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社会工作概论课件

第1章社会工作概论课件



“沪东公社”(1917年) ,等等。
二、社会工作专业的中断(1949——78年)
1952年的“院系调整” 与专业中断。
三、社会工作专业的恢复和发展(80年代—今)
1、费孝通《社会学概论》( 1981); 2、1986年,北京大学社会学增设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 3、90年代后,高校成立“社会工作系” (部属院校和地方
二、西方社会工作实践的历史演变
(一)传统或古代的社会工作实践(16世纪前): 慈 善济贫、救助活动
三大社会工作(非专业)主体。临时性、有限性、慈善性、 非“制度化”等。
(二)社会工作(非专业)的 “制度化、 组织化”发
展(16世纪末、17世纪初——19世纪末期)
1、英国济贫立法(“制度化”)
背景;主要内容及原则;贡献。
1、西方教会的作用/活动
传播基督教(思想“土壤”);慈善事业(“引导”或推动)。
2、大学的作用 /活动(课程开设、人才培养):
圣约翰大学社会学系; 私立沪江大学社会学系【1913年,美, 葛尔博】;
燕京大学的 “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 1925年),等。
3、成立与社会工作相关的专业团体
北京青年会 与“北京社会实进会”( 1913、11); 葛尔博
院校);
4、1991年,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
思考题
1、伊丽莎白济贫法对社会工作的主要贡献? 2、慈善组织协会对社会工作的主要贡献? 3、睦邻组织运动对社会工作的主要贡献? 4、如何理解英国济贫法所确立的“分类救助”原则? 5、综述西方社会工作的历史 6、比较“非专业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 7、比较:目前我国的“双联”活动与西方历史上的睦邻 组织活动
1. 一种“专业性的助人活动” (NASW)
2. 一种“助人过程”
【德】沃尔特·弗里兰德 :《社会福利导论》(1945)。
3. 一种“助人方法”
【美】芬克。
4. 一种“专业或职业 ”
【台湾】廖荣利:《社会工作概要》(1996)
5. 一种“制度”
【美】威特默尔:《社会工作:一种制度的分析》(1942)
2 . 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 3.理解:专业社会工作与非专业社会工作 4. 查阅资料,理解:社会保障、社会福利 、社会 服务三个概念
5、理解社会工作的价值或意义(即功能)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第一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一、历史背景 二、社会工作实践的历史演变 三、社会工作专业的出现
师巴涅特、教师汤恩比,等。)
原则:通过社区发展或改良来解决贫困。
2、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
(六)实践无大的发展但理论日趋完善(20世纪70年代中 期——至今)
社会工作的一些概念和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借鉴不同学科的 理论)。
三、社会工作专业的出现
(一)专业理论体系的建设
[美]里士满(玛丽-芮奇蒙):《贫民中的友善访问》1898年; 《社会诊断》1917年;《什么是个案工作》1922年。
《社会工作》课程介绍及安排
一、课程产生及开设情况 二、课程性质及特点 三、教材及参考书(推荐) 四、内容结构及讲授内容
一、课程产生及开设情况
(一)上世纪初美国 (二)在中国发展情况
二、课程性质及特点
(一)性质:专业核心、必修课
(二)特点:操作或应用性
三、教材及参考书(推荐)
(一)教材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一、历史背景
(一)三大思想“土壤”
1、古希腊、古罗马的社会福利思想
柏拉图:共财富。亚里斯多德:教育平民化。
2、基督教的“博爱”思想或观念
“原罪”、“天堂与地狱”等观念。
3、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念
倡导人性、个性解放、追求现世幸福、肯定人的价值 与尊严,等等。
(二)工业革命及推动
工业革命与社会问题。社会问题与社会工作。
“全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 (1955)
英国:
“社会工作者训练委员会”(1962年) “英国社会工作者协会”(1969)
国际:
“国际社会工作联盟”(1956)
第二节 专业性社会工作在中国发展的历史
一、萌芽及初步发展
二、社会工作专业的中断 三、社会工作专业的恢复和发展
一、萌芽及初步发展
(19世纪末期——1949年)
( 一)公共救助(社会救助)(二)家庭服务(家庭社会工作)
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功能
一、对工作对象(即“案主”)的功能
1、提供物质帮助
2、给予心理支持
3、促进能力发展 4、维护合法权益
二、对社会的功能
1、促进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 2、促进制度建设与社会进步 3、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思 考 题
1.理解: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
二、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
1、社会工作者
2、受助者(即“案主”) 3、社会工作价值观
4、助人活动
第二节
一、对象
社会工作的对象与领域
(一)困境中或需要帮助的个人或家庭(20世纪初之前)
(二)社区(上世纪30年代尤其是“二战”后——世纪末
期)
(三)全体国民(上世纪末期以来)
二、工作领域
(三)儿童社会工作 (五)残疾人社会工作 (七)就业服务 (九)心理健康服务 (四)老人社会工作 (六)学校社会工作 (八)矫治服务
6. “‥艺术、‥专业、‥科学”(综合性定义)
【美】斯基摩尔:《社会工作导论》(1994)。
7.王思斌定义
“‥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
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注:
(1)本质 :助人活动
(2)特征:提供服务
(3)方法:科学的助人方法
①直接服务方法:社会个案工作、社会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 。 ②间接服务方法 : 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 咨询和社会工作研究等。
(二)参考书
1. 宋林飞、朱力:《社会工作概论》,南京大学出版
社,2002。
2. 刘梦主:《小组工作》,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徐永祥:《社区工作》,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四、内容结构及讲授内容
(一)内容结构:理论、方法和实务 (二)讲授内容
第一章 第三章 第五章 第七章 社会工作概述 社会福利制度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微观社会工作 第二章 第四章 第六章 第八章 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 社会工作价值体系 社会工作过程 宏观社会工作
(二)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
1893年,英国 “慈善训练”学校。 1898年,纽约“慈善组织会” 举办为期六星期的训练, 后
增至2年(“纽约慈善学院”)。
1919年,美国建立了17所社会工作学院并提出了课程标 准,等。
(三)专业组织的发展 美国:
“美国医务社会工作者协会” (1918)
“美国学校社会工作者协会” (1919)
2、欧、美国家“组织化”的济贫实践
(1)德国的“汉堡制”(1788年)和“爱尔伯福制” (1852) 背景;主要做法及原则 ;贡献。 (2)英、美的慈善组织协会 背景原因 ;主要做法及原则;贡献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社会工作“职业化、社区中心化”发展(19世纪 末期——20世纪40年代) 1、英、美的“睦邻组织” 运(活)动 性质:知识分子发起的社区改良或建设运动(英国,牧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社会工作概述
什么是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的对象与领域
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功能
第一节
一、概念的内涵
什么是社会工作
(一)国际社会的三类(层次)认识
1.个人的“单纯性”慈善活动 2. 政府、社团组织所进行的非专业性的救助活动 3. “专业”组织所进行的专业性的救助活动
(二)几种代表性的界定(专业社会工作意义上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