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和股市的关系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纷纷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投人大量的货币资金,因此,各界人士普遍担忧世界经济回稳后,会出现全球性的通货膨胀。
前段时间原油等国际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和国内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扬。
也加剧了此种担忧。
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促使人们寻找适当的途径进行投资理财,避免货币资产的贬值。
而作为重要投资渠道的股市,在此情形下会有何种表现,自然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通货膨胀和股票市场关系的基本理论股票市场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变动关系在中外都受到广泛关注,人们一直很想知道股票市场与通货膨胀之间到底存不存在变动关系。
如果存在,是怎样的一种变动关系?对于他们之间的研究曾经产生过许多争论,由研究得来的结论有多种,并且这种争论至今还在继续。
笔者认为股票市场和通货膨胀是存在变动关系的。
1、通货膨胀与股市具有相关性的原因首先,经济周期对股票市场波动起决定作用:一般而言,股票的总体价格本质上是由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未来总体业绩或未来现金流的预期决定的。
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业绩的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受宏观经济变量变化的影响。
由于信息不对称及投资者消化分析消息的能力各有不同,短期内,国民经济与股市走势一般不会完全一致。
但中长期内,投资者逐渐识别宏观经济趋势,改变投资策略,从而使股票走势逐渐与国民经济走势相吻合。
其次,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一般而言,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是密切相关的。
通货膨胀一方面反映丁宏观经济的周期性变化,一方面也对经济周期的运行产生极大的影响。
通过影响产出就业和货币政策等,成为经济周期循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货膨胀率与增长率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门槛效应:当通货膨胀率超出或者低于一定程度以后,都将对于增长率的提高和稳定带来妨碍。
通货膨胀对股市波动的影响,仍然是建立在通货膨胀反映经济增长这一基础之上。
经济从衰退、萧条、复苏到繁荣的周期性变化,是形成股市牛熊周期性转换的最基本原因,通货膨胀反映了经济周期的变化1,而经济周期的变化决定了股票市场的波动。
所以说,通货膨胀通过反映经济的基本状况因而与股市渡动密切相关。
2、通货膨胀和股市的关系的主流学术观点国内外对于通货膨胀和股市波动的研究。
大致有两种结论:一是通货膨胀与股市波动星正相关关系,这是根据Irving Fisher(1930)费雪的传统理论,认为股票收益与实际通货膨胀应该正相关2。
费雪在1930年《利率理论》中提出了“费雪效应”假说,费雪效应指出当通货膨胀率预期上升时,利率也将上升。
他揭示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在某种经济制度下,实际利率往往是不变的,因为它代表的是社会的平均实际盈利能力。
于是,当通货膨胀率变化时,为了求得公式的平衡,名义利率会随之而变化。
这是古典学派家所提出的著名理论,它是将利息率同等于实际的利息率在于预测的通货膨胀率的总和。
将此理论运用到股票市场中去,则是股票收益与通货膨胀之和。
所以这说明股票资产是通货膨胀的有效保证。
一是通货膨胀与股市波动呈负相关关系,Linter(1975)等最早的研究主要证实了实际股权问报和通货膨胀的负相关关系。
Fama和Sehwert(1977)将通货膨胀分解为预期和非预期的通货膨胀,而且发现这两者都跟股票回报呈负相关。
Feldstein(1980)提山。
通货膨胀会导致会计利润的扭曲,团而股市估值与通货膨胀负相关。
国内学者刚猛,陈金贤(2004)通过对中国1995年1月至2002年1月的数据研究表明,跃期中实际股票收益率与通货膨胀呈明显负相关关系。
但短期中实际股票收益率与通货膨胀和实际经济的关系不显著。
笔者认为股市的波动受到政治、经济、自然等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因此,通常认为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可循,所以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因此,对这些影响进行分析和比较必须从该时期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的程度,配合当时的经济结构和形势、政府可能采取的干预措施等方面的分析人手。
二、实证分析1谷丽娜,《通货膨胀不同阶段股票市场波动的研究》,《世界经济情况》2006年第23期,第11到16页。
2钱吉,《通货膨胀影响股票市场的实证分析》,《时代经贸》2011年第2期,第170页通货膨胀的程度通常由通货膨胀率来衡量,一般通过观察一经济体中大量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来计算确定,在现有各种方法中,最通用的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3每当统计局公布物价指数创新高的消息时,股市总是大涨。
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7年1 1月份CPI再创新高的消息并没有让股市重新涨起来。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此后不久,美国劳工部也公布了美国的物价指数,美国11月CPI 升0。
8%远超10月的O。
3%,为2005年9月以来最高涨幅。
接着公布的欧盟及新兴市场的物价指数同样创10年新高。
受此影响,欧美股市及亚洲股市跌声一遍,我国股市也未能幸免。
