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好啊网:公文写作培训教程

好啊网:公文写作培训教程


二、公文材料的种类
(一)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 (二)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 (三)主要材料、次要材料、典型材料 (四)现实材料与历史材料 (五)正面材料与反面材料
三、公文材料的作用
(一)材料是主题形成的依据 (二)材料是表现主题的支柱 (三)材料是结构文章的砖石
(四)材料是写作技巧发挥作用的前提
第三章
公文要素
决定写作的基本要求
第四节
一、采用合适的结构形式 二、掌握恰当的表达方式 三、运用准确的语言词汇
四、选用客观真实的材料
五、规范文体的适用
第六章
一、公告的含义
公告
第一节 公告概述
公告是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的行政公文。它有广泛 的公开性,是普发性公文。
二、公告的特点
(一)公开性 公告是通过新闻媒体(报纸、电台、电视台)公开向国内外宣布的, 其目的就是让国内外周知,无需保密。 (二)广泛性 公告的广泛性是指范围广泛,有必要让全世界所有公众了解的事 项,其影响遍及世界范围。
七、公文主题与标题的关系(示例)
(一)文件标题直接揭示了公文的主题 (二)文件的标题揭示了公文主题的一部分内容 (三)文件的标题仅提出了主题所要回答的问题
(四)文件的标题不涉及文件的主题
第三章
一、公文材料的概念
公文要素
第二节 公文材料
公文材料,是指作者用来表现主题的事实和依据,包括事实现象、政 策法规、上级文件、上级精神、统计数字等。
三、公文主题的作用
(一)决定着公文材料的选择
(二)左右着公文结构的安排
(三)限定着公文语言的色彩 (四)控制着公文的表达方式
第三章
公文要素
第一节 公文主题
四、公文主题的确立
(一)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二) 有关文件精神 (三) 工作实践
(四) 领导意图
五、公文主题的要求
(一) 主题正确
二、决定的特点
(一)具有权威性和规定性。 (二)具有指导性和全局性。 (三)具有稳定性和长远性。
第五章
一、标题
决定
第二节 决定的格式
决定标题一般为公文的常规模式,即“发文机关名称 +事由+文种”, 有的也可以省略发文机关名称。标题之下,一般标有成文时间。如果是正 式会议讨论的决定,在标题的下面要写明在什么会议上通过或批准。
第三章
(一)准确性 (二)简洁性
公文要素
第四节 公文语言
一、公文语言的特点
(三)庄重性 (四)规范性
二、公文语言的词汇
( 一 ) 称谓语 ( 二 ) 起首语
( 三 ) 承启语
( 四 ) 结尾语
第三章
公文要素
第四节 公文语言
三、公文用词的特殊性
所谓公文用词的特殊性,是指公文有一套较常用的专用词语,这些 词语用起来能体现公文的严肃性和准确性。
第一章
公文概述
第二节 公文的作用
归纳起来,公文的作用有: 1、规范和约束作用; 2、领导和指导作用; 3、传递和沟通作用; 4、宣传和教育作用; 5、依据和凭证作用; 6、档案和史料作用。
第一章
公文概述
第三节 公文的种类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党 的机关公文种类有14种:决议、决定、指示、 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 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等。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行政 机关公文的种类有13种:命令(令)、决定、 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 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第四章 命令(令)
第一节
一、命令(令)的含义
命令又称令,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发布的带有强制性、领导性、 指挥性要求的公文。
命令(令)概述
二、命令(令)的特点
(一)强制性 所谓强制性,是说命令 (令)具有最强的制下性,它一经发布,有关下级机 关和人员必须五条件地服从和执行,不能讨价还价。 (二)庄严性 所谓庄严性,是说命令 (令)使用时,十分审慎,不能随意制发,也不能 朝令夕改。 (三)权威性 所谓权威性,是说命令(令)是权力威望的体现。 (四)载体性 在多数情况下,命令充当着法规性文件公布的载体,实行复体行文。 (五)专用性 对命令的使用,主要是国家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军事机关。
命令(令)的格式
二、发文字号或令号
行政令、奖惩令一般列发文字号。发布令只列令号。
三、正文
命令 (令)的正文一般由行令缘由、命令事项、执行要求三部分组成。
四、落款
落款包括发文机关和发文时间。
第四章 命令(令)
第三节
一、发布令
发布令是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时所使用的命 令 (令)。
命令(令)的分类
第二章
公文的行文关系及规则
第一节 公文行文关系
一、行文关系:是单位之间在公文往来过程中存在的授受关系, 是各单位组织关系或业务关系在公文运行中的体现。
