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呼吸道九联检病原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呼吸道九联检病原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阳性率1%-2%
肺炎衣原体
肺炎衣原体是一种比细菌小但比病毒大的生物,专性细 胞内寄生 感染方式:人与人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8岁以上儿童易被感染,尤其是人群聚集处。肺炎衣原 体肺炎占社区获得性肺炎比例的10%左右 多数起病缓慢,潜伏期30天左右,IgM抗体在发病2-3周 出现,一般来说可持续存在2-6个月。临床开始出现流感 样的症状如咽痛、头痛、发热。 阳性率一般在1-5%左右
据统计,90%以上急性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 起
一种病原体可引起多种临床症状,同一临 床表现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
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概况
一、典型“致病菌” 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
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 症状:典型,咳嗽、脓性痰、胸膜炎性胸痛,
一般都伴有发热,或有脓血痰 病史:①悠久,古代的“瘟疫”很多细菌性
能低下者。 流行:夏秋季节。尤其是在装有中央空调的封闭空间
内易爆发。 军团菌肺炎潜伏期为2-10天,症状:发冷、不适、肌
痛、头晕、头痛,并有烦躁、呼吸困难、胸痛。IgM抗 体在感染后1周左右出现,并可持续存在3-6个月。 我国各省市每年均有病例报告。阳性率2%-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一种没有细胞 壁的病原体 经14-21天的潜伏期开始发病,患者有头痛、乏力、无 力干咳等症状 IgM抗体一般在感染后1周出现,3-4周达到高峰,可持 续存在3-6个月 学龄儿童、婴幼儿、青少年患病较多,儿童中最典型的 综合症是气管支气管炎,许多成年感染者是无临床症状的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达40% 冬季较多,地区性流行
1周左右 1周左右 2周左右
2-3周 1周左右 1周左右 1周左右 1周左右
Igm存在 时间 3-6个月
3-6个月
3-4个月
2-6个月
2-3个月 2-3个月 2-3个月 2-3个月
IgM IgG
抗原抗体检测
下呼吸道感染
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 肺炎、支气管扩张等
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 等微生物引起,其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 准确诊断、及时治疗的原则,治疗时必须 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 素
呼吸道病原体
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主要有病毒、细菌、 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体等
呼吸道九联检病原体抗体 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检验科 杨溪霖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指病 原体感染人体的鼻 腔、咽喉、气管和 支气管等呼吸系统
分为上呼吸道感染 和下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
常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指鼻腔、咽或喉 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 种传染病
常见病因为病毒,少数由细菌引起。患者 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不仅具有 较强的传染性,而且可引起严重并发症
大部分病例发于春天或是初夏。其流行行分布全世界,我国吉林、 四川、云南、新疆、西藏、广西、福建、贵州等十几个省市、自治 区均有本病流行。
其潜伏期12~39天,平均18天。IgM抗体一般在感染后2周左右出现, 4-8周达高峰,可持续存在3-4个月。症状主要是高热,剧烈头痛, 寒颤,严重乏力,肌痛,且常有胸痛, 体温升高。
较快速,批量筛查
特异性不高,假阳性多
分子生物学方法
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很高
操作繁琐,价格昂贵
采样
抗原检测
拭子伸入鼻部后向鼻咽部水平伸入,不是向鼻 腔伸入。 伸入距离为从耳垂部到鼻尖长度的 一半,一般针对两周岁以下儿童,伸入距离约 为拭子绒毛头的长度两倍
拭子伸入后要轻轻捻动拭子转3圈。 取样后在 一小时之内洗脱到生理盐水中,12小时内送检
Mpn和Cpn合并阳性有27例.占总阳性数的45.0%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1年第9卷第3期
9例(1.2%)患儿MP-IgM 和Cpn.IgM 同时阳性; ------世界感染杂志2006年第6卷第4期
本次调查同时检测了8种感染呼吸道的常见病毒,结果提示Mp、 Cp多混合有病毒感染。
可持续存在2-3个月
副流感病毒
常常引起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病毒,其致病性仅次于 呼吸道合胞病毒,它是单链的RNA病毒
副流感病毒的潜伏期为2-7天,IgM抗体在发病1周左右出 现,可持续存在2-3个月
副流感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第1和第2型副流感病毒感 染常见于幼儿,局部流行发生于托儿所,儿科病房,小学 及其他儿童场所。第3型为地方性流行,传染性强
肺炎 ②重症致死性肺炎很多是细菌性 ③上世纪50年代以前的肺炎90%以上为细
