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压杆稳定
1.直线型经验公式
对于柔度(λs≤λ<λp)的中柔 度杆(中长压杆),临界应力 与λ的关系采用直线公式:
cr a b 13 8
式(13-8)中的系数a,b可查书中表 13-1。 λ的最低界限:
s
a
s
b
(塑性材料)
b
a
b
b
(脆性材料)
---------(13-9)
图13-3
2.抛物线型经验公式
式中有c1,c2,k三个未知量。根据边界条件:当x=0时, yA=0;代入式(c)得c2=0。式(c)成为
y c1 sinkx (d )
当x=l时,yB=0;代入式(d)后可得 c1 sinkl 0 (e)
要满足式(e),必然是c1或sinkl等于零,若c1=0,则压杆 上各点的位移都为零,这显然与压杆在微弯状态下保持平衡 的前提不符,故必须是sinkl=0。要满足这一条件的kl值为:
kl 0, ,2 ,L ,n (n为正整数)
由k P n 可得:
EI l
P
n2 2 EI
l2
(
f
)
使压杆可能在微弯状态下保持平衡的最大轴向压力,应
该是式(f) 中n=1时的P值,这就是所求的两端铰支压杆的临
界力Pcr,即
Pcr
2 EI
l2
(13 1)
式(13-1)习惯上称为两端铰支压杆的欧拉公式。当各个 方向的支承情况相同时(如两端为球铰),压杆总是在它的 抗弯能力最小的纵向平面内失稳,所以式(13-1)中的EI是压 杆的最小抗弯刚度,即I应取截面的最小形心主惯性矩Imin。
2
图13-4 对于柔度(λ<λc)的杆件,临界应力与λ的关系采用抛物线公式:
cr a' b'2 13 10
抛物线与欧拉公式的交点C,相应的柔度λc为
c
E 13 11
0.57 s
3.临界应力总图及临界应力的计算
2
图13-3
图13-4
图13-3和图13-4表示了压杆的临界应力与压杆的柔度λ 间的关系,称为塑性材料压杆的临界应力总图。它表示了 临界应力随柔度λ变化的规律。从图中可看出,临界应力随 柔度的增大而减小。
cr
2E 2
p
即 2E E (13 7)
p
p
图13-2表示了欧拉临界应力与λ的关系。欧拉临界应力为 一双曲线,只有当λ≥λp时,才能满足的条件,欧拉公式才有 效;当λ≤λp时,该曲线就无效了。
图13-2
三、临界应力总图
当λ问题。其临界应力一般运用由实验所得的经验公式 来计算。常用的经验公式有二种,一种是直线型经验公式, 另一种是抛物线型经验公式。
EI
d2y dx 2
M
x
Py
即:
d2y dx2
Py EI
(a)
若令 k 2 P ,则式(a)可写作
EI
d2y dx2
k
2
y
0
(b)
此微分方程的通解为:
y c1 sinkx c2 coskx (c)
y c1 sinkx c2 coskx (c)
Pcr
2 EI
l 2
(13 5)
式(13-5)中的μ称为长度系数。不同的杆端约束的长度系数如下: a.两端铰支:μ=1
b.一端固定,一端自由:μ=2 c.两端固定:μ=0.5 d.一端固定,一端铰支:μ=0.7
Pcr
2 EI
l 2
(13 5)
当压杆杆端的约束情况在最大和最小抗弯刚度平面内
材料力学
压杆稳定
一、细长压杆的临界力
1.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力(欧拉公式) 为了确定压杆的临界力,先研究压杆在微弯情况下的挠
曲线(图13-1a)。压杆在任意截面上的弯矩为M(x)= -Py (图13-