(一)上下级关系(含隶属关系): (二)平级关系 (三)非隶属关系
二、行文方向
行文方向是行文关系的反映,是指公文运转与传送的方向。一般分为 上行、下行和平行三种。
二、公文的特点 (一)公务性
公文的首要特点就是公务性。
(二)规范性
公文的规范性是指公文具有规范的体例格式,即规范的体裁和格 式。公文规范的体裁和格式是其区别于其他文章的显著标志。
第一章
公文概述
第一节 公文的涵义与特点
(三)法定性 公文的法定性是指公文作者的法定性。公文使用的主体是单位,也 就是说,只有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力和承担责任的组织或 其法定代表人,才能充当公文的作者。 (四)程序性 公文的程序性是指公文必须履行规范的程序方为合法有效。从公文 的撰拟、形成到发布,必须依次经过相应的程序,否则它就不能生效。 (五)政治性和政策性 公文的政治性是由国家政权的性质、政党以及国家机关的阶级性质 及路线方针决定的。公文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证其贯彻执 行。 (六)权威性 公文的权威性来自公文制发机关的权威性和合法地位,是制发者依 职权制发的。 (七)时效性 公文的时效性是指公文在特定的时间区限内具有效力和过了特定的 时间区限后及被新的公文取代后即失去效力。
第四章 命令(令)
第二节
一、标题
(一)由“发文机关 +事由+文种”组成,多为行政令、奖惩令所用,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发行新版人民币的命令》。 (二)由“发文机关 +文种”组成,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多为 发布令所使用。 (三)由“事由 +文种”组成,如《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特别行政区的 命令》。
第三节 公文结构
一、公文结构的概念和作用
(一)公文结构的概念 (二)公文结构的作用
二、公文结构的基本内容
(一)公文的开头与结尾
(二)公文的层次与段落
(三)公文的过渡与照应
三、公文结构的基本要求
公文结构的安排,应当服从于和服务于公文主题表达的需要,要 以正确地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外部联系为原则,并充分注意公文法 规对不同种类公文的结构安排的具体规定。
公告
第三节 公告的分类
这是国家行政机关向国内外宣布重大事件、重要事项的公告,内 容可以是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
七、主送与抄送的规定
第三章
公文要素
第一节 公文主题
一、公文主题的概念
公文主题是公文中贯穿的基本观点、主张或意图,是公文内容的核心部 分,是公文的“灵魂”和“统帅”,是写好公文的关键。
二、公文主题的特点
(一)公文主题反映的对象是公务活动 (二)公文主题的表达方式比较直接 (三)公文主题有直接的社会价值 (四)一份公文只有一个主题
二、正文
正文一般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决定的篇幅随内容而定。 三、落款 标明发文行政机关名称,成文时间置于落款之后,也有的成文时间列于 标题之下。
第五章
一、法规政策性决定
决定
第三节 决定的分类
对某领域或某方面工作做出政策性或规范性决定,使各级行政机关、 单位有所遵循。
二、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的决定
第六章
一、标题
公告
第二节 公告的格式
(一) 由“发文机关 +事由+文种”组成。 (二) 由“发文机关+文种”组成。
(三) 由“事由+文种”组成。
(四) 单独由文种组成。
二、正文 公告和其他文种的最大不同是没有主送机关。
三、落款
标明发布公告机关的全称。标题中出现发文机关名称的也可不写落款。
第六章
一、要事性公告
(二) 主题集中
(三) 主题鲜明 (四) 主题新颖
第三章
公文要素
第一节 公文主题
六、公文主题的表现方法
公文主题的表现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摆事实,二是讲道理,三是直截 了当地发指令、提要求、做规定等。
公文主题在形式上有时用一个主旨句把一份公文的主题准确地概括出来。 主旨句的表现方法,大体说来有以下几种:一是题目明旨。二是开宗明旨。 三是片言居要。四是一线贯穿。
第二节 公文材料
四、公文材料的积累
(一)直接摄取材料 (二)间接摄取材料
五、公文材料的选择
(一)选择材料紧扣主题 (二)选择材料要真实 (三)选择材料要典型 (四)选择材料要新颖 (五)根据文体和篇幅选择材料
六、公文材料的使用
(一)认真核实材料 (二)合理加工材料 (三)恰当运用材料
第三章
公文要素
公文知识与写作目录
第一章 公文概述 第二章 公文的行文关系及规则 第三章 公文要素 第四章 命令(令) 第五章 决定 第六章 公告 第七章 通告 第八章 通知 第九章 通报 第十章 议案 第十一章 报告 第十二章 请示 第十三章 批复 第十四章 意见 第十五章 函 第十六章 会议纪要 第十七章 讲话稿 第十八章 计划 第十九章 总结 第二十章 会议记录 第二十一章 调查报告 第二十二章 简报 第二十三章 述职报告 第二十四章 启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