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徐州美食历史文化简介

徐州美食历史文化简介

1.东坡回赠肉,是徐州州传统名菜。

这是先用五花猪肋条肉,切成大方块,经焯水刮洗干净后置砂锅中,配以多种调味及鲜汤,先用旺火烧沸,后转小火焖至酥烂。

原汁鲜香醇厚,食之回味无穷。

相传,东坡回赠肉为苏东坡任徐州时所创。

2.3.2.贾汪素火腿:素火腿是其首屈一指的地方特色,其主要成分是油豆腐皮。

素火腿含钙、铁丰富,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2、尼克酸及磷等营养素,味道鲜、香、有嚼劲。

3.梁王鱼“梁王鱼”又名“独占鳌头”。

是梁王朱温出狱后其义弟为他所做的下酒菜,朱温饥馋难忍,竟独自吃净。

他的两个兄弟开玩笑说:“让你独占鳌头了。

”后来朱温当了梁王,建都开封,东征徐州时,命义弟重新做菜,遂命名“独占鳌头”。

4.太极山药泥山药又称薯蓣,据志书记载:“薯蓣好者出彭城”。

徐州以盛产山药而闻名。

太极山药泥是道家“太极宴”中的一道甜菜,以太极图形而命名,突出了道家风味的特色。

5.彭城鱼丸徐州地方传统名菜,为清朝康熙年间“悦来酒家”厨师李自尝所创,色泽洁白、口感鲜嫩、安神养胃。

康有为曾书写对联赞道:“彭城鱼丸闻遐尔,声誉久驰越南北”。

6.羊肉滑脊徐州的羊肉闻名全国,羊肉滑脊更是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掉。

奶白色的羊肉汤漂浮着水晶般的滑脊,用嘴轻轻吹一下汤面上翡翠般的香菜,和红艳艳的辣椒油,小吖一口滚烫的羊骨汤,放入嘴中,又滑又嫩,美不胜收。

7.王集香肠王集香肠是苏北最为著名的特产之一,历史悠久,相传明太祖朱元璋为僧时,化缘到睢宁大王集,得残羹一钵,其中有一段类似胡萝卜的肉制品,食之,满口生香,回味无穷。

后朱元璋将其列入御宴食谱。

8.睢宁腊皮腊皮,是徐州一道名菜,起源于宋代,由农家百姓创造产生。

睢宁水粉皮以做成凉菜为主,配上少许菠菜叶,辅以红辣椒丝、蒜泥、食醋、香油等,独具佳肴特色。

冬季热炒或做汤,美味令人叫绝。

9.霸王别姬霸王别姬--原名龙凤烩。

项羽称霸王都彭城(徐州)举行开国大典时,为盛典备有“龙凤宴”。

相传是虞姬娘娘亲自设计。

其料用“乌龟”与雉,故引申为龙凤相会得名。

10.徐州地锅鸡徐州地锅鸡源自徐州农家传统烹饪方法,深受人们喜爱。

四周是生面锅贴小饼,上面是大量辣椒和花椒,里面是草公鸡块和其他蔬菜佐料。

11.徐州地锅鱼徐州地锅鱼四周是生面锅贴小饼,上面是大量辣椒和花椒,里面是鱼。

食之汤浓饼酥,口感极佳。

源自徐州农家传统烹饪方法,深受人们喜爱12.羊方藏鱼羊方藏鱼因将置于割开的大块羊肉中文火同炖而得名。

相传是彭祖的小儿子夕丁让其母剖开正在炖着的羊肉,将鱼藏入其中而产生了“羊方藏鱼”这道菜。

据传汉字中的“鲜”字即源于此。

13.壮馍壮馍又称“锅盔”、“锅拍”,用未发酵的面做成。

是用俗称“腚踹面”的方法做成厚约1-2厘米,直径约50厘米的圆形厚饼,放在平锅上炕,炕熟后两面呈黄色,外皮酥脆。

14.炒面徐州炒面是自制的豆芽油菜炒面。

炒面原料:煮好的面、绿豆芽、小油菜、葱、姜、孜然、辣椒面孜然与辣椒面。

15.蒸菜蒸菜是利用水沸后产生的水蒸气为传热介质,使食物成熟的烹调方法。

在烹饪中,它既能制作主食,也能制作小吃和糕点。

在菜品烹调中,既可用于半成品加工的前期热处理,也可用于成品烹调,使之成熟或软熟入味。

16.米线徐州米线和徐州丰县、沛县一带的冷面有相似之处,却又不一样,不同于南方米线多以米粉制成,徐州米线除米粉还有淀粉成分。

成色微黄或灰白,丰县冷面则发黄居多。

17.蛙鱼“蛙鱼”不是鱼,而是用淀粉做的美食,类似于烟台小吃焖子,不同的是焖子吃之前还需再炒熟,“蛙鱼”则是已经蒸熟的,直接拌上蒜,醋,咸菜丝和辣椒即可食用,口味清爽极致。

