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串级控制系统
要求: 被加热物料的出口温度为定值。 控制方案一 影响因素: (1)被加热物料的流量和初温f1(t); (2)燃料油压力的波动、流量的变化、燃料值的变化f2(t); 被控参数: 出口温度 控制参数:燃料油流量
(3)烟囱抽力变化f3(t);
(4)配用、炉膛漏风和环境温度的影响f4(t). 缺陷:由于对象内部燃料油要经管道传输、燃烧、传热等一系列环节,总滞后较大 (15min),导致控制作用不及时,另燃料油压力变化较大且频繁,致使偏差较大。 东北大学
' K02 K02
K C 2 KV K 02 1 K C 2 KV K 02 K m 2
' T02
T02 1 K C 2 KV K 02 K m 2
由于Km2>1,有:
' T02 T02
从以上可以证明,由于副回路的存在,可以使等效对象的时间常数大大减小,整个 系统中对象总的时间滞后近似地等于主对象的时间滞后,单回路控制系统对象总的时间 滞后要有所缩短,使得系统的动态响应加快,控制更加及时,最大动态偏差得到减小;
进料 精 1馏 塔 再 沸 器
FC
设 定 值 FT
2
蒸汽
凝液 塔底出料
进料 精 1馏 塔
TT
TC
FC
FT
最大偏差不超过 1.5 C
o
再 沸 器
2
蒸汽
凝液 塔底出料
东北大学
4.2串级控制系统的应用范围 4. 克服对象的非线性
工业过程存在非线性,负荷变化引起工作点的移动,通过调节阀的 特性补偿。由于受调节阀等各种条件的限制,仍存在较大非线性。 采用串级控制系统,能适应负荷和操作条件的变化,自动调节副调 节器的给定值,改变调节阀未知,使系统运行在新的工作点。
1 KC 2 KV K02 Km2 1 ,有 串 单
从上述公式看出,串级控制系统由于副回路改善了对象的特性,使整个系 统的工作频率得到提高,这就缩短了振荡周期,减少了过渡过程的时间。即便 是干扰作用于主对象.串级控制系统的控制质量也将比单回路控制系统有所改
善。
东北大学
4.1.3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
值
塔釜的温度: 被控参数 再沸器加热蒸汽:控制参数
进料 精 1馏 塔 再 沸 器
TT
TC
缺点: 蒸汽流量频繁波动,温度变化以后再克服扰动, 对产品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2
蒸汽
最大偏差达 10o C
东北大学
凝液 塔底出料
控制方案二:蒸汽流量控制系统 缺点:塔釜的温度不仅仅是受蒸汽流量影响。 其他影响因素: 进料流量、温度、成分等的干扰。 控制方案三:串级控制系统 以蒸汽流量为副参数、塔釜温度为主参 数的串级级控制系统,把蒸汽压力变化这个 主要扰动包括在副回路中,充分运用对于进 入串级副回路的扰动具有较强抑制能力的特 点。满足了生产工艺要求。
东北大学
4.1.1 串级控制系统组成
一次扰动: 二次扰动: 作用在主被控过程下的、 作用在副被控过程上的、即 而不包括在副回路范围内 包括在副回路范围内的扰动 的扰动 串级系统和单回路系统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即其在结构上形成了两个闭环,一个闭环 在里面,被称为副环或者副回路,在控制过程中起着“粗调”的作用;一个环在外面, 被称为主环或主回路,用来完成“细调”任务,以最终保证被控量满足工艺要求。
东北大学
4.1.1 串级控制系统组成
控制方案三
串级控制
主变量:出口温度 副变量: 炉膛温度 优点: 扰动f2、f3对炉口温度的影响由T2C控制器构成的回路来克服,扰动f1、f4对炉出 口温度控制器T1C构成的控制回路来消除。 T1C和 T2C两个控制串联工作,炉出口温度由控制器T1C输出作为炉膛温度控制器 T2C的给定值,系统构成串级控制。
1. 克服被控过程较大的容量滞后
在工业生产中、 一些以温度或质量等作为被控参数的过程,往往其容量滞后 较大,控制要求又较高。若采用单回路控制系统,因容量滞后较大,控制通道的时 间常数较大,对控制作用反应迟钝而使超调量大,过度过程时间长,控制质量不能 满足要求。
采用串级控制系统,可选择一个滞后较小的辅助变量组成一个快速动作的副回 路,使等效过程的时间常数减小,加快响应速度,从而取得较好的控制质量。 对象容量滞后大,干扰情况复杂时,串级控制系统使用普遍。 例如: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
串级控制系统的副回路对于进入其中的扰动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所以,在工业 应用中只要将变化剧烈、而且幅度大的扰动包括在串级系统副回路中,就可以大大减 少其对主参数的影响。
例:某精馏塔塔釜温度的串级控制系统。
东北大学
4.2 串级控制系统的应用范围
工艺过程: 精馏塔塔釜温度由于塔釜温度是保证产品分离纯度的重要工艺指标,要求恒 定,对控制质量要求较高。 要求: 塔釜温度控制在±1.5℃范围。蒸汽压力变化剧烈,而且幅度大,有时从 0.5MPa突然降至0.3MPa,压力变化40%(大扰动)。 单回路存在问题: 设 定 控制方案一:简单的温度控制系统
东北大学
当主、副对象都是一阶惯性环节,主、副控制器均采用比例作用时,串级 回路与单回路的工作频率之比为:
串 T01 T02 K C 2 KV K 02 K m 2T01 单 T01 T02
[1 (1 K C 2 KV K 02 K m 2 )]T01 / T02 1 T01 / T02
例:醋酸乙炔合成反应
