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钠血症

低钠血症


- 33 -
治疗及注意事项
稀释性低钠血症
病因治疗
限制水的摄入量
水负平衡:每日摄水量﹤尿量+不显性失水量
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选用高渗盐水滴注
出现周围水肿时,利尿剂帮助过多水分排出
- 34 -
治疗及注意事项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有心肺疾病和老年患者 由于血清钠不一定能反应体内缺钠总量,因此估计缺钠 程度时需结合病史、有无循环衰竭和神经系统症状等综 合分析 有缺钾时须同时补钾,有利于补充细胞外液钠
- 23 -
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 secretion , SIADH) 是指由于多种原因 引起的内源性抗利尿激素(ADH,即精氨 酸加压素AVP)分泌异常增多,血浆抗利 尿激素浓度相对于体液渗透压而言呈不适 当的高水平,从而导致水潴留、尿排钠增 多以及稀释性低钠血症等有关临床表现的 一组综合征。
补钠过程严密监测血电解质、尿钠、血及尿渗透
压的度化,边补边调整
- 36 -
That’s All!
- 37 -
慢性肾病、失盐性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利尿药
腹水引流:反复腹穿、放腹水过多过快
- 10 -
稀释性低钠血症(水过多)
特点:
体内水分潴留,总水量过多 总钠量不变或轻度升高 尿钠常﹥20mmol/L 往往伴低血钾、低蛋白血症、血细胞比容降低
常见于:
低钠血症的诊治思路
1
目录
1 2 3 4 5
定义 危害性
病因及其特点
诊断思路 治疗及注意事项
-2-
定义
血钠低于135mmol/L 又称为低渗状态或低钠性低渗综合征 是临床常见的电解质紊乱综合征
内科常见疾病
病因不同,处理不同
影响病人预后;早发现和合理处理, 预后好
-3-
危害
- 27 -
鞍区肿瘤(垂体瘤)术后低钠血症
CSWS:诊断依据
血钠<125mmol/L 尿钠>30mmol/L,尿量增加且尿比重正常 血浆渗透压<270mOsm/L 尿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 中心静脉压<5cmH2O 红细胞压积<0 .50 血 BUN和蛋白水平增高 限水治疗使病情加重,补充钠和血容量有效 注意与SIADH鉴别:体质量和中心静脉压
- 31 -
诊断思路
Na:121.1 CVP正常/低、HCT低 尿量多
低钠血症
细胞外液容量状态
容量降低
容量增加伴水肿
容量正常或轻度增加无水肿 特发性低钠血症 尿钠(mmol/L)
尿钠(mmol/L)110.4mmol/L < 20 > 20
尿钠(mmol/L)
< 20
> 20
< 20
> 20
肾外失钠(呕 吐、腹泻、胃肠 减压、肠瘘、烧 伤、剥脱性皮 炎、放胸腹水量 较多时)
-6-
ADH作用机制-心血管
血管加压素作用在周边血管表皮细胞上 V1a受体(AVPR1a),活化Gs蛋白,引起一 连串第二信使作用(磷脂肌醇 (phosphatidylinositol)与钙离子),导致细 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使平滑肌产生收缩, 因而增加血压。
-7-
分类:根据严重程度
轻度:血钠低于130mmol/L 中度:血钠低于120mmol/L 重度:血钠低于110mmol/L
- 13 -
特发性低钠血症(消耗性)
特点:
血钠降低不明显,很少低于125 mmol/L 无细胞外液丢失证据 尿浓缩稀释功能正常 钠负荷试验及限钠后尿排钠量无明显异常
限制水摄入,不能纠正低钠血症
常见于:
肺结核、癌症、晚期肝硬化、营养不良、老年体弱者
机理:不明
细胞内蛋白分解消耗,细胞内渗透压↓,水由细胞内移向细胞外 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细胞重新调整,降低了渗透压水平
精神性多饮 AVP代偿性分泌增多:充血性心力衰竭、肝功能衰竭、 慢性肾衰、肾病综合征 AVP分泌异常综合征 应激反应、手术、粘液性水肿 高血糖或使用甘露醇: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细胞 内液外移→血钠被稀释 医源性:AVP使用不当
- 11 -
假性低钠血症
特点:
血浆中一些固体物质增加,单位体积中水的含 量减少,钠溶于水而浓度降低 固体物质被清除后血钠恢复正常 发病缓慢,血钠降低程度轻 血渗透压正常
- 24 -
鞍区肿瘤(垂体瘤)术后低钠血症
SIADH:诊断依据
血钠<125mmol/L
尿钠>30mmol/L,尿量减少或正常
血浆渗透压<270mOsm/L
尿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