18.窝窝头窝窝头一般是玉米面做的,黄色的,在旧社会人们都吃这,如今的窝窝头已经是一种绿色、美味、营养、健康的美食了,因粗粮对身体健康很有好处,因此广受现在消费者的喜爱。

19.八股油条八股油条在徐州已有100多年历史。

有车轮形和椭圆形两种。

因成品色泽金黄、酥香味美、呈分布均匀状,故称之为八股油条。

2000年被评为“中华名小吃”。

20.辣汤徐州辣汤是徐州特有的一种小吃,其他地方绝对没有,原名雉羹,是由我国第一位著名的职业厨师彭祖创制,至今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

看似内容并不丰富,但却是高汤熬制的精华,越喝越上瘾。

21.饣它汤饣它是汤徐州人早餐爱喝的一种鲜汤。

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烹饪始祖彭祖进雉羹于尧,封于彭城。

清末,其料由野鸡改为母鸡,稷米改为麦仁,但其制作仍不失雉羹之宗法,风味犹存。

22.五仁油茶“油茶”之称源于“茶油”,亦称“茶子油”,是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汤点。

据《王氏医案记载》用茶油与熟面冲成的糊状食物称‘油茶’,加五仁可医百病。

23.小孩酥糖楚汉时期,虞姬爱吃甜食,霸王项羽为博得红颜一笑,四处寻找,一日偶遇一老汉,老汉奉送一物,此物入口即酥,甜而不腻,虞姬吃后开怀大笑,赞不绝口,后来此物-为“贡糖”,也就是今天的“小孩酥”。

24.蝴蝶馓子徐州的蝴蝶馓子以其香脆、咸谈适中、馓条纤细、入口即碎的特点,赢得人们的喜爱。

苏东坡在徐州任职期间喜食这种馓子,在他的《寒具诗》中写道:“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25.苔干贡菜又名苔干、响菜、山蜇菜,莴苣属。

色泽鲜绿、质地爽口、味若海蜇,食用价值极高。

徐州名贵特产,其栽培史见于秦,迄今两千二百多年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高档脱水蔬菜。

26.蜜汁地瓜“蜜汁地瓜”久受食者喜爱,是徐州甜品中的佼佼者。

此菜的辅料有白糖、蜂蜜、桂花汁、金橘等。

做法讲究,需大火烧开,小火慢炖。

其特点是鲜甜不腻、汁浓味美。

27.牛蒡牛蒡享有蔬菜之王的美誉,在日本可与人参媲美,它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保健产品,它全身是宝,富含菊糖,纤维素,蛋白质,钙,磷,铁,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矿物质、氨基酸,其中所含胡萝卜素比胡萝卜高280倍。

28.银杏银杏是一种寿命极长,一生无病虫的植物,因此被誉为地球的“长寿树”,也被称为“活化石”,是我国的瑰宝,珍稀可贵。

其防病、治病、健身的价值在明代《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

29.维维豆奶大豆是人类理想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之一。

维维豆奶粉就是在这种前提下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固体料,它综合了豆和牛奶的营养成份,具有口感细腻、香味浓郁、营养丰富、携带方便等特点。

30.道家菜徐州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故乡,也是道教饮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道教的饮食文化是以求长生养生为目的,有食素与食荤两派,不过在节日大典、例祭、道事活动时均用蔬食菜馔。

31.天花宴“天花宴”取意于六朝高僧金陵说法“天花乱坠”的佛门佳话。

先上一个大型冷拼盘居中,象征天上尊者如来;周围再上十个冷盘,象征十大护法金刚;接着陆续上六大件,四小碗,四个座菜,最后的是“一品锅,总计为26道菜,随一品锅上的饭食叫做“罗汉饭“。

32.菊花宴“菊花宴”为元代禅宗高僧创作。

先上八个冷盘,再上八个大件:金钵红莲、落霞飞鹜、孔雀开屏等。

最后上八个小碗,共24道菜。

每一组菜都是八道,其意在于总结出人生的八个方面“苦乐成败称讥荣辱”。

最后一道菜是菊花火锅。

33.素八珍“素八珍”则是在研究和继承宋代的蔬食养生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所创制。

