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节总则-----------------------------------------------------------------------------2 第二节质量检测、控制监理实施细则-------------------------------------------6第三节投资控制监理实施细则---------------------------------------------------8第四节进度控制监理实施细则----------------------------------------------------16 第五节安全施工监理实施细则----------------------------------------------------20 第六节土方工程监理实施细则----------------------------------------------------22 第九节建筑材料质量监理实施细则-----------------------------------------------34第十节工程质量检测试验监理实施细则--------------------------------------------37 第十一节砼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41 第十二节工程验收监理实施细则---------------------------------------------------46 第十六节仪器设备安装监理实施细则第十七节埋件预留监理实施细则第十八节工程验收监理实施细则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项目监理实施细则第一节总则1.1 编制依据本细则根据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项目设计技术要求及图纸、业主与承建单位合同文件、监理规划、有关监理规等要求编制。
1.2 本细则使用围本细则使用于:省2011年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项目。
1.3工程主要容工程建设项目包括:改建水文站20处,新建水位站38处,改建水位站2处,新建省水文信息中心1处,水文信息分中心3处,组建水文应急机动测验队1个,工程仪器设备购置等。
项目主要建设容如下:1.3.1项目土建部分:设置断面标志牌54个,设立观测水尺334处,计1160m,新建水位平台69处,修建观测路3008m2,新建雨量观测场2个,架设测流缆道15座、测桥3座,设立水准点129个,新建站房405 m2、操作室651m2,硬化院落4295m2,修筑护岸3处,架设供电线路1250m等。
1.3.2项目仪器设备购置部分:购置巡测车1辆、桥测车4辆、测船5艘、ADCP8套、雷达波测流仪8台、浮子式水位计及传输设备20台(套)、雷达水位计及传输设备7台(套)、电子水尺水位计防伟输设备39套、普通流速仪49架、手持式电波流速仪13台、测深仪3台、多波速水下测量系统1套、振动测沙仪2台、翻斗式雨量计及传输设备35台(套)、电子天平11架、全站仪2台、水准仪16架、北斗通讯终端8台、GPS 12套、台式计算机39台、便携式计算机27台、服务器5台,发电机6台等。
1.2 监理机构职责项目监理机构应依照监理合同中项目法人授予的职责与权限,与参与工程建设各方密切协作,检查、督促施工单位严格履行工程施工合同的职责和义务,通过认真、谨慎、勤奋与高效的工作,促使工程建设合同目标得到实现。
项目监理机构应履行施工措施计划审批、工程开工(停工、返工、复工)与完工指示、施工质量签证、工程施工合同文件解释与合同争端调解、有限施工变更、合同支付签证、安全生产与施工环境保护监督、施工关系协调、对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资质审查等各项必需的职责与权限。
1.2.1总监理工程师负责组织实施项目监理工作,保证项目监理机构高效有序运转;负责对项目监理工作分解,指定相关项目监理组对相关项目监理工作负责。
对监理人员行为规进行监督、组织监理人员上岗培训、业务考核、岗位管理、部协调和对外公共关系处理等项工作。
1.2.2项目监理机构综合部门应做好文件收发登记及文件、资料、记录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1.2.3 项目各级监理人员直接负责相应工程项目现场的施工准备、资源投入、合同履行等全过程的跟踪监理和信息(记录)处理;承担工程进度、施工质量、合同支付三项目标控制和合同商务管理等监理业务;负责工程施工控制目标与对策措施的指定、进展跟踪、过程分析与目标调整。
1.3 监理工作程序1.3.1 工程建设监理的一般程序:组建项目监理机构,确定监理人员,编制监理规划并报送业主;以工程建设合同文件为依据,按工程建设分专业和分项目编制监理工作规程或监理实施细则;按照监理工作规程或监理工作细则进行监理;组织、主持或参与合同工程验收;监理业务完成后,向业主提交工程监理档案资料和监理工作总结报告。
1.3.2 原材料控制工作程序:监理机构应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执行材料进场检验制度,没有经过检验和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准用于工程建设。
对钢材水泥等原材料实行施工单位进场检验(查产品合格证、厂家生产许可证、产品许可证、批号、代表数量、外观检查等)、抽样试验和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制度,未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材料不能用于工程建设。
对石材、砂等“地材”,实行施工单位现场勘察、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复查试验和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制度。
未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地材”不能用于工程建设。
督促施工单位根据原材料采购计划,建立原材料进出台帐。
台帐容至少包括:进货日期、材料来源、进货数量、规格、合格证编号、检验、试验结果、监理认可结果、用途、使用部位等。
检查施工单位原材料检测、试验单位资质〔是否经过省(市)技术监督部门计量认证,检测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仪器设备情况〕。
