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护理不良事件文献汇报 PPT课件
护理不良事件文献汇报 PPT课件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 调查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后果、分
类及当事人的一般资料。根据广东省卫生厅发布的护理质 量评价61项,包括14项基础护理质量指标和47项专 科护理质量指标,专科指标包括NICU、血液净化、糖 尿病等,对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进行分析。
参照临床护理质量指标中的14项基础护理质量指标,分 为跌倒、压疮、药物错误、针刺伤和误吸等。 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4个等级
管理者要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提高护士的业 务能力; 注重护士的分层次使用,将低年资护士和高年资护 士合理搭配,同时注意排班上各层级护士的合理使 用,使各个班次都有高年资护士进行技术指导和质 量把关,减少护理风险,保证护理质量。
Reference 2
中华护理杂志 2010年2月第45卷第2期 作者:杨莘,邵文利,邵越英等
Reference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目的:运用基础护理质量指标,分析不良事件的发 生原因,为护理风险管理和保证患者安全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我院内科2012年11月~2013年5月上 报的80例不良事件,按照基础护理质量指标进行分 类,分析严重程度和发生不良事件护理人员的基本 资料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内科2012年11月~2013年5月护理人员主 动上报的80例不良事件。80件不良事件分别来自内 科12个护理单元。
非惩罚性自愿上报系统呈报的不良事件335起。 患者损伤结局分级标准:
0级:事件在执行前被制止。 Ⅰ级:事件发生并已执行,但未造成伤害。
Ⅱ级:轻微伤害,生命体征无改变,需进行临床观察及轻微处理。Ⅲ 级:中度伤害,部分生命体征有改变,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 Ⅳ级:重度伤害,生命体征明显改变,需提升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 Ⅴ级:永久性功能丧失。Ⅵ级:死亡。
其他 误吸 走失 1% 药物外渗 1% 3% 医源性皮肤损伤 4% 压疮 4% 输液反应 4% 抽血错误 5%
8%
用药错误
锐气伤 6%
跌倒
非计划性拔管
用药错误 压疮
跌倒 医源性皮肤损伤
非计划性拔管 药物外渗
锐气伤 走失
抽血错误 误吸
输液反应 其他
护理不良事件严重程度
2% 1%
43%
54%
警告事件
不良事件
职称: 护士176名(52.54%),护师148名(44.18%), 主管护师11名(3.28%)。 护士工作年限:1-5年155名(46.27%),6-10年71名 (21.19%),11-15年61名(18.21%),16-20年41名 (12.24%),20年以上7名(2.09%)。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 采用频数、百分比等方法描述一般资料;运用χ2方 法分析主要不良事件、发生原因与护士的关系。
335起不良事件分类情况
给药错误 输液相关事件 4% 4% 烫伤 患者自杀 识别错误 分娩意外 坠床 0% 1% 1%1% 1%
跌倒 10%
管路滑脱 58% 压疮 20%
管路滑脱
压疮
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 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 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 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 件。
目的:通过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特点,探讨 如何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提高患者安全管理, 制订相应防范措施减少不良事件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08年度护理系 统上报的335起不良事件,对不良事件分类、发生 原因、时间特点及护患比例进行研究。
导管堵塞 导管脱出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导管性静脉炎 导管异位等
1. 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2. 熟练掌握正确的冲管和封管技术 3. 专职护理人员对导管进行维护 4. 应经常巡视病房,勤观察导管固定情况 5. 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取得家属的配合
护士职称越低,不良事件发生的比率越高, 工作时间越短,发生不良事件的比率越高。
1. 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 性功能丧失; 2. 不良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 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 3. 未造成后果事件:发生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 何损害; 4. 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事实。
护理不良事件分类情况
未造成后果事件
隐患事件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前三位依次为用药错 误(26.25%)、跌倒(22.50%)和非计 划性拔管(16.25%)。
1.
2.
3.
核查制度落实不到位。 不严格执行医嘱,盲目执行错误的医嘱,对医 嘱执行的时间不严格,出现提前服、迟服、漏 服、多服药现象。 药品管理混乱,几种药物混放,标识不清等。
5.
患者和家属跌倒的相关知识缺乏,不重视跌倒的危害 性。
1.
制定预防跌倒的相关指引,使护士在工作中有法可依;
2.
3. 4. 5.
加强对各科室跌倒评分的检查,重点强调有无采取相应 的预防措施; 对临床护士进行跌倒相关知识的培训,并进行考核,使 临床护理人员都能掌握这类知识; 完善各科室预防跌倒的相关指示和提醒标识,提供足够 的防跌倒用具; 在患者入院宣教时进行跌倒相关知识的宣教,告知跌倒 的危害性,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
跌倒
输液相关事件
给药错误
坠床
分娩意外
识别错误
患者自杀
烫伤
护士职称越低,不良事件发生的比率越高, 工作时间越短,发生不良事件的比率越高。
造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评估不足 和沟通不良 护理人员自身对护理风险意识不足是导致不良事件 发生的重要直接因素。 护患比高时不良事件发生较多-护理人员缺乏是导 致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的间接因素。
加强护理核心工作制度的落实和监督, 护士长时刻强调三查七对制度和双人核对, 加强护士的责任心; 加强药品管理,不同药品分开放置,标识清晰, 定期检查, 严格交接班制度。
1. 2. 3. 4.
科室缺乏预防跌倒的相关指引,护士在工作中无法可 依; 各科室不够重视对患者的评估,或者仅仅评估了评分未 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护士对跌倒的相关知识缺乏,未接受过相关培训,没有 预防跌倒和跌到发生后的处理经验; 各科室预防跌倒的相关指示和提醒标识缺乏,防跌倒的 工具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