主要有炒碎豆腐、冬瓜燕菜、糖醋响、香元四宝、炸万年青、口蘑锅巴、烹瓤椒子等菜。

34.龙门鱼鲤鱼是徐州人民喜爱之物,有视鲤鱼为喜庆有余之意,故徐州有“无鲤不成席”的风俗。

儿童入学、学子进考必烹制鲤鱼使其食之,喻其“成龙”之意。

相传“龙门鱼”一菜始于彭城人刘裕。

35.糖醋四孔鲤鱼此菜久负盛名,因其历史悠久,有众多传说。

曾有人赋诗士曰:“此鱼不是寻常鱼,前天在天池后在徐。

一般鲤鱼均是两个鼻孔,惟铜山县、沛县沿微山湖一带所产鲤鱼为四个鼻孔,肥美胜过黄河之鲤。

36.沛县狗肉秦末时,樊哙以屠狗为主。

刘邦喜食其所售狗肉。

后,刘邦衣锦还乡,于歌风台,吃鼋汁狗肉,喝鹿血酒,击筑高歌,留下千古绝唱一绝。

由于狗肉性温、发热量大、可增强人体的御寒能力,有人形容它是“冬天里的一把火”。

37.鸳鸯鸡鸳鸯鸡得名于美丽的传说。

相传是虞姬亲手制作,以向父亲表明愿嫁与项羽之意,其父会意,当即将虞姬许配给项羽。

“鸳鸯鸡”酥香、醇厚、色泽艳丽、造型优美,寓意深长,为人们所喜爱。

38.金丝缠葫芦徐州烹饪界素以拔丝技艺著称。

“金丝缠葫芦”即拔丝楂糕,系彭门徐州厨行宗法的一大绝技,执烹饪之牛耳,独擅其美,自古迄今久盛不衰,为其他菜系所莫及,深得中外宾客赞赏。

39.窑湾绿豆烧窑湾绿豆烧产于江苏省新沂市窑湾镇,其前身是明皇宫御酒——“绿酒”,有500多年的历史。

它以优质高梁,大小麦等为原料,加入人参、砂仁、杜仲等50余种名贵中药酿成,色如金波,香醇甜美,具有舒筋、活血、开胃。

40.蜜三刀蜜三刀是江苏徐州地区汉族传统风味小吃之一,起源于北宋徐州知州苏东坡,清朝乾隆皇帝三下江南路过徐州,吃过蜜三刀后龙颜大悦,御笔手书“徐州一绝,钦定贡”,至此蜜三刀就正式成为宫廷御点,并加以改良,成为现在的徐州名小吃。

41.徐州烙馍清代顺治年间,方文来徐州做客时,在其《北道行》中这样写到徐州的烙馍:“白面调水烙为馍,黄黍杂豆炊为粥。

北方最少是粳米,南人只好随风俗。

”从这可以看出,烙馍这种民间的面点食品不但历史悠久,并且久有名气。

42.丰县羊角蜜羊角蜜绝对是甜品中的甜品,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它不仅外面裹的是一层专门做甜点所用的甜粉加上稍稍脆的外壳里面就是拉丝的糖希,咬一口糖丝能拉好远,即好吃又好玩。

43.把子肉把子肉的精彩便是有肥肉的存在才能产生出肥而不腻的上佳口感,把子肉虽由浓油赤酱熬制,却并不咸,刚好用来下饭。

而一口饭一口肉的搭配就恰好把米香肉香统统带出来。

44.沛县冷面沛县冷面俗名面线,它起源于朝鲜族,因需冷食而得名冷面。

它是用精制小麦粉高温压制而成。

后来传到沛县,因冷食不适宜南方人食用,后来改变成冷面热食,沛县冷面深受人们喜爱,流传至今,成为具有沛县特色的地方小吃。

45.黑麻桂花酥糖美食鉴定:黑麻桂花酥糖,麻就是芝麻,所以有黑麻就有白麻。

桂花酥糖,主要以芝麻,精面粉,蜂蜜,麦芽糖,白砂糖,南桂花等制作而成,可直接食用,也可沸水冲饮。

用沸水冲,比较粘稠,可以当粥来喝。

46.蜜制蜂糕据传说,唐朝贞观年间,礼部尚书张建封任徐州武宁里节度使时,有宠妾关盼盼,烹饪女红,音乐歌舞无所不能,尤其是关盼盼擅用面筋,蜂蜜,麻油,果料制作一种蜜制蜂糕作日常食用,以保持红颜不老,姿色动人,深得张尚书的喜爱。

47.山楂糕虞姬为楚霸王起舞:“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悲情的一瞬!中国爱情中最经典的千古绝唱!他跟项羽的爱情故事在徐州更是佳话频传!情人节里,酸酸甜甜的山楂糕,应时应景的衬托着他们的浪漫甜蜜!48.骆马湖银鱼银鱼为名贵水产。

相传鬼谷子王禅在马陵山上炼就仙丹,甚感这药渣子有灵性,就把它投进骆马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