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之作文素材拓展
一、从蔺相如方面1.位卑未敢忘忧国
2.好马还要伯乐荐
3.口才也是才
4.勇敢加智慧,无往而不胜
5、在个人私利面前要顾全大局
6、忍得一时之羞,守得一片晴空
二、从廉颇方面
•1.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2.不要以出身论人
•3、为人要谦虚
三、从蔺相如和廉颇两方面同时着想
•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2、团结(合作)才有力量。
•3、家和不被外人欺。
•4、军事和外交同样重要,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四、从赵王方面着想
•1、领导者要知人善任,赏罚分明,要不拘一格,打破论资排辈的旧规矩
五、从缪贤方面着想
•1、甘当伯乐,为国荐才
•2、心底无私,为国荐才,为国分忧,不计个人安危的可贵品质。
文段示例:
•1. 蔺相如的忍让之气度,使我们佩服。
虽廉颇一再地挑衅,一再地恶语相加,可是他的“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境界,包容了这一切,避开了这一切。
这决不是怯弱。
试想若没有蔺相如的忍让大度,“将相和”又如何会成为佳话美谈;试想蔺相如若与廉颇争锋相对,寸利必争,国何以得存?(适用话题:忍让、气度)
•2、斯宾诺莎说:“人心不是靠武力,而是靠爱和大度、宽容去征服的。
”真正的智者从来都是胸怀宽广,有着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魄和度量,所以他们不会对他人有意或无意的过错耿耿于怀,斤斤计较,更不会以牙还牙地去进行所谓的报复,所以他们永远有着亮堂堂的心灵世界,并能照亮身边的人正确的前进的方向。
•蔺相如面对廉颇的几次挑衅,他选择的不是以牙还牙,而是引车避匿,只因为他时刻牢记“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从而以德报怨赢得流芳百世的将相和。
(适用话题:宽容、度量、胸怀)
•3、“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勇气是人前
进的基石,带着勇气上路,你将所向
披靡。
蔺相如只身赴秦,安之若素,
面对威严的秦王,挑衅的大臣,他依
然故我、大气凛然,让人佩服。
•4、蔺相如“智斗秦王、完璧归赵”是勇,“先国家而后私仇”更是大勇,这“大勇”赢得了“赵国安定、维系尊严”的机遇;廉颇勇拒来犯之敌是勇,“负荆请罪、勇于改过”更是大勇,正是这“大勇”赢得了“将相合欢、共卫赵国”的机遇。
•5、廉颇和蔺相如的“将相和”,才有赵国的长治久安;诸葛亮的“南和孙权”,才有“赤壁之战”的辉煌战果;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更成为国与国之间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指导原则。
•6、而“和”的生动也体现在人与人之间。
因为心中有“和”,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才会流传千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才会一直以响亮的声音告诉我们它的含义;因为向往和平,宫女王嫱才会千里迢迢穿过无边的沙漠远嫁匈奴,尽管是“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但这些又让“和”的含义上升了一个高度。
(适用话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