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铁施工进度控制1.1 洞通1.1.1 施工图设计至少2个月后才能开工轨道交通设计,前期需经过建设规划的中间会审、国务院审批、国家发改委审批工程可行性研究、省发改委审批初步设计、勘测单位的详勘等程序,如此环环相扣的程序结束后才能最终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
一般水平的设计院在3个月和6个月内,可以分别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
从工程可行性研究到项目开工一般要1年时间。
施工图设计至少进行2个月后,才能给施工单位提供围护结构图纸,以满足开工需求。
全线首批开工车站最好以2~3个为宜,一旦开工,车站设计基本不允许有大的修改。
1.1.2 施工前期至少准备3个月才能开工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主要指征地、房屋拆迁、管线迁改、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等。
建设用地的征收、施工用地的租借和施工范围内建筑物的拆迁是一项涉及面广、制约关系复杂的系统工程,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此项工作应由专门机构来重点协调,并对征地、房屋拆迁费用补偿等问题进行妥善安排。
施工范围内的各种市政管线涉及到给水、排水、燃气、通信、电力、路灯等六大管线,以及数十家业主,需进行大量的调查和探测工作,需和各种管线的管理部门协商,以确定管线改移或保护方案,工作非常繁杂。
施工场地的“三通一平”工作重点要落实施工用水和施工用电,并向有关管理部门报装水电容量。
表3.1.1 杭州地铁1号线城区段车站施工前期准备时间统计表根据上表统计情况,城区内由于交通量较大、管线较密,管线迁改难度较大。
且受一些大管径雨污水管等控制性管线影响,城区内车站管钱迁改一般至少为2期或者更多,对车站总工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闸弄口站东北侧附属结构施工由于二期管线迁改耗时4个月,总工期亦增加4个月时间1.1.3 地铁车站施工耗时1、高架车站高架车站面积相对较小,施工条件好,施工时间一般为9~11个月,不控制总工期。
高架区间根据区间长度及现场施工条件,一般施工时间一般为20~25个月。
杭州地铁1号线南、北段高架开工工期较早,但由于土地征用为解决,造成工期的延迟。
表3.1.2 杭州地铁1号线高架段施工时间统计表2、地下车站地下车站施工的影响因素较多,如车站所处位置、车站的结构形式、施工工法等都能对车站的施工工期产生较大影响。
一般情况下,一个标准地下二层车站在2年左右可以完成,具体的时间耗用为,明挖法施工车站主体结构为12~18个月,盖挖法施工20~25个月。
城区段地下车站施工面临交通疏解、管线迁改等外部因素制约大,工程总工期较难控制。
郊区或新开发区车站基本无需进行交通疏解,施工环境好,每站施工时间可缩短到2年以内。
(1)换乘站:艮山门站站长:181.2m标准段宽:22.8m车站形式:地下二层岛式车站计划工期:19个月表3.1.3 闸弄口站施工进度表闸弄口站实际施工工期远大于计划工期19个月,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A、闸弄口站位于十字路口,车站施工共进行5次大的交通疏解,每次交通疏解均需跟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和对施工场地做相应准备,对工期有一定影响;B、闸弄口站车站施工涉及到多家单位对管线进行3次迁改,特别是电力管线迁改难度较大,每次管线迁改经过各家单位协调施工一般为3~4个月;C、闸弄口站施工场地狭小造成施工机具工作面及投入的限制。
(2)换乘站:艮山门站站长:275.2m标准段宽:23.1m车站形式:地下二层岛式换乘站,换乘段为地下三层结构计划工期:27个月表3.1.4 艮山门站施工进度表艮山门站实际施工工期远大于计划工期27个月,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A、艮山门站横跨交通主干道东新路及备塘河,需进行多次交通疏解及备塘河导流,给施工的连续性造成很大影响,对总工期影响5个月;B、整个车站分为东区、中区、西区3个基坑,由于西区拆迁原因,导致3个基坑只能逐个施工,不能实施流水施工,对总工期影响12个月;C、西区管线迁改耗时4个月。
对总工期工期影响4个月;D、施工机具选用不当对总工期造成影响。
(3)逆作法车站:武林广场站站长:161.75m标准段宽:36.6m车站形式:地下三层上下重叠的岛式站台结构计划工期:24个月表3.1.5 武林广场站施工进度表武林广场站实际施工工期远大于计划工期24个月,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A、武林广场站采用逆作法施工,挖土、支模、绑扎钢筋等工序较顺作法相对困难;B、武林广场站受房屋拆迁及管线迁改影响对总工期起制约因素;C、武林广场站位于市中心,土方运输难度较大,费用较高,对总工期起一定制约因素。
(4)顺作法车站:彭埠站站长:443.9m标准段宽:44.5m车站形式:地下两层双岛四线同站台换乘车站计划工期:22个月实际工期:23个月彭埠站基本能够在计划工期内完工,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A、彭埠站虽然工程量较大,但车站施工没有拆迁、交通疏解、管线迁改等因素制约;B、彭埠站施工场地大,可投入大量施工机械施工;C、彭埠站土方运输方便。
