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的创新思路研究

浅谈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的创新思路研究

浅谈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的创新思路研究发表时间:2019-02-19T10:33:53.293Z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4月刊作者:赵娟[导读] 农村中学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者,是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也是学校与教师之家沟通的桥梁。

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农村中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从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争取做到“无为而治”、加强学生的差异化管理、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以及与家长的沟通艺术五个方面讨论了新时期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的创新思路。

赵娟四川省广安恒升中学校 638011【摘要】农村中学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者,是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也是学校与教师之家沟通的桥梁。

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农村中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从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争取做到“无为而治”、加强学生的差异化管理、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以及与家长的沟通艺术五个方面讨论了新时期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农村中学;班主任;创新思路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4-005-04农村中学的班主任工作与城镇中学的班主任工作有着一定的差距。

一是由于农村中学的孩子大都是来自村小的,知识的贫瘠和能力的欠缺,使他们在参与班级的常规管理时,遭遇到种种挫折,班主任在常规管理方面就要变通方法,抓住班级形成阶段的鲜明特征,培养一批得力干将,教育学生时做到心理相融。

二是由于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教育下一代的职责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了爷爷奶奶的身上,隔代教育的情况比较普遍,这就容易造成学生与家长沟通方面的闭塞,导致班主任从老人们那里了解不到实情。

三是农村地区,父母多扮演严厉专制的角色,不会用亲切的样子在情感交流上跟孩子成为朋友,从而致使孩子将自己的心情都转移到聊天工具上,转移到网络游戏中,转移到三天成群的谈天说地中。

因此,班主任从孩子父母那里得到也是满口怨言,无法得知学生在最近一段时间的思想状况。

四是青年班主任年轻气盛,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时,经过多番思想与口才的较量后,如若家长仍无改观,极容易发生争执现象,这不得不考验农村中学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艺术。

五是新时期下,我们面临的学生不再是拥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并敢于在老师面前辩解的九零后,而是对待一切事物,保持缄默,不反驳也不认可的零零后,他们的非同导常,致使许多老师认为零零后的学生是否来自外星?尤其是学生的心灵沟通更让班主任工作面临着具大的挑战。

新期时的背景下,就要求班主任在工作方面要摒弃一些传统方法,树立班主任工作的创新理念,才会使自己在教育工作中得心应手、出类拔粹。

一、以生为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个人认为,作为农村中学的班主任,首先得走出一个误区:“班主任永远是居高临下的,学生必须惟命是从,我教你必须听,我管理你必须服从,教师和学生永远保持一定距离,对于犯错误的同学,一定要按班规处理,或高声训斥或请家长。

”这样的做法,我想不但收不到好的成效,反而会把自己跟学生变成管理与服从的机器。

对于性格温顺的学生,即便心里不服,为了迎合班主任的心理,也会点头称是,但对于性格暴躁的学生以及有反叛精神的学生则会怒目而视,甚至还有出言顶撞,做出一反常态的行为举止来。

这样不但不能树立起班主任的威严,反而会使自己的颜面扫地,事倍功半。

因此,班主任需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教育理念,以生为本,采取民主的方式对待班级的学生,当他们出现问题时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想一想。

我坚信:每一学生的本性都是善良的,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作为年轻班主任,在对待学生时更应该像对待朋友一样,理解他们,尊重他们,适当的宽容他们,在这个前提下引导他们进步。

1、换位思考,用学生的立场审视自己伊索寓言《两只口袋》的故事说,普罗米修斯创造人的同时,又在他们每人脖子上挂了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缺点,另一只装自己的。

他把那只装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装自己的那只口袋则挂在背后。

因此人们总是能够很快地看见别人的缺点,而自己的缺点却总看不见。

这故事说明人们常常喜欢挑剔别人的缺点,却无视自身的缺点。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如果发生了师生矛盾,我们常有的做法,往往把责任一一推向学生,自己却高傲得如同圣人一般。

把自己当学生,这就要求班主任善于和敢于承认自身存在的缺点,时刻反思自己的缺点和过失,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自己。

比如,是不是自己的某些言行让学生觉得讨厌,为什么讨厌,有什么缺点需要改正,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令学生接受。

2、放下身段,用朋友的态度对话学生陶行知先生在学校当校长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天,他在校园看到男生王友正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里去。

放学后,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

陶行知来到校长室,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送给王友,并说:“这糖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王友惊疑的接过糖果。

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第二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我应该奖你。

”王友更惊疑了,眼睛睁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在王友手里,说:“我已经调查过了,你用泥巴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给他,说:“为你能正确的认识错误,我再奖你一块糖果。

我的糖果发完了,我们的谈话就到这里吧!”把学生当自己,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像对待自己那样去对待学生,与学生谈话时,把学生当作身份地位平等的个体,视他们如朋友,会站在朋友的立场考虑问题。

