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语产出性词汇能力石化现象探析

二语产出性词汇能力石化现象探析

二语产出性词汇能力石化现象探析
摘要:二语学习者的中介语存在石化现象,二语产出性词汇能力的石化是表现之一。

语言输入在数量上和范围上的不足以及语言产出机会的缺乏不利于词汇能力的发展,高级词汇使用动机不强,词汇学习重量不重质和缺少相应课程等原因是造成二语学习者产出
性词汇能力石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二语;产出性词汇能力;石化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167-02
一、前言
教学实践中发现,我国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表达能力较低,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词汇能力低,或者说词汇运用水平低。

这表现在,即使学习者经过了多年的英语学习,达到了较高的阶段,但能够较好运用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的,往往还是那些在初级阶段所学的那些词汇。

在二语习得中,有种现象被称之为中介语石化现象(selinker,1972),即在二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学习者的二语能力上升很快,但到了某一阶段后往往会停滞不前,甚至出现某种程度的下降。

语音和语法等知识会石化,同样,二语习得者的词汇能力也会有明显的石化。

关于词汇能力,学者对其有不同的定义,但综合起来有三种(转引自jiang,2000)。

第一种最简单或最狭义的定义就是能认识或回忆起一个单词及其意义。

第二种更广义的定义是恰当使用一个单词时必须掌握的各种知识的总和。

第三种定义
认为词汇能力是一种技能而非一种知识。

本文作者认可第三种定义,并进一步认为词汇能力指的是词汇的运用能力及其熟练程度。

而词汇也可以区分为接受性词汇和产出性词汇。

接受性词汇(receptive vocabulary)指的是在听、读等接受性语言活动中能够理解的词汇。

产出性词汇(productive vocabulary)指的是在说、写等表达性语言行为中能够使用的词汇。

本文旨在分析二语产出性词汇能力石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二语产出性词汇石化原因
二语产出性词汇石化是二语石化的一部分,其中原因之一是输入与输出不平衡造成的。

语言输入在数量上和范围上的不足以及语言产出机会的缺乏不利于词汇能力的发展。

在达到目的语前,学习者的语言属于中介语。

中介语是二语学习者关于目的语的知识和结构系统的连续体,这个连续体不断地靠近目的语,但大多数学习者的系统在到达目的语之前,就发展停滞了。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和主导,学生接受的是“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很少有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英语被当作一种知识而不是技能去教授,缺少一种语言实践的环境。

即使是在交际法流行的当下,教师重视流利性和可交际性,忽视了准确性和丰富性,学生学习词汇时,所接受的只是教师和课本上教授的字面意义,盲目地按照词汇出现的先后顺序和提供的例句学习和背诵词汇,对词汇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

laufer(1998)指出,从学习者的动机来看,发生自由产出性词
汇的高原现象(the plateau in free active vocabulary)也就是石化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学习者缺乏运用较高级词汇的动机。

在教学中,中国教师往往关注学习者书面表达或口头表达的正确性或流利性,只要学习者表达正确,或者实现了交际的目的,通常教师会给予肯定。

在考试时,追求表达正确,不惜对高级词汇采取回避的策略(avoidance)更是受到了鼓励。

学习者也发现,正确使用较少的词汇或较低级的词汇就可以获得教师的肯定或考试的高分;而冒险去使用那些高级的词汇很可能会犯错。

于是,他们反复地去使用那些业已掌握的高频词,在这期间,学习者表达的词汇丰富性(lexical richness)有意无意地被忽视了,从而造成了产出性词汇的石化。

在英语的教与学中对二语词汇习得重量不重质量也是造成产出
性词汇石化的原因之一。

教师鼓励学习者扩大词汇量,考试的压力也迫使学习者扩大词汇量。

片面的量的增长,并没有带动质的同步。

根据krashen(1982)的二语习得理论,二语习得中石化现象的产生,目的语输入的数量的不足和质量的不适同样是重要的原因。

质量的缺位意味着二语词汇加工深度(depth of processing)的不足。

而craik等的实验研究(转自weltens,1987)二语词汇长期记忆效果几乎依赖于加工深度。

类似地,stemberg(1987)提出词汇习得实现需要满足的一个条件就是词汇加工达到一定的水平。

缺乏深度的加工,学习者使用词汇的熟练程度或提取的速度自然会大打折扣。

另外,没有开设相应的提高二语词汇使用能力的课程也是没能缓解二语词汇石化的原因。

虽然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英语学习者来说,词汇的学习是一个重点和难点,但长期以来,对词汇习得的研究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自然,词汇的教学也比较薄弱。

在英语专业的教学中,词汇的教学只是综合英语课程中的一个不起眼的环节,教师以为,仅仅通过教授阅读和强调词汇的重要性,不需要像中学那样去检查学生的词汇学习,学生的词汇能力就自然会得到提高。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缺乏计划、执行、监控和反馈,学生的词汇能力没有得到预想的提高。

除了表现在写作中学生没有使用高级词汇外,在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听写测试中,学生拼写错误频频也是证明。

三、二语产出性词汇石化的应对策略
教授和引导学生学习词汇时进行“深加工”。

要增加对词汇的加工深度,首先应该掌握好英语的常用的、高频的或者称做基本范畴的词汇,而不是盲目地追求量的增长。

新版柯林斯cobuild英语词典和朗文当代英语词典(第三版)使用的定义词为2000个,牛津高级英语学习词典(第五版)使用的常用词为3500个,由此可见常用词汇的重要性。

向学生阐明此重要性后,要教授和引导学生学习词汇全面的知识,包括词汇的语音、词义、搭配、引申意义,分析其词缀等构词法,甚至了解其词源背景知识,然后读熟或背诵例句,最后学生自己学会使用词汇。

语言技能的训练时要量大,并严格要求。

二语产出性词汇能力的提升归根结底有赖于二语的大量输
入和输出。

这就是要抓好语言技能的基本功。

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他们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甚至把英语学习当作愉快的体验,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考试,并改革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多开口,多动手。

在课外,也要建立完善的监控、监督和评价机制,使学生大量地阅读,大量地听、说,同时,教师要严格要求并检查训练的情况。

开设增强词汇能力的课程,也是促进产出性词汇水平的手段。

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全面、深入地学习目标词的构词知识、语义知识、培养词义意识等。

教授学生学会运用多媒体软件,让他们通过推测、强化、例证和提取等步骤使所学的词汇保持长久记忆。

四、结语
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在初级阶段时,产出性词汇能力和接受性词汇能力往往可以同步增长,但到了一个较高阶段后,产出性词汇能力就会停滞不前了,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怎样才能最好地增进二语产出性词汇能力目前研究并不多,希望此文可以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jiang,nan.lexical repres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a second language[j].applied linguistics,2000,21(1):47-77.
[2]krashen,s.d.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1982.
[3]laufer,b.the development of passive and active vocabulary in a second language:same or different?
[j].applied linguistics,1998,(2):255-271.
[4]selinker,l.interlanguage[j].iral,1972,(10):201-231.
[5]weltens.b.the attri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skills:a literature review[j].applied linguistics,1987,(1):26-38. 作者简介:李祖君(1976.8-),男,广西灵山人。

钦州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