同样是物价上涨的消息,为什么股市的反应却是此一时、彼一时?为此,我们有必要结合一个较长时段的CPI数据和股市行情进行分析,具体数据,本文将截取2001年到2009年的CPI数据和股市增长情况。
2001年1月到8月:CPI表现为温和上涨。
5月份达到最高值1。
7%。
以后逐月下降。
到9月份为负值一0。
1%;上证指数以2o77点开盘,先抑后扬,在6月份达到高点(月收盘2218点),受国有股减持政策和估值偏高的影响,7月开始持续下跌,先于通货紧缩的发生,8月收于1834点。
2001年9月到2002年l2月:除02年2月为零外,CPI均为负值。
其中4月为一1-3%达到此次极值。
受央行2月降息影响,上证指数在2、3、4月小幅反弹后下跌。
6月时有次较强的反弹(CPI连续二个月降幅减小),其后再度下跌,到12月底指数以最低的1357点收盘。
2o03年1月到20o5年9月:CPI回到正值。
低位反复后,03年l1月上升到3%,基本稳定一段时间后,2004年4月开始攀升,同年7、8二月达到最高的5。
3%,然后逐步回落,直至2005年9月为0。
9%。
上证指数在03年1月CPI 第一次出现正值时强劲反弹。
4月份见高点1649点后,逐步在回落至前低附近(略低),并于03年l1月开始持续反弹,到o4年4月见顶1783点回落,是01年7月熊市以来最强烈的反弹(大B浪反弹),此后由于股市制度缺陷等原因,并受1O 月加息影响,反复下跌,直至05年5月刺破千点后。
反弹至9月的l155点收盘。
2005年10月到2009年1月:CPI经历了温和通胀到严重通胀再快速回落的过程,其中06年11月以前CPI小于2%,07年3月突破3%。
07年6月为4。
3吴一,《浅析通货膨胀率对国内股票市场的影响》,《财经界》2009年10月,第16页。
4%,07年7月突破5%,08年2月达到峰值8。
7%,随后缓慢回落,同年8月降到5%以下,l1月后快速回落。
o9年1月为1%。
在这段时间,股改后的国内股市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壮观的大牛市,上证指数在千点附近完成双底后,一路高歌。
O7年10月达到最高点6l24点,然后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高估值的压力下。
一年时间内反复暴跌至O8年l0月的1664点。
才逐步企稳反弹。
09年1月收在1990点。
上升过程中2006年8月、2oo7年3、5、7、8、9月的加息,o6年到o7年9月份的十次上调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至l2。
5%,07年5月30日上调证券交易印花税,都没有挡住牛市的步伐,但其累积效应到07年1O月开始凸显:而下跌过程中的加息和上调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是雪上加霜。
O8年4月降税的利好也不能阻止熊市的脚步。
O8年9月下调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O月二度降息,CPI回落到4%以下后。
股市才见底回升,对过度的下跌进行修复。
此次通胀为输人性通胀。
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引起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是主要原因。
O8年7月原油价格见顶后快速回落,CPI也回落速度也加快了。
而股市O8年第二、三季度的下跌,除了金融危机的影响。
还有部分原因是当时已经对通缩有很强的预期。
2009年2月到2009年8月:CPI重回负值。
均在-l%到-2%之间,8月为-1.2%,环比为正值。
有回升迹象。
7月底以前股市稳步反弹。
上证指数在8月份创下3478点高点后。
由于累计升幅较大,并受通胀预期和货币政策微调的影响。
暴跌至2667点收盘。
这段时期。
虽然CPI为负值,但人们普遍对未来有通胀的预期,股市的上涨一方面是对08年下跌过度的修正。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这种预期。
而当经济有较明显的见底迹象时,市场担心央行为防止通货膨胀而收缩流动性,加上前段时间连续反弹导致估值升高。
产生快速下跌。
当通货膨胀处在初期时,企业产品出厂价格上涨幅度较小,只有个别行业的产品价格出现大幅上涨情况。
从总体上看,大部分企业的产品销售良好,企业存货下降,公司盈利大幅上升,整个社会一片繁荣景象。
最重要的是,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尚无足够警觉,货币政策不会发生变化。
此时股市价格将不断上涨,出现牛市典型特征。
2006年至2007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及股市的表现基本如此,尤其是2007年上半年,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优异。
因此,股市上涨也属于情理之中。
2007年1 1月份之前的股市都属于此类情形。
所以说在温和的通货膨胀情况下,如果经济处于景气(扩张)阶段,股市稳步上扬可能性较大。
当产品的出厂价格涨幅加快,涨价范围扩大,多数行业的产品出现涨价行为时,整个社会的物价指数涨幅就将超过中央银行的忍耐范围(一般为3%至5%左右)4。
物价出现螺旋式上升,尤其是物价上涨超出市场预期时,中央银行便开始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股市便会出现逆转。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发现07年年底到08年初,CPI曾一度涨到8.7%的高位,对后来股票市场大跌有很重要的影响。
可以说通货膨胀本身对股市是正面的刺激因素,但通货膨胀的恶化所带来的金融紧缩却成了牛市的真正杀手。
当然,股市不仅被动地受通货膨胀的影响,本身对通货膨胀也产生作用。
5通过观察数据我们发现,通常是股市先上涨,而后在几个月后就会出现通货膨胀。
资产价格上涨后,这些泡沫会向其它领域扩散,原因是资产价格膨胀导致社会虚拟财富大量增加,相当于中央银行投放了大量货币,导致CPI走高。
2006至2008年9月的实证数据显示,股票市场与通货膨胀具有滞后正相关关系,CPI滞后上证指数同向波动,滞后时间4个月左右。
这个结论扩展了我们研究股市与通货膨胀关系的视角,不仅要判断是否相关,还应考虑影响是否滞后。
三、结论稳定的小幅度通货膨胀一般会被认为对经济有益。
当温和通胀的时候,税收效应、负债效应、存货效应和波纹效应等都有可能刺激股价上涨。
但长期严重的通货膨胀,必然恶化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股价将受大环境影响而下跌。
而通货紧缩将损害消费者和投资者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