同时,要善于发现和张扬学生的优点,用欣赏自己的眼光一样欣赏学生。

充分相信学生并依靠学生,这样学生也会把班主任当作自己,班主任工作也会显得游刃有余了。

3、面对现实,用独立的思维引导学生一次示范课上,老师讲完《坐井观天》一课后,设计了一道培养创新思维的说话题:以《青蛙跳出井口后》为题自己编一段故事。

学生们踊跃发言,他们的奇思妙想赢得了阵阵掌声,听课的老师也不由得点头赞许。

这时,在举起的一片小手林中,怯生生半伸半就地伸出了一只小手。

主讲老师点了他的名。

这位同学站起来说,青蛙跳出井口后,看了看外面,觉得还是井里面好,于是它又跳回了井里……顿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这位老师连忙打断了他的话,示意让他坐下,并言归正传:我们不能像井中的青蛙那样——坐井观天……此时,这位同学满脸通红,羞愧地低下了头。

下课后,听课的老师找到这位同学,鼓励他把课堂上被老师打断没有说出来的话再说出来。

无论怎样三番五次地鼓励启发,他总是闭口缄言。

后来,他终于答应把要说的话用笔写下来。

他写道:“……只见高大的烟囱冒出滚滚浓烟,小河里流淌着乌黑发臭的废水,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气味。

昔日的小伙伴小鱼、小虾、螃蟹都不见了,只剩下青蛙孤零零的一个,它很害怕,它觉得还是井里面好,于是又跳回了井里。

”听课老师都认为,这是多么独特的观点啊,但它却违背了老师的教学意图,一朵创新的火花还未来得及绽放,就熄灭了,随之消失的还有学生那盏微弱的自信之灯。

把学生当学生,这就要求班主任尊重学生的独立思维,包容学生的思想,拿出耐心来听取他们心中的想法和意见,要允许学生针对同一个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我们需要的不是设计,而是引导。

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要善于转化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在不断改正错误中成长。

二、个性管理,构建高效的班集体在我国传统文化有关管理的法则和名言中,我比较崇尚“无为而治”的管理方法。

我认为,“无为”是策略,最终目的是无不为。

将其引入到班级管理中,就是要让学生成为班级主人,通过发展自身的管理能力实现自我成长。

引申来说,就是一方面班主任要以德服人,以身示范;另一方面,在班级实行社会化分工管理,班主任要让学生自我管理,扬长避短,各显其能。

据此,我结合以往的教学管理经验,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尝试实行了“班级个性化管理”,即分析和利用学生个性特点,优化管理,锻炼学生,解放班主任。

1、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是大教育家孔子的名言。

在班主任工作中,作为几十个人的引导者与领导者。

第一,要做到身先士卒。

初一的孩子,刚来时一切都是在看形式行事,凡事不一定主动,如果老师做到身先士卒一次,远比在班上讲十遍有效。

比如:讲台上很乱,班主任可以一声不响在地把其整理整齐;学生在打扫清洁中有几处没有打扫干净,班主任可以拿起扫帚把不干净的地方打扫干净;地上有废纸,班主任可以亲自拾起来扔进垃圾桶等等。

第二,一定要以身作则。

初中的孩子,年龄很小,与小学生一样具有很强的模仿性。

作为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比如:我们要求学生不穿奇装异服、不烫发染发、不佩戴首饰……那么,作为班主任一定严格要求自己先做到这些。

只有自己做到了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班主任老师才有可能在学生面前迅速树立威信,从而建立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

2、刚柔相济,以理服人教育管理学理论指出:“教育管理主要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既要重视行为的规范性,又要考虑尊重人的情感”。

对待初一的孩子,首先要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因为只有了爱心,才能用一颗无私公正的心对待学生,才会使学生感到温暖,才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才能让学生觉得如果不努力学习就对不起老师的一片爱心。

但也不能一味地太温和,让学生觉得老师根本没有什么威信可言,所以在学生犯了错误时,必须批评的情况一定要严厉批评,让学生明白犯了错误老师也会收敛起笑容严肃处理。

同时,在对待初一孩子的批评时,切忌不能严刑逼供,要做到动之情,晓之以理。

特别是在处理班上学生的第一起违纪事件时,一定要查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给犯错误的学生指出不是,讲清道理,给予批评,做到以理服人。

不得枉下结论,因而委屈学生,让学生一进中学就在心灵上受到打击,从而使自己在学生中失去一定的亲和力。

3、知人善用,建好队伍个人认为,一个不得力的班干部集体等于形同虚设,班主任依然会被琐碎小事所困扰。

反之,一个得力的班干部集体如班主任的左膀右臂,能帮助我们从繁杂的班务工作中解放出来。

得力的班干部集体,与班主任的培训分不开,我认为“榜样、扶持、放权”三步骤不失为培训班干部的好方法。

所谓“榜样”,指班主任要求全体班干部起榜样作用。

要求学生做到的,班干部首先必须做到。

比如,组织纪律、清洁卫生、作业完成、团结友爱等,作为班干部必须走在学生前列。

要知道,正人先正己,身教重于言教。

所谓“扶持”,指班主任对班干部工作要进行指导、教育和帮助,班干部毕竟也是学生,各方面还有待于成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