中心静脉压>12cmH2O
红细胞压积<0 .20
- 25 -
鞍区肿瘤(垂体瘤)术后低钠血症
SIADH:治疗原则
-4-
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 ADH), 又称精胺酸血管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 AVP)、血管升压素等,是一种多肽激素,在人 体中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尿排出的水量。抗利尿激 素主要是在下丘脑的视上核(supraoptic nucleus, SON)和视丘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 PVN)合成,经由神经轴突输送至脑下 垂体后叶(posterior pituitary)储存,在适当的生 理状况下可由脑下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至血 流中。
肾性失钠(利 尿剂,慢性肾 病,肾小管性 酸中毒, Addison病, 糖尿病酮症)
心力衰竭, 肝硬变腹 水,肾病综 合征
利尿剂, 肾脏疾病
肾外失钠
肾性失钠或SIADH
限制饮水 低钠纠正 SIADH 不能纠正
- 32 肾性失钠
治疗及注意事项
失钠性低钠血症
病因治疗 补钠治疗
补钠计算公式:补钠数(mmol)=(140-实测 血钠)×0.6(男性,女性 ×0.5)×kg体重 补钠总量(g)=(140-实测血钠)×kg体重 ×0.3 补钠方法:第一个24小时内,先补计算量的 1/3~1/2;然后根据血压、皮肤弹性、神志、血 尿钠浓度等补给剩余量 液体选择:重症失钠患者,选用高渗盐水
常见于:
高脂蛋白血症、高球蛋白血症 渗透活性物质增多:葡萄糖、甘露醇、甘油
- 12 -
脑性盐耗损综合征
脑功能失常使肾脏不能保留钠盐,尿中大量丢失, 细胞外液随之丢失, 致低钠血症和血容量不足
特点:
血钠、氯、钾均降低,而尿中含量增高
常见于:
下丘脑或脑干损伤 脑部手术后
- 19 -
鞍区肿瘤(垂体瘤)术后低钠血症
尿崩症
- 20 -
鞍区肿瘤(垂体瘤)术后低钠血症
尿崩症
报道:1571例鞍区手术, 487急性低渗性多尿, 37例为尿 崩症
低钠血症原因(机制):三相反应
√术后早期ADH释放↓,尿钠排出↑及补充不足→低血钠 √内分泌组织破坏、ADH↑、稀释性低钠血症 √ 垂体柄以上损坏→迁延性尿崩症
-8-
分类:根据病因
失钠性低钠血症 稀释性低钠血症 假性低钠血症 脑性盐耗损综合征
特发性低钠血症
-9-
失钠性低钠血症
特点:
低渗性脱水 机体总钠量减少﹥总水量减少
常见于:
进食不足或摄钠不足 胃肠道消化液丧失:腹泻、呕吐、造瘘、胃肠减压 皮肤水盐丢失:大量出汗、烧伤 体腔转移丢失:肠梗阻、腹膜炎、烧伤皮肤下层积蓄 肾性失钠
- 29 -
鞍区肿瘤(垂体瘤)术后低钠血症
CSWS:治疗原则
充分补水补钠(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 血容量不足时先补充血容量 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肾小管促进钠重吸收
- 30 -
鞍区肿瘤(垂体瘤)术后低钠血症
术后低钠 ↓ 血容量、血尿渗透压、尿量、尿比重 ↓ 尿量明显减少伴尿比重增加 ↓ 高度怀SIADH ↓ 排除SIADH ↓ CSWS
循环衰竭:
血钠降低 → 血低渗性 → AVP减少或停止 → 肾脏 产生稀释尿,排水能力增大 → 有效血容量不足 → 休克,循环衰竭
低钠血症性脑病:
血钠降低 → 细胞内外渗透压梯差 ↑→ 细胞外液进 入细胞 → 脑细胞肿胀 → 神经系统损伤,甚至死亡
肾功能衰竭:
血液循环量不足 → 肾血流量减少 → 肾小球滤过率 降低 → 氮质血症,尿毒症
- 28 -
CSWS与SIADH的鉴别
项 目 CSW S
↓ +++ 有 ↓ ↓ ↑ ↑ ↑或正常 ↑ ↓ ↑↑ ↑或无变化 正常
SIADH
↑ 正常 无 ↑或无变化 ↑或正常 ↓或无变化 正常 ↓ 正常 ↓ ↑ ↓或无变化 ↓
血容量 净钠盐丢失 脱水症状、体征 体重 中心静脉压 红细胞压积 血BUN/Cr 血浆渗透压 血清蛋白质 血钠浓度 尿钠浓度 血钾浓度 血清尿酸浓度
- 17 -
鞍区肿瘤(垂体瘤)术后低钠血症
常见并发症,发生率2%-50% 严重者可导致病人死亡
可在术后24h或5-9天后出现
血钠下降快,病情复杂,容易恶化
发生与肿瘤大小、部位、病理类型有关,与年龄、
是否用利尿剂无关
病因多种
- 18 -
鞍区肿瘤(垂体瘤)术后低钠血症
禁食,过度利尿剂 使用过多外源ADH,且大量喝水,补充非 含钠液过多 尿崩症 SIADH 脑性盐耗损综合征(CSWS)
- 21 -
鞍区肿瘤(垂体瘤)术后低钠血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