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管理
社群主义; 新制度主义; 失灵理论;
7/10/2020
22
(一)社群主义
社群主义是一种当代政治哲学思潮,其核心思想是 “强调对社会的常规和共识给予更多的关注”。
社群主义的主要理论流派: ① 共同体思想与公民社会理论; ② 治理与善治理论; ③ 法团主义理论。
7/10/2020
23
1.共同体与公民社会理论
以进一步划分为,经济性团体组织(行业协会) 和社会性团体组织(业主委员会); ③ 依据会员的成分,公益性非营利组织可以进一步 划分为团体会员型组织和个人会员型组织(各种 职业、爱好者协会等)。
7/10/2020
11
非会员制的NPO
① 非会员制依据运作资金的性质和类型,运作型组 织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运作型基金会和自主型基金 会;
④ 非营利组织具有必要的“自主性”,它能有效地 对政府和社会进行必要的监督与辅助。
7/10/2020
7
(二)非营利组织的类型
NPO的活动领域; NPO组织的分类
7/10/2020
8
1. NPO的主要活动领域
① 环境保护; ② 慈善救济; ③ 扶贫开发; ④ 权益保护; ⑤ 社区服务; ⑥ 经济中介;
② 依据主要资金来源或所有制的不同,实体型社会 服务组织可以划分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国有事业 单位。
7/10/2020
12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主体是非会员制;
主要包括官方非营利组织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两大 类;
官方非营利组织主要是指公益性事业单位,民间 非营利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含基金会)、民办非 企业单位和未登记的民间组织(NGO)。
政府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将提供公共服务的任务 委托给非营利性组织来承担,二者之间达成一种 相互依赖各自比较优势的分工,政府负责资金支 持,非政府组织负责提供服务,二者的合作可以 使双方各自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7/10/2020
35
政策实践:政府购买服务(POSC)
Purchase of Service Contracting,简称POSC
7/10/2020
33
4.自愿失灵
在以筹款志愿为基础而建立的非营利组织中,实 际上也是问题重重。据此,萨拉蒙提出了著名的 “志愿失灵”理论,具体表现为: ① 慈善不足; ② 管理体制不健全; ③ 业余性; ④ 管理对象具有局限性。
7/10/2020
34
“委托政府”理论
萨拉蒙认为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相互依赖,可以取 长补短。
7/10/2020
13
①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事业而由国家机关或 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 、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② 社会团体:是指由公民或者单位自愿组成的、为实现会 员的共同意愿并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组织,如 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消费者协会、各类学会 和研究会等。(半政治性半社会性)
7/10/2020
3
(一)非营利组织的概念
NPO概念及内涵; NPO与其他组织的不同之处;
7/10/2020
4
1. 概念及内涵
所谓非营利组织(NPO),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 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 性质的社会组织。它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 公益性三个基本特征。
7/10/2020
自组织提供的是俱乐部产品; 自组织治理是有效改变发展困境的手段,把发
展由外部强制引向内部协调。
7/10/2020
27
(三)失灵理论
市场失灵理论 政府失灵理论 契约失灵 志愿失灵理论
7/10/2020
28
1.政府失灵与自身改革
所谓政府失灵,是指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 代代议制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公共部 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更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 致使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 动并不总像应该的那样或像上理论所说的那样“ 有效”。
为; ③ 纯粹利他主义的自愿性行为;
7/10/2020
18
(四)非营利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关系
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商业组织)的关系;
7/10/2020