对施工单位报送的原材料检验单进行审查,签署意见(认可或不认可意见及理由)。
必要时,对重要的原材料进行见证抽样试验或监理抽样试验。
委托试验的,对试验单位提出的报告要检查认可。
1.3.3 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程序:施工质量控制原则:以施工及验收规、工程质量评定标准为依据,督促施工单位全面实现工程项目施工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
对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
对工程项目的人、机、料、法、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监督施工的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到位。
严格坚持本工序质量不合格或未经验收不予签证、下一道工序不得施工的制度。
事前控制:受项目法人委托组织设计交底工作、核转设计文件。
受项目法人委托组织设计和施工单位研究确定工程项目划分和工程关键部位,将划分结果报相应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认定。
进行监理交底,明确监理工作的控制方法和要求。
审批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容至少包括:施工布置是否合理、施工方法是否可行、质量保证措施是否可靠并具有针对性等。
核查开工条件(应由承包人提供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纸、进场人员设备情况等),签署开工意见,发布开工令。
查验施工测量放线成果。
检查需要定期检验的设备、仪器的检验证明。
签认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
审查生产性试验的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
事中控制:对施工现场有目的地进行检查巡视,对施工过程的关键工序、特殊工序、重点部位和关键控制点进行旁站监理、抽样(平行)检测和控制工序交接;检测施工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并及时纠正施工中不符合要求的问题,签发《监理通知》或《整改通知》等。
事后控制:依据设计文件和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及时核定单元工程质量等级,签署核定意见。
根据施工单位隐蔽工程报验单,对隐蔽工程进行现场检测、核查,签署隐蔽工程检查验收意见,对合格的准予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对不合格的由监理工程师签发《不合格工程项目通知》,待施工单位整改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复验。
对重要的隐蔽工程验收需建设、监理、设计和施工等四方到场签署联合验收意见。
对施工单位报送的《单元工程质量报验单》及其他资料进行审查,并到现场进行抽查、核查,签署质量等级评定意见,做好检查记录。
对符合要求的确认质量等级,对不符合要求的由监理工程师签发《不合格工程项目通知》,待施工单位整改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复验。
当工程建设达到一定阶段,应按SL223—1999《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和其他有关验收规进行分部工程验收、阶段验收和单位工程验收和竣工验收。
1.3.4进度控制工作程序进度控制原则:工程进度控制的依据是施工合同约定的工期目标。
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原则下,采用动态的控制办法对工程进度进行主动控制。
进度控制工作程序: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规模、质量标准、工艺复杂程度、施工现场条件、施工队伍条件、材料供应计划落实情况等,全面分析施工队伍编制的进度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工期是否满足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要求,所需的人力、材料、设备的配置与进度计划是否协调等问题后,签署审批意见。
监督检查进度计划的实施,根据检查结果对工程进度进行评价和分析,发现偏差应要求施工队伍及时采取措施,作出赶工进度计划的安排。
发现工程进度严重偏差计划时,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监理工程师进行原因分析,召集建设各方研究措施,调整进度计划并督促实施。
1.3.5 工程量计量控制工作程序工程量计量原则:严格执行承包合同约定的工程量计量支付办法。
坚持在报验资料不全、与合同文件的约定不符、未经质量签证合格或有违约的不予审核和计量的原则。
对有争议的工程量计量,应采取公正、协商的方法确定。
工程量的审核应在承包合同约定的时限进行。
工程量签认程序:监理工程师应认真记录所监工程应予计量的工程量,必要时进行测量核实。
根据工程量核实记录,对施工单位报送的《月完成工程量报审表》核实签认。
对某些特定的分部工程的计量方法由监理、建设和施工单位协商约定。
对一些不可预见的工程量,监理工程师应会同施工单位如实计量。
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施工变更,监理工程师应按有关规定程序对符合程序的合格工程办理现场计量签认手续,并报总监审查。
1.3.6 合同管理程序合同管理原则:监理工程师应采取预先分析、调查的方法,经常跟踪合同执行情况,提前向项目法人和施工单位发出预示,防止偏离合同约定事件的发生。
合同管理程序:根据设计变更、工期延期、费用索赔、合同争议和违约事件处理管理程序的要求,项目监理机构在监理过程中应记录、收集详细资料,依据上述事件的事实审核、评估施工单位提交的《设计变更洽商费用申报表》、《工期延期申请表》、《费用索赔申请表》和合同一方或双方提交的《解决合同争议申请》和《违约申诉报告》等,对上述事件做出公正处理。
项目监理机构应严格工程暂停的管理,若由于发生必需暂停的紧急事件时,监理工程师应协同有关单位按合同约定,处理好因工程暂停诱发的各类问题。
要加强对工程分包合同的控制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