中部温度是保证合成气质量的重要参数, 工艺要求对其进行严格控制。 工艺过程: 控制通道中包括了两个热交换器和 一个合成反应器,当混合流量发生变化 时,换热器的出口温度随负荷的减小而 明显增加,并呈明显的非线性变化。 串级控制: 主变量:中部温度; 副变量:换热器出口温度。 将具有非线性的换热器包括在副回路中, 提高控制质量。
通过理论可以证明,干扰落于副环时的抗干扰能力大于干扰落于主环时的 抗干扰能力。由于副回路的时间常数大大减小,抗一次干扰的能力也高于同 条件下的单回路控制系统。 东北大学
4.1.3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
2. 改善了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提高了工作频率
等效:将副回路看成是主回路中的一个环节,或者把副回路理解为一部分等效对象。此 时,串级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可简化成上图。
东北大学
4.2 串级控制系统的应用范围 2. 克服被控过程的纯滞后
当工业过程纯滞后时间较长,应用串级控制系统来改善其控制质量,即在离调 节阀较近、纯滞后较小的地方.选择一个副参数,构成一个纯滞后较小的副回路, 把主要扰动包括在副回路中,在其影响主参数前,由副回路实现对主要扰动的及时
控制,从而提高控制质量。 利用副回路的超前作用来克服对象的纯滞后是对二次干扰而言。当干扰从主回 路进入时,这一优越性就不存在了,因为一次干扰不直接影响副变量,只有当主变 量改变以后,控制作用通过较大的纯滞后才能对主变量起控制作用。
第 4章
串级控制系统
4.1 概述
4.1.1 串级控制系统组成
4.1.2 串级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东北大学
4.1.1 串级控制系统组成 复杂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中采用两个以上的检测元件和变送器,或控制器,或执行器, 完成一些复杂或特殊的控制任务。
4.1.1 串级控制系统的组成
例1: 炼油厂管式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
东北大学
求副回路的等效传递函数:
Wc 2 ( s )Wv ( s )W02 ( s ) Z 2 (s) X 2 ( s ) 1 Wc 2 ( s )Wv ( s )W02 ( s )Wm 2 ( s ) K C 2 KV
' W02 (s)
' K 02
K 02 ' T02 s 1 K 02 ' K 02 1 K C 2 KV K m 2 T02 ( s ) s 1 T02 s 1
东北大学
4.1.2 串级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初始状态:两个控制器输出不变,控制阀稳定在某一开度。 第一种情况:燃料油流量变化(二次干扰f2)
东北大学
4.1.2 串级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第二种情况:被加热料流量和初温变化(一次干扰f1)
第三种情况:一次干扰f1和二次干扰f2同时出现
东北大学
课堂作业:
出量为主变量。如上例中从炉膛温度控制点到炉出口温度检测点之间的工 艺生产设备及管道。
东北大学
4.1.1 串级控制系统组成
副对象: 由副变量表征其特性的工艺生产设备或过程,其输入量为系统的操纵变 量,输出量为副变量。如上例中由执行器至炉膛温度检测点之间的生产过 程及工艺设备。 主控制器:按主变量的测量值与给定值的偏差进行工作的控制器,其输出作为副控制 器的给定值。如上例中的炉出口温度控制器T1C。 副控制器:按副变量的测量值与主控制器的输出信号的偏差进行工作的控制器,其输 出直接控制执行器的动作。如上例中的炉膛温度控制器T 2C。 主回路: 由主测量变送器、主控制器、副回路等效环节和主对象组成的闭合回路,又 称外环或主环。 副回路: 由副测量变送器、副控制器、执行器和副对象所组成的闭合回路,又称内环 或副环。
4.1.1 串级控制系统组成
控制方案二
被控参数: 炉膛温度
方案优点: 调节通道的时间常数缩短3min,对f2 和f3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当燃料量和热值 出现波动时,不等到出口温度发生变化就能 提早发现并及时地进行控制,将干扰对出口温度的影响降低。 缺陷: 由于方案中没有把炉出口温度作为被控变量,当被加热物料的流量或入口温度产生 波动使炉出口温度发生变化时,系统将无法使炉出口温度再调回到给定值上。
3.对负荷和操作条件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对象非线性 生产负荷和操作条件改变 对象的特性 发生变化。
控制器参数却是在一定的负荷和操作条件下, 按某种质量指标整定得到的。 因此,这些控制器参数只能在一个较小的工作范围内与对象 特性相匹配, 如果负荷和操作条件变化过大,超出了这个适应范围,那么控制质量就很 难 保证。这个问题是单回路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难题。 但是,在串级控制系统中情况就不同了。 虽然主回路是一个定值控制 系统,副回路却是一个随动系统,它的给定值是随着主控制器 的输出而变 化的。主控制器可以按照生产负荷和操作条件的变化情况相应地调整副控 制 器的给定值,使系统运行在新的工作点上,从而保证在新的负荷和操作 条件下,控制系统 仍然具有较好的控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