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述类阅读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论述类阅读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论述类文本阅读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班级姓名一、《考纲》要求: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二、考点阐释:所谓“文中重要句子”,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重点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极富表现力的句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一般而言,论述类文章的重要语句在内容上大多具有被一般语句所证明或解说的特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1、从地位上说,它能点明主旨,或能显示脉络层次。

2、从作用上说,它有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的作用,或能对文脉起推进或转接作用。

3、从内容上说,它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或结构比较复杂,而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

三、典型范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戏剧需要戏剧性,但也需要抒情性。

两者应该是并行不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

不过,谈到“抒情”,人们首先会想到诗,特别是抒情诗。

抒情诗要求通过凝练、节奏鲜明、感情色彩浓厚的语言,抒发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内心感受,引起读者、听众的强烈共鸣。

戏剧要求的是贯串的动作,是鲜明的人物性格,是完整、紧凑的情节,而这些却是抒情诗所不能容纳的;如果不顾戏剧的特性,在剧本中让人物脱离剧情发展去大抒其情,就会造成剧情的停滞。

从这个角度来说,戏剧和抒情似乎是对立的。

可是,各种文学样式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立,都是相对的。

别林斯基把抒情性称为一切诗的生命和灵魂,他认为“抒情性像元素一样进入一切其他种类的诗中,使之活跃起来,有如普罗米修斯的火焰鼓舞了宙斯的造物”。

他还说:“如果没有抒情性,史诗和戏剧就会过于平淡,变得对自己的内容冷漠无情。

”他的看法无疑是正确的。

文中说:“从这个角度来说,戏剧和抒情似乎是对立的。

”结合文意,说说这句话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不久前,有关深圳在“全国文学城市”排名中“名列第四”的一则报道,引起了网民和媒体热议,许多人质疑提供排名结果的盛大旗下7家网站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并对“怎么才算文学城市”的基本标准,发表不同看法。

深圳作为一座城市,历史短暂,但这并不等于城市的主体——市民缺乏文化积累。

当打工者从四面八方来到深圳这座城市,他们承载的传统文化与多元地域文化与新环境相碰撞,形成了历史与当下、城市与乡村等多重张力。

他们经历其间、遭遇其间,切身感受所引起的思想感情波澜,形诸文字,建构成形象,创作出数量惊人又别具一格的打工文学、网络文学。

其中的大部分作品,虽然结构不够精致,文字不够精美,但是有来自生活的近乎笨重的质感,有源自生活的并非矫揉造作的悲喜交加。

令人遗憾的是,有些网友和媒体似乎总愿意把他们对文学的敬意献给个人而不是群体,献给如烟的往事而不是鲜活的生活,心中留恋不舍个人偶像崇拜和文化精英意识,因此评说“文学城市”,标准不免单一,视野不免狭窄。

他们似乎只愿意看到一个孤独的文学天才在城市中突然跳将出来,然后把这个天才的名字与一座城市联系起来;而对城市里站稳在地面劳作的芸芸众生,对民众涌现出的文学热情,对构成一个城市文学影响力的多数人的文学活动,视而不见,甚至藐视。

“文学城市”争议中“被忽视的多数”指的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总结规律:(一)答题步骤:第一步,整体阅读全文,把握全文要点,领会全文主旨,注意重要语句的表层意义。

阅读时如有个别语句读不懂,可先跳过去,再回读。

第二步,分段(或分层)阅读全文,逐段(逐层)概括段意(层意),进一步理解全文。

第三步,认真阅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弄清题目的限制与提示,确定要求理解的句子所在的有效阅读区间。

这里,特别强调对所给句子本身的审读。

一审位置,二审关键词,三审内部结构层次,四审句子表达特色。

第四步,组织答案。

其主要方法有:①摘录法:适当地采用原文相关词语来作答。

②改写法:根据题目,将原句中的几个关键词,稍作改动,使之合乎答案的要求。

③翻译法:这是指回答那些含有比喻手法的句子或举例方法的句子时,可以采用翻译的方法来诠释它,说出这个比喻的本体或举例想要证明的问题。

(二)注意两点:(1)对重要概念含义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对本质的把握上,内涵一定要严格界定。

(2)句子含意的理解要从句子本身入手,抓句中的关键词。

结合上下文语言环境,分析句子的含意。

五、练习巩固: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西方的文化与中国的文化是不同的。

在古希腊,有贵族、平民和奴隶,国家不是属于哪个家族,而是属于贵族和平民,只有奴隶没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当时的知识分子不是奴隶,而是国家的公民,公民在本能中就认为这个国家不仅仅是“别人”的,同时还是“自己”的,“自己”对这个国家负有责任,也有为国家负责的权利。

这就使西方文化从一开始就带有异常明显的贵族性。

……直到19世纪,像福楼拜、乔治〃桑、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等很多作家还是贵族出身,他们对下层社会群众的同情不是自怜或自恋,他们对贵族阶级的批判也不是报复或泄愤。

前者带有关心人类命运的性质,后者带有自我忏悔的性质,两者都不是旁观者的冷嘲和幸灾乐祸。

我们现在最关心的是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我认为,恰恰是从现代主义时期开始,平民知识分子出身的作家才占了绝对的优势,但在这时,西方社会也民主化了。