19
1.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非营利组织的作用面:
政府的作用面:
① 培育民主价值观,提高公 民参与水平;
② 制约政府权力; ③ 克服政府的合法性危机。
5
① 非营利性。
不以营利为目的;
不能进行剩余收入的分配;
不得将组织的资产以任何形式转变为私人财产。
② 非政府性。
非营利组织是独立自主的自治组织;
是自下而上的民间组织;
属于竞争性的公共部门。
③ 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
志愿者和社会捐赠是非营利组织的重要社会资源;
非营利组织活动的社会公开性和透明性;
所谓“政府购买服务”,是指政府将原来直接提 供的公共服务事项,通过直接拨款或公开招标的 方式,交给有资质的社会服务机构(包括由事业单 位转制而来的社会组织)来完成,并根据其提供服 务的数量和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估后支 付费用,是一种“政府承担、定项委托、合同管 理、评估兑现”的新型的公共服务提供方式。
第七讲 非营利组织管理
主要内容
非营利组织概述; 非营利组织的理论基础; 国外的非营利组织及其发展状况; 非营利组织的一般管理;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状况;
7/10/2020
2
一、非营利组织概述
非营利组织的概念; 非营利组织的类型与特征; 非营利组织产生及发展的原因; 非营利组织与其他组织的互动
① 法律规制; ② 政策提供; ③ 财政支持。
7/10/2020
20
2.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的关系
① 借鉴企业管理的经验和模式,提高公共产品的供 给效率;
② 非营利组织的行为对企业有道德示范作用; ③ 二者的互补能有效地解决市场竞争与社会公益的
内在矛盾;(效率与公平的矛盾)
7/10/2020
21
二、非营利组织的理论基础
7/10/2020
16
2.政府与市场的缺陷
国家垄断
自由竞 争
国家与市场的纠葛
放松规制
监管约束
7/10/2020
17
3.当代公民社会的兴起
背景:
① 1989年的苏东剧变(公民社会成为颠覆政权的手段) ② 全球结社运动:政府的合法性;公民参与意识;权力
表达机制;危机意识。
表现:
① 通过非营利性活动谋取个人或团体的私利; ② 带有利他主义色彩,但也期望获得某种回报的社会行
7/10/2020
37
POSC的显著优点:
① 把财政软约束,变为硬约束; ② 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加快公共事业的发展
,同时让更多人享受必要的社会福利; ③ 提高公共服务绩效,促进社会公平; ④ 促进NPO或NGO的专业化和功能化发展。
7/10/2020
38
(1)财政软约束到硬约束的转变
POSC的实质是,财政应主要投入需方还是投入供 方,以及以何种方式投入更为有效。
……
7/10/2020
9
2. NPO的分类
NPO的分类在国际上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至今 仍没有一个占绝对优势的分类方法。
一般按NPO组织针对的对象可以划分为会员制和非 会员制的NPO组织。
7/10/2020
10
会员制的NPO
① 会员制分为互益性组织与公益性组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依据经济社会关系的性质,互益性非营利组织可
7/10/2020
36
POSC模式在我国的运用
① POSC于上世纪80年代起源于欧美。 ② 我国于1994年,在深圳市罗湖区的环卫领域进行
尝试; ③ 1998年,这一模式上升到深圳市级层面,并向多
领域推广。 ④ 2003年以来,POSC在各地陆续起步,试点内容扩
展至教育、医疗、养老、纠纷调解、社区服务等 大部分公共服务领域。
过去政府支持公益事业发展很大一部分投入用在 养人养机构方面,而且由于缺少竞争机制,服务 效率不高,政府常常是“费力又不讨好”。
7/10/2020
39
(2)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POSC能有效地打破资源配置的部门界线,促进各 类提供者之间的合理竞争,将有限的社会资源配 置到更具成本效益的服务项目与干预措施上。
表现:政府财政赤字与日俱增政府的社会福利计 划相继失败。
7/10/2020
29
政府失灵的表现:
① 公共决策失误; ② 工作机构的低效率; ③ 寻租行为; ④ 部门扩张,包括组成人员的增加和部门支出水平
的增长。
7/10/2020
30
2.市场失灵
通常市场完全发挥作用,需要具备严格的条件:
① 生产资料完全私有; ② 所有交易都在市场内发生,且每个市场都有众多的购
14
(三)非营利组织产生及发展的背景
历史渊源; 政府与市场的缺陷; 公民社会的兴起。
7/10/2020
15
1.历史渊源
① 公民的结社传统;
传统结社的认识; 欧洲市民社会的发展; 托克维尔眼中的美国社会; 现当代的公民社会兴起;
② 致力于社会慈善的传统;
宗教慈善; 信仰转向互助; 社会慈善观念的普及;(从成功人士到普通民众)
7/10/2020
32
契约失灵的本质原因:信息不对称
① 单纯意义的信息不对称; ② 有时当购买者不是最终消费者时,会产生契约失
灵现象; ③ 产品和服务本身性质太过复杂和专业,消费者无
法获得有效信息或没有能力去分析获得的信息, 因而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监控和评估。 ④ 契约失灵无法靠市场自行解决,消费者在购买产 品时往往会选择依靠市场之外的一些组织来保护 自己的利益,如政府或各种NPO、N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