(5)风井:闸弄口~火车东站区间风井(不包括风道)平面尺寸:16.9m×22.6m车站形式:地下两层梁板体系框架结构围护结构形式:Φ650SMW工法桩,桩长18.5m计划工期:15个月表3.1.6闸弄口~火车东站区间风井(不包括风道)施工进度表1.1.4 盾构法施工综合进度盾构法施工不仅施工效率高,而且施工安全、质量高。
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区间应尽量采用盾构法施工。
其中盾构施工单线洞日进度为7~10m,平均月进度为200m左右。
杭州地铁1号线城区段区间除文~艮区间、凤~武区间一段采用明挖法施工外,其他区间均采用盾构法施工。
表3.1.7杭州地铁1号线市区段盾构区间施工进度表杭州地铁1号线城区段盾构区间全长20988.84m,共投入13台盾构施工,平均每台盾构施工1614.53m。
其中艮~闸~火区间全长3385.61m,投入两台盾构施工,为关键节点工程。
该区间5号盾构于20XX年6月25日始发,计划于20XX年年底完工。
盾构区间施工工法较单一,施工时不像车站施工受外部因素制约较多,其施工进度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1、车站施工进度:主要受盾构始发及接收井提供时间控制;2、工程地质情况:盾构施工时同步注浆对环境影响控制起重要作用,杭州地区土质较软,城区段盾构施工同步注浆量基本在4~6㎡/环,远大于2.49~3.32㎡/环(150~200%建筑空隙)的理论值;3、机械故障:盾构区间施工主要靠盾构机的正常运作,机械损坏会直接导致停工,造成总工期的延迟,一般情况下较新盾构机在施工时机械故障相对较少。
4、节点工期:例如盾构穿越铁路正线时,需与铁路部门协调后在双方确定时间内,方可穿越。
1.1.5 盾构始发车站施工10个月后盾构才能掘进盾构井长12.5m、宽8~9m,一般设置在车站端头。
一个车站可同时设置盾构始发井和盾构接收井。
盾构机下井必须与始发车站施工进度配套,以为盾构机(含后配套)长76~80m左右,始发车站只有先完成80m土建工作后才能提供足够大的盾构机施工场地。
标准站车站总长一般为165~170m,这意味着盾构下井时车站已完成一半得土建工作。
此时车站已进行4个月围护,4个月的土方开挖及主体结构施工时间,此外,盾构机下井后还需2个月时间进行安装调试。
因此,盾构始发车站施工10个月后,盾构机才能正常掘进。
3.1.6 盾构过站的车站必须施工14个月才能具备条件盾构过站,需要车站底板、中板事先完成,有的甚至要求顶板也完成。
这意味着车站大部分主体工程已完成,此时车站施工已至少进行了14~16个月。
盾构本身过站的工期为1个月。
如果车站施工不足14个月,底板和中板施工尚未完成,站台上布满了脚手架,则无法将盾构机拖过去,故需提前在车站两端设置盾构接收井和盾构始发井,进行盾构转场。
盾构转场时,通过盾构接收井将盾构机(包括后配套)吊出,在车站的另一头通过盾构始发井,再吊进,安装好后继续下一个区间的掘进。
转场如果只吊盾构机,后配套可以拖过去,这一般要求站台层是通的,至少底板已经完成。
如果盾构机和后配套同时吊出,则要求车站的另一端有80m左右安放后配套的场地,此时,车站施工已进行了10个月。
盾构转场时盾构机和后配套的解体和重新安装需2个月,与一台盾构机下井完整安装用时相同。
为了安全,盾构转场车站有时需做封堵墙。
如果土建工程总体工筹无法满足以上6点要求,则必须增加盾构机,直到满足所有条件为止。
此时安排的“洞通”时间才可能在实际施工中实现。
1.2 轨通轨道工程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承接着“洞通”将车站和区间土建工程各工点串起来,又为各系统的设备材料运输、安装工程提供条件。
大量的轨旁设施安装只有在“轨通”后才能进行。
1.2.1 轨道工程必须始终在车站区间完工后进行轨道工程的施工特点是道床结构可以分段进行,但无缝线路铺轨工程必须连续施工。
毫无疑问,如果某区段车站与区间没有贯通,就没有连续铺设轨道的条件。
铺轨工程尽管不必等全部“洞通”才开始,但在连续铺设无缝线路的某区段,铺轨工程从先完工的第一个车站顺着铺轨,此时某些后续车站可能还没有完工,但相邻的下一个车站和区间必须在铺轨到达之前完工,即铺轨必须始终在车站的主体工程或某区间工程完成之后进行。
这样的合理安排可缩短总工期。
安排铺轨工程工期时,如果遇上某车站的主体工程尚未完成的情况,有2个解决办法:一是必须对车站工程工期或开工时间做出调整,进行“削峰”让铺轨工程顺利通过;二是改变铺轨方案,等车站完工后再通过。
1.2.2 铺轨基地设置车辆段地块是设置铺轨基地的最佳选择之一,因为此时车辆段用地已经征用,无需增加费用;车辆段与车站区间的施工不存在相互干扰,车辆段有大量空地可以利用;车辆段本身需要铺轨。
从车辆段地块选择一个下长条形状、长200m、宽30m、面积约为5000㎡的区域,设置为一个铺轨基地。
此外,高架线与地面线结合敞开段的周边空旷地块和高架车站两旁的空旷地,都可作为铺轨基地的候选地。
如果条件允许,选择150m长、30m宽、面积为4000~5000㎡的地块,设置铺轨基地。
临时轨排下料井,可利用车站站前渡线区间顶板开洞,设置短轨吊装孔;或者在车站站台板上开洞。
轨排井长30m,宽5m。
地面设置的临时施工场地需3000㎡左右。
1.2.3 “轨通”到系统联调至少需要7个月时间轨行区是影响地铁总工期的关键站长之一,施工干扰最大。
与轨道工程作业车共同施工的,有隧道堵漏等土建整改工程,有区间消防、动照、风机小系统安装工程、有屏蔽门、接触轨(网)、通信、电力、FAS等大系统安装与调试工程。
多工种交叉作业,不仅严重干扰铺轨工程的进度,也影响各专业工种的施工。
因此,铺轨工程必须利用有限的作业空间,科学规划与其它工程协调作战,以发挥最佳功效。
为保证设备安装和单体调试有足够的时间,“轨通”后到系统联调,至少需要7个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