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秋节诗词鉴赏》 课件 (共17张)
《中秋节诗词鉴赏》 课件 (共17张)
中秋诗词鉴赏
赏析:
题为《中秋》,实是歌吟中秋月夜,着重描写的又是那一轮秋月。 诗中写了明月的形如宝镜,写了月夜的静谧气氛,写了它的平分秋色, 写了它的云衢照明。后又用关于月亮的传说故事作为素材,极写秋月 明净圆满的形象。末二句,诗人进一步驰骋想象,打算约伴同游银河, 更使诗中清辉漫空的月色显现出新的境界。
2019年 小 学 自 然 教 学年度 个人工 作总结 分析两 篇 小 学 自 然 教 学年度 个人工 作总结 两篇
本 学 期 重 点 围绕课 改及“ 做学” 项目研 究,认真 进行自 然科学 教研活 动,现作汇报如 下:
一 、 加 强 课 程建设 ,提升课 程实施 水平。 1.加 强 新 教 材 的培 训力度 。为了 贯彻新 课程理 念,把握 教材编 写意图 ,创造性 地挖掘 课 程 资 源 ,使 得课堂 教学在 符合学 科科学 性、教 育科学 原理的 前提下 ,呈现多元化的 价 值 取 向 和 生命活 力,本学 期三上 、四上 、五上 科学教 材以课 堂教学 的设计 与实施 为 主 题 ,增 强 教师之 间横向 交流的 课堂教 学培训 活动可 谓热火 朝天。 本学期 几乎每 周 一 次 参 加 市、区 组织的 课堂教 学研究 活动。 听课、 评课、 沙龙,使 我们对 新教材
赏析:
中秋诗词鉴赏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 兼怀子曲。”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当时苏 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 饮酒,直到天亮,于是作了这首《水调歌头》。
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 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 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中秋诗词鉴赏
《我的思念是圆的 》 现代·艾青
我的思念是圆的
我的思念是圆的
八月中秋的月亮 也是最亮最圆的 无论山多高、海多宽 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 在这样的夜晚 会想起什么?
西瓜、苹果都是圆的 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 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 思念亲人的人 望着空中的明月 谁能把月饼咽下?
中秋诗词鉴赏
赏析:
诗人的睿智的光芒闪烁在看似不经意的比喻和联想上。 “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圆的”,诗人由“思念是 圆的”而想到“最亮最圆的”中秋的月亮,好像是信手拈 来,但是,在这节诗中,中秋月亮的圆已经隐含着言外之 意的其他时候的“不圆”,当“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时, 诗人问:“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大概就是要想 起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应该由不圆而 圆,这一问问得深沉有力,拨动了人们的心弦。
恒 的 观 察 品 质以及 热爱小 生
中秋诗词鉴赏
《水调歌头》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中秋诗词鉴赏
•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圆月被视为团圆的象征,也是文 人墨客情感之所系。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 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 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 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 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诗词鉴赏
《十五夜望月》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诗词鉴赏
赏析: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 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 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 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 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中秋诗词鉴赏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秋诗词鉴赏
赏析: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 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 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 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 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 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 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 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清风朗月之夜,最易牵动相思,牵动对远方之人的思 念。诗歌从“天涯共此时”的明月到“不堪盈手赠”的明 月,以明月作媒介,曲曲折折地道出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中秋诗词鉴赏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中秋诗词鉴赏
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 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作者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很自 然地想到与月有关的神话传说:吃了不死之药飞入月宫的嫦娥,以及 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树。词人运用这两则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借以表 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阴暗的政治现实的矛盾。词的下片,作者又运用 想象的翅膀,直入月宫,并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想象更加离奇, 更加远离尘世,但却更直接、强烈地表现了词人的现实理想与为实现 理想的坚强意志,更鲜明地揭示了词的主旨。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 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 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 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 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 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 “团圆节”。
中秋诗词鉴赏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析:
中秋诗词鉴赏
《望月怀远》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及 妻子而写的。
这首诗是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
的 编 写 意 图 有了更 深刻的 领悟,为 自己的 教学实 践指明 了前进 的方向 。 2.配 合 区 、 市 教研 室,做好 人才选 拔工作 。本学 期为迎 接省科 学课堂 教学评 优活动 , 我 们 克 服 调 课多,劳 动负担 重的困 难积极 配合教 研室做 好上课 的人才 选拔活 动。听
课 、 评 课 ,同 时还为 他们做 好借班 上课的 选定工 作。 3.配 合 校 综 合 实践 活动,分 别进行 了茶艺 、蚕桑 、了解 常州等 主题活 动。活 动,让学 生 亲 眼 目 睹 了蚕一 生的变 化过程 ,同时,培 养了学 生的动 手能力 、观察能力、持之以
• 关于中秋的诗词还有很多很多,如:李白《月下独酌》 、杜甫《月夜忆舍弟》、晏殊《中秋月》、孟浩然《秋宵月 下有怀》、苏轼《中秋月》等等都是名家名作。
祝大家中秋快乐!
辛弃疾的这首词,无论是从它的艺术境界,还是从它的气象和风格 看,他都与运用神话传说的浪漫主义手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作者通过 超现实的艺术境界,来解决现实的苦闷与实现理想的浪漫主义手法的 特点,是一首富于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秀词章。
中秋诗词鉴赏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