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 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 之狗,然哉!然哉!”
结论:爱智是人的天性
寻求安身立命之本
西方哲学:古希腊哲学——经验论、唯理 论——德国古典哲学
绝对精神与汉文化
黑格尔绝对精神的狡诈,人只能成为其展 开的工具 汉语文化也是一个展开的过程,但是很弱。 因此需要面对自己的本根,五四精神则是 汉文化的一次彻底否定,但是必须要有一 个新的更新
一、以孔子开篇

培养智慧
发现真理 印证价值

哲学智慧的特点
(1)完整 把生命视为一个整体,正确看待得失 《论语· 雍也篇》中有一段记述诀别的文字:“伯牛有 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2)根本 哲学的智慧是大智慧,关乎根本,比如:生死(life to death)、德福一致等 总之,哲学智慧培养需要开放的心胸
掌握整体的观点
避免培根的“三假相”
确立价值取向 “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长, 食粟而已,如何则可?”——《孟子。告 天下》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 子曰: “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 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 不善者恶之。”——《论语》
力求知行合一 知和行的关系 西方哲学家怀特海:一定要等到你课本都 丢了,笔记都烧了,为了准备考试而记在 心中的各种细目全部都忘记时,剩下的东 西,才是你所学到的。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
Philosophy(philia+sophia)
Philia:一种温和而理性的友爱 Sophia:智慧
爱智要保持心灵开放
爱好智慧不等于拥有智慧
sophists(辩士学派) 苏格拉底:自知无知 “哲学起源于惊讶”
真正的智慧来自生命的试炼
身体是一个物质,具有惰性
智慧是属灵的(spirtual) 柏拉图:哲学就是练习死亡(苏格拉底、 庄子等)
《史记》中记载,孔子问礼于老聃 老子的无,囿于无——孔子以有代替无 孔子生活的年代叫“礼坏乐崩”,他要做的是 复古和开新,被称为“庶王”。 孔子“吾为东周”,但他很快意识到自己完成不 了这个使命,所以寄希望于他的几个学生,颜回 (天丧予)、子路(天祝予)、子贡等。 晚年作《春秋》:“知我者其为春秋乎,罪我者 其为春秋乎”。此后中国文化虽历种种变迁而终 能持而不坠,实赖孔子所造之规模使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