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及治疗
为病原诊断的金标准。但要求实验室条件苛刻、 费时,不利于临床的早期诊断和应用,临床已不 多用
目前可进行分离的有乙型脑炎病毒、森林脑炎病 毒、肠道病毒、麻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等,还有许多病毒至今无法分离
病原学诊断—免疫学方法
免疫学方法包括酶免疫方法、免疫荧光法等, 可以用于病毒鉴定、病毒抗原检测、特异性病 毒抗体检测。但是病毒抗原检测的敏感性低
流行性乙型脑炎
发生于夏秋季节,具有严格的季节性 儿童多见;高热、意识障碍明显,重者引起中枢
性呼吸衰竭,具有较高的病死率 周围血计数多在~×,中数可以高达(~)× 特异性抗体(多在病程的~阳性)有助早期诊断
流行性乙型脑炎
病原学检测 病毒分离
特异性病毒抗体检测
病毒核酸检测
病原学诊断—病毒分离
有研究显示不同变化,特别是白细胞的数目,与 脑炎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相关性。白细胞数> × 时,脑膜受累的症状趋于明显,脑膜刺激征及头 痛的出现增多(<);同时,当白细胞数增多时, 脑实质损害症状,如意识障碍、抽搐、脑电图异 常出现减少(<)
辅助检查—脑电图
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易被家人及患儿所接受,对 病脑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特别是对儿童意识障碍 存在与否的判断较敏感,但无特异性
质受累体征并不明显, 检查可出现异常 病脑的异常恢复较临床恢复为慢,常为数周或
数月之久 个别病脑恢复期随访出现痫样放电,如果未出
现临床发作,不能单凭诊断癫痫,甚至加用抗 癫痫药物
脑电图判读注意事项:
病脑时,正常主要见于以下情况 小婴幼儿尤其是 岁以内的病脑患儿 病脑超早期进行检查时 脑干脑炎型 脑皮质不受累,广泛深层脑白质某种病毒的 抗体阳性,一般可以确定诊断
如能证实中某一种病毒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相 对高于血清,也可确定诊断;[抗体指数=(特 异性总)(血清中特异性血清中总)。如该指数 ≥,则提示该病毒引起的脑炎或脑膜炎]
中某种病毒的急性期和恢复期(间隔 以上)抗 体滴度有 倍或以上升高,一般可以确定诊断 (对于,若血清和抗体比值≤︰,一般可以诊断)
临床表现—与病原有关
病脑的病原有多种,不同病原有其各自不同的临 床特点
在国内,病脑的第 位病原是肠道病毒, 紧随其 后(在重症脑炎中占首位);肠道病毒中又以柯 萨奇病毒更多见
而各种虫媒病毒则是危害最大、传播最广的病原, 如乙脑病毒,西尼罗病毒、各种马脑炎病毒和加 利福尼亚病毒等
肠道病毒脑炎
目前,国内研究报道病脑时的异常率为~,主要表 现为弥漫性异常慢活动背景;或在基本节律慢波化 的基础上,出现阵发或持续性棘(尖)波、棘(尖) 慢复合波;低幅平坦,甚至全导低电压、电静息或 正常
多数患儿的改变与临床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平行,并 随病情好转而逐渐恢复,病情重者恢复慢
脑电图判读注意事项:
正常,不能排除病毒性中枢感染 异常,不能肯定病脑的诊断 病脑异常的判断: 异常程度与实际病变严重性不一定完全一致 异常较临床体征敏感,有时临床神经系统脑实
急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约占病脑的~和散发性坏死脑炎的~ 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高热、头痛、呕吐、肌阵
挛及癫痫发作,大多伴有意识障碍,重者迅速进 入深昏迷
疾病早期反复的抽搐发作及提示颞叶或额叶病损 的局灶性体征,都强烈提示病因是
很难从中分离到疱疹病毒,目前认为对于疱疹病 毒脑炎的病原诊断,最为可靠的方法是用从标本 中检测到病毒的基因片段
血清及病毒特异性抗体的检测有以 下几个问题:
1. 机体免疫反应需要一段时间,并且诊断往往需要 早期和恢复期双分标本病毒抗体滴度 倍升高, 因此无法提供早期诊断指导治疗,仅可用于回顾 诊断
2. 有时抗体滴度的升高可能是非特异性的,可能是 由于感染后的多克隆激活引起
3. 单份血清病毒抗体检测不能确定是该病毒的既往 感染或是再激活还是非原发感染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 诊断与治疗
杭州市儿童医院 李光乾
病毒性脑炎的概念
病毒性脑炎( ,;病脑)是由多种病毒 引起脑和脑膜病变的总称。通常主要是指 病毒侵入脑组织直接产生的脑实质急性炎 症
病脑(除乙脑、森林脑炎外),多无季节 性、地域性,具有“散发性”和病原多元 性的特点
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多有发热
分子生物学方法 辅助检查:、、头颅
临床表现—与病变的部位和程 度有关
约半数病例有前驱症状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脑实质损害症状—意识障碍,精神、行为 异常,运动障碍,惊厥发作等
体征—锥体束征;锥体外系损害;出现原 始反射;颅神经障碍;失语;共济失调等
临床表现—与年龄有关
年长儿常以精神行为异常、意识障碍起病 婴幼儿多以发热,惊厥起病
病原学诊断—分子生物学方法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聚合酶链反应()、多重、时 时 及生物学芯片等
虽然 技术敏感,但假阳性率高,标本易污染, 且迄今为止卫生部未同意 用于临床疾病诊断, 而仅用于临床研究
病毒核酸的 检测是早期快速诊断方法,敏感性 高达,特异性
辅助检查—脑脊液
检查:外观清亮,压力正常或升高,数正常或轻 度增多,分类计数以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为主, 但在发病早期(以内)可能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蛋白质大多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含量正 常,少数患儿可完全正常
有脑实质损害的症状及体征
检查:以上患儿可呈非化脓性改变
病毒病因学检查:方法主要有病毒特异性 抗体测定,病毒培养、鉴定
检查:当大脑皮层广泛重度损害时,示广
泛高电压δ波
不能仅靠临床表现及
除外其它诊断
诊断病脑,因阳特异 性低、不能做病因学
诊断。
病毒性脑炎的诊断
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主要依据 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体征 病原学检查:病毒分离、免疫学方法 、
肠道病毒引起的感染主要是脑膜炎,但是有~的 脑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主要是柯萨奇 组病 毒
多发生在夏秋季,常侵犯多脏器,引起重型心肌 炎、肝功能衰竭,甚至发生休克
周围血计数,有报道高达×者,个别中数可增至 ×
目前对于肠道病毒脑炎最敏感、特异和快速的病 原诊断方法是用 从中扩增肠道病毒的核酸(基 因片段),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