菌性肺炎,现在报道约在40%左右 ④肺炎链球菌大约占在60%
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概况
二、非典型病原体 ①进展的、开放的概念,始用于20世纪30年代 末,60年代首次发现了非典型的病原体——肺 炎支原体 ②泛指各种能引起肺炎的、临床表现与典型肺 炎不同的各种病原体(广义) ③临床症状不典型,差异大 ④在CAP中感染的比例逐年增加,据报道大约占 40-60%,逐渐引起各国医疗工作者注意
呼吸道病原菌合并感染的分析
119例小儿肺炎细菌感染97例,细菌感染及肺炎支原体同时感染 19例。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年12月第6卷第23 期
在SARS发病前阶段,合并MP感染阳性率为69.3% (39/56) ; 发病后阶段,合并MP感染阳性率为l8.6% (8/43)
------Joumal of Tropical Medicine Vo1.3 No.3 Sep.2003
①除组织胞浆菌为原发吸入性感染外,多 数为条件致病
②多发生在免疫低下患者和长时间接受广 谱抗生素治疗的患者
白色念珠菌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是指在非医院环境中受感染因子侵袭所发生的肺 部炎症,以及住院后48小时内或特殊病原菌在潜伏期 10天内所患肺炎,又称院外获得性肺炎。这种肺炎之 所以被叫做”社区获得性肺炎”是由于它很容易从社区 中的一个成员传播到另一个。
在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中,
支原体肺炎
病毒性肺炎
尤其最为常见。
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
这些病原体变异快,传播广,由于不易形 成长期免疫力而难以预防和控制
流感病毒 副流感病毒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腺病毒
呼吸道病原体检测
现有的主要方法: 病毒分离培养 抗原检测 抗体检测 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检测方法的比较
Q热立克次体
Q热立克次体,,是介于最小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类独特的严格在活 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病原体储存于动物中,传染源主要是受染的牛,羊等家畜,在动物 间以蜱传播。动物感染后多无症状,但乳汁,尿,粪中可长期带有 病原体。对人的感染力特别强,是立克次体中唯一可不借助于媒介 节肢动物而通过感染动物的排泄物污染环境后,通过接触气溶胶感 染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感染。
流感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是一种造成人类及动物患流行性感冒的 RNA病毒,呈球形;根据其核蛋白的抗原性可以分为三类: 甲型、乙型、丙型
该病毒呈季节性周期性流行爆发(12月-4月) 甲型流感的流行每年都会发生 乙型流感的流行只在每3-6年爆发一次,感染人数超过总
人口的25% 流感病毒的潜伏期为1-7天,IgM抗体在发病1周左右出现,
九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试剂
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
常见检测的九种非典型病原体
嗜肺军团菌
腺病毒
肺炎支原体
呼吸道合胞病毒
Q热立克次体 肺炎衣原体
流感病毒(甲型、乙型) 副流感病毒
嗜肺军团菌
广泛分布于天然淡水或人工水域,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易感人群:通常为老年人、儿童、吸烟者、等免疫功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0022694(2005)03—0269-02
社区获得性肺炎
青霉素问世前:
CAP80%以上是由肺炎链球菌所致。
1928年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拯救了千百万肺炎患者的生命,肺炎链球菌虽仍是CAP 最常见的病原体,但比例已明显下降。
非典型的病原体:如: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病毒、 嗜肺军团菌等,明显上升!
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RNA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
染(包括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最重要的病因之 一,可能是致命性的;在年长儿和成年人中也 非常常见。 在冬季爆发流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潜伏 期为3-7天,IgM抗体在发病1周左右出现,可 持续存在2~3个月; 占病毒性肺炎的25%-35%左右;位居儿童病毒 性肺炎第一位;
CAP的发病率为4.7%-11.6%,其中22%-51%的CAP需住院 治疗;住院CAP死亡率7%,重症CAP死亡率29%。(数据 来自西班牙)
社区获得性肺炎
美国:感染率第一位的疾病 美国:每年560万感染肺炎,感染率5-10人
/1000人/年 WHO:第二大死因,仅次于心血管疾病 中国:第五大死因 中国:儿童死亡的第一病因
(二)病毒类
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 合胞病毒、冠状病毒、禽流感病毒等
①季节性或区域性流行 ②临床症状:干咳为主,少痰或无痰、呼
吸困难,低氧血症 ③治疗:主要依靠对症支持治疗。早期抗
病毒治疗可能效果较好。预后取决于病毒 类型和宿主对病毒的反应
(三)真菌性肺炎
念珠菌,曲菌,新型隐球菌,放线菌, 组织胞浆菌,毛霉菌属等
阳性率:10%-20% 临床无法做出副流感的诊断,只能通过实验室检测来诊断
病原体潜伏期 IgM抗体产生时间
病原体
潜伏期
嗜肺军团菌 2-10天
肺炎支原体 14-2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