他们是平民知识分子,却不是社会之外的、与国家无关的人。

他们关心着自己,同时也关心着人类。

没有了贵族和平民之分,也就无所谓贵族意识与平民意识了。

尽管如此,西方平民知识分子还是担心着文化的平庸化,尼采就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但他呼唤“超人”的出现。

按照我的理解,“超人”就是平民出身的贵族,出身平民,但拥有贵族的精神。

作者说“西方平民知识分子还是担心着文化的平庸化”,这句话应怎样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波兹曼的诅咒周国平美国文化传播学家波兹曼的《把我们自己娱乐死》是一部声讨电视文化的著作。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确实时时听见一声声急切有力的喝问:难道我们真的要把自己娱乐死?无人能否认电视带来的便利,问题在于,这种便利在总体上是推进了文化,还是损害了文化。

波兹曼认为媒介的变化意味着并且导致了认识世界方式的变化。

在文字一直是主要媒介的时代,人们主要通过书籍来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

在书籍的阅读中,我们得以进入用文字记载的悠久传统。

相反,电视则以现时为中心,所传播的信息越具有当下性似乎就越有价值。

文字是抽象的符号,作为一种媒介,它要求阅读的同时必须思考。

而电视直接用图像影响观众,它有时甚至忌讳思考,因为思考会妨碍观看。

在波兹曼看来,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就是臵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

书籍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电视却会使我们背离这个目标。

那么,电视究竟把我们引向何方?引向文化的反面——娱乐。

一种迷恋当下和排斥思考的文化,我们只能恰如其分地称之为娱乐。

并不是说娱乐和文化一定势不两立,问题也不在于电视展示了娱乐性内容,而在于电视上的一切内容都必须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

波兹曼的结论是,在电视的强势影响下,一切文化都依照其转变成娱乐的程度而被人们接受,因而在不同程度上都转变成了娱乐。

“除了娱乐业没有其他行业”——到了这个地步,本来意义上的文化就荡然无存了。

波兹曼是把美国作为典型来对电视文化进行分析和批判的,但是,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却是世界性的。

譬如说,在我们这里,通过电视剧学习历史,而历史仅仅作为戏说、也就是作为娱乐而存在,消灭历史的方式再也不可能有比这更加彻底的了。

又譬如说,在我们这里,电视也成了印刷媒介的榜样,报纸和杂志纷纷向电视看齐,蜕变成了“电视型印刷媒介”。

且不说那些纯粹娱乐性的时尚杂志,只要翻开几乎任何一种报纸,你都会看到一个所谓文化版面,所报道的全是娱乐圈的新闻和大小明星的逸闻。

这无可辩驳地表明,文化即娱乐日渐成为新的约定俗成,只有娱乐才是文化即将成为不争的事实。

赫胥黎曾预言:一旦无人想读书,无人想知道真理,一旦文化成为滑稽戏,文化就灭亡了。

波兹曼认为,赫香黎的预言应验了。

这个结论也许太过悲观,我相信,只要人类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决不会灭亡。

不过,我无法否认,对于文化来说,一个娱乐至上的环境是最坏的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任何严肃的精神活动都不被严肃地看待,人们不能容忍不是娱乐的文化,非把严肃化为娱乐不可;如果做不到,就干脆把戏侮严肃当作一种娱乐。

面对这样的行径,我的感觉是,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

作者既说波兹曼的结论“也许太过悲观”,又说“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对此应当如何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说林冲金圣叹说:“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

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琢削元气也不少。

”如果林冲生活在现在,他也许会成为一个非常幸福和成功的中产阶级的一员。

林冲的可爱,就在于“可靠”。

他是一个可靠的丈夫,一个可靠的朋友,一个可靠的下属和同僚。

他不会轻易动情,但一旦选择了某位女子他会为其一生负责;他一旦成为你的朋友,你可对他托付一切;对上司对同僚,他会永远抱一种有距离的尊重,他会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份内工作,而不轻易涉及人事上的是是非非。

林冲是个优秀的军事教官,不但业务水平出众,而且没有野心,不与官场的大多数人同流合污。

尽管他精细过人,但还是着了高太尉的道。

高太尉、陆虞侯正是利用林冲忠于职守、同情弱者、热爱本职的“软肋”,才能诱骗他进了白虎堂。

火并王伦,林冲为了梁山的大业,甘愿被吴用利用;晁盖死后,梁山群龙无首,又是林冲出面力主宋江代理老大的位臵,避免了梁山的分裂。

两次梁山发展最关键的时刻,都是林冲立了大功,而且不为私利,功成身退,低调行事。

当王伦要他杀一个无辜的路人来做“投名状”时,走投无路的林冲一定心怀异常的悲痛,一个遵纪守法的朝廷军官,不得已上了梁山,还要滥杀无辜才能被土匪接纳,——必须在精神上自虐与自污方可为匪!对一个爱惜羽毛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后来他遇见了杨志,两人不分胜负,“投名状”到底没有拿来。

——这是施耐庵对这位真男子的爱护。

林冲,即使落了草,至死他的品行是高洁的。

林冲这样的真汉子,如果生逢其时,完全可以建功于边廷,立千秋万世不朽之名;或者即使不能被重用,在一个正常的现代社会里,也能凭自己的本事、自己的品行赢得尊重,过着平常而幸福的生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