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 冒 PPT课件
普通感冒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 传变。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 无明显流行特点。 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 著,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 并它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流行性。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感冒首辨风寒与风热 ; 暑湿感冒辨暑热偏重与暑湿偏重; 虚体感冒辨邪正虚实的主次; 辨证结合临床辅助检查 。
谢谢!
主证特点: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 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时流清 涕,咽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 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 方药: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二)风热犯表
主证特点: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 头胀痛,面赤,咳嗽,痰粘或黄,咽燥, 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 口干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 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 方药: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二、治疗原则
风寒证:辛温发汗; 解表达邪 风热证:辛凉清解;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
三、具体施治注意事项:
疏表达邪,分清辛温、辛凉 ; 寒热之象不显,可选辛平之剂 ; 寒热错杂,可温清并施 ; 有并发症和夹杂症者,随证处理 ; 虚体感冒当重扶正达邪 。
四、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
(一)风寒束表
(三)暑湿伤表
主证特点: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 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粘,鼻流 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粘腻,渴不多饮, 胸闷脘痞,泛恶,腹胀,大便或溏,小便 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
(四)气虚感冒
主证特点: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 身楚,咳嗽,痰白,咯痰无力,平素神疲 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 脉浮而无力。 治法:益气解表。 方药:参苏饮加减。
(五)阴虚感冒
主证特点: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 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 数。 治法:滋阴解表。 方药:加减葳蕤汤化裁。
演变与预后
热毒蕴结咽喉,形成乳蛾、乳痈,肿痛化脓;
邪热壅肺,清肃失司,肺气上逆,导致咳嗽,喘 证;
外邪入里,变生火热,内搏于心,耗伤心阴,则 可并发心悸、胸痹。
感
冒
定义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而导致的常见 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 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 适、脉浮为其特征。
别称
伤风、冒风、冒寒、重伤风、时行感冒
病因病机
外感六淫、时行疫毒,乘人体御邪能 力不足之时,侵袭肺卫皮毛,致使肺失宣 肃,卫表失和。
病因病机示意图
寒 湿 夹 暑 肺卫疏懈 外邪乘袭 口鼻Leabharlann 皮毛 肺系卫表不和
风 化包
热
宣肃失司
类证鉴别
一、感冒与风温
风温病势急骤,寒战发热,汗出后热虽暂 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咳嗽胸 痛较剧,甚至出现神志昏迷、惊厥、谵妄 等传变入里的证候。
感冒发热一般不高,病势轻,多不传变, 服解表药后,多能汗出脉静身凉,病程短, 预后良好。
二、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热势鸱张,扰动心肝,发生神昏痉厥;如邪盛正 损,甚则出现汗出如油、神疲肢冷、脉微欲绝的 虚脱,危及生命。
预防与调护
生活上应慎起居,适寒温;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强抵抗能力; 常易感冒者,坚持每天按摩迎香穴,并服 扶正固表方药; 在时感流行季节须积极防治; 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防止传染; 室内可用食醋熏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