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质量控制1 ppt课件

护理质量控制1 ppt课件


7)护理文件书写标准:(标准值:90~95%)
书写合格份数
护理文件书写及格率=
X100%
抽查护理文件份数
(2)护理服务质量标准:
标准要求:开设生命绿色通道,设导医服务,
消除门诊“三长一短”现象;设首诊负责制;医院 各标志清晰,环境绿化,方便患者。
标准值:患者满意程度达100%
护理服务标准率=
患者满意人数 被抽查患者总数
②护理信息的处理:通过对原始信息进行加工、整 理、分析等,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有利于 信息的传递、储存和利用。
(五)医院分级管理标准:
是运用现代医院管理理论,在总结我国三级 医疗卫生网和文明医院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借鉴 国际上的先进经验,为建立和实行对医院宏观管 理所运用的方法。
有法可依:1994年国务院颁发的《医疗机构管理 条例》——分级管理和医院评审工作同时进行。
开展整体护理单元数
整体护理开展率= 全院护理单元总数
X100%
5)新业务、新技术引进与开发标准:
论文发表篇数
实现技术革新率=
X100%
要求达到技术革新或论文发表次数
标准值:每年完成本院新业务、新技术>=2项,在地方市级以上刊 物发表论文2篇。
6)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标准:
标准值:无菌物品灭菌及格率100%,一次性物品“五个一”执行率 100%。
医院中顾客就是患者,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是标准 化管理的首要原则。
2、预防为主的原则:
建立质量输入标准—— 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人不能录用; 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仪器设备、物品材料不要购进; 未经质量教育培训的人员不能上岗; 消毒不合格的物品不能使用等预防标准体系;
预防标准的制定—— 三查七对制度; 室内消毒隔离制度; 控制院内感染制度等等。
例如:物品灭菌怎样才算及格?
高度危险性医疗用物(如注射器等)必须无菌, 不得检查出任何微生物;中度危险性医疗用物细菌菌 落总数应≤20cfu/g或100cm²;低度危险性医疗用 物细菌菌落总数应≤200cfu/g或100cm²
护理质量标准化管理:是指制定、
修订、执行护理质量标准并不断进行标 准化建设的工作过程,是护理管理的关 键。
第四节、护理质量控制
一、护理质量标准及标准化管理 二、控制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 三、护理质量评价
(一)概念 (二)标准化管理的基本特征 (三)标准化的制定方法和原则 (四)护理标准体系结构 (五)医院分级管理标准
护理质量标准:是判断护理工作
质量的准则,是护理质量管理的基础。
分为国家标准(如《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 准》)、市级标准、院级标准。如今我国加入了 WTO,护理管理逐渐达到了国际标准。
X100%
(3)护理管理质量标准: 岗位责任制 一般护理管理制度
把 责 任 落 实 到 每 个 岗 位 和 每 个 人
需 要 大 家 共 同 执 行 的 管 理 制 度
(4)护理信息的管理:
1)护理信息的特点是:来源广泛、内容繁杂、随机
性大、质量要求高。
2)管理的内容:
①护理信息的收集:可以从院内采集,如护理工作 的各种报表,其他辅助科室的统计数字等。
准。
2、护理质量标准体系:
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技术标准体系, 护理也不例外。护理业务技术的特点是范围广 泛、内容丰富。为了更好的实施以患者为中心 的整体护理,必须做到护理技术标准化管理。
(1)护理业务技术标准体系
1)基础护理的标准化管理:(标准值为85~90%)
基础护理及格率=
基础护理及格人数 抽查基础护理的总人数
3、实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是的原则:
一切从实际出发。
4、系统标准的原则; 5、数据化的原则:制定定性和定量标
准,使各级护理人员有章可循。定期进 行抽样检查,按照统计学原理,用样本 质量了解分析整体质量。
(四)护理标准的体系结构 1、质量标准的分类
2、护理质量标准体系: 护理技术标准体系 护理服务标准 护理管理质量标准 护理信息管理标准
管理者和执行者共同参与 制定出护理工作标准
反复思考讨论,拟定出草案
有关专家进一步修订
经护理部认可
提交医院审批执行
标准制定原则: 1、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 2、预防为主的原则; 3、实事求是的原则; 4、系统标准的原则; 5、数据化的原则。
1、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 护理标准化管理的目的就是
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ISO09 004-2国际标准(引言)中指出: “在一个组织中质量的创造和维持取决于系统的质量 管理方法,其目的是保证顾客的需要得到理解和满 足……”
意义:有利于护理工作高质量、高效率、有 秩序地进行。
标准化管理的基本特征:
1、以标准为中心,注重业绩 评价的管理;
2、以标准为中心的系统整体管理; 3、以人为中心的主动参与授权式管理; 4、标准化、科学化统一管理; 5、以患者为中心,逐渐完善各项标准。
标准的制定方法和原则:
1、标准制定方法:
抓住关键环节
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病床数500张以上)。
各级医院经过评审,按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确定为甲,乙、 丙三等,其中三级医院增设特等,因此医院共分三级十等。(实际执行
1、医院分级管理:
按其功能、任务不同,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一级医院: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的
基层医院、卫生院。(病床数在100张以下)。 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
务的地区性医院。(病床数在101—500 张之间)。 三级医院: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
1、质量标准的分类:
(1)根据使用范围: 技术操作质量标准 文件书写标准(如体温单的规范书写) 临床护理质量标准 护理管理质量标准
(2)根据管理期望: 规范式标准:由专家制定 经验式标准:各医院根据本医院经验制定
(3)根据管理过程结构:划分为结构标准、
过程标准和结果标准等。
(4)根据使用目的:方法性标准和衡量性标
X100%
2)护理诊疗技术操作标准:(标准值为90~95%)
考核护理技术操作及格人数
护理技术操作及格率=
X100%
考核护理技术操作总人次数
3)危重、一级护理质量标准:
(标准值:85~90%)
特级、一级护理患者及格人数
特级、一级护理及格率=
X100%
抽查特级、一级护理患者总人数
4)整体护理质量标准:(二甲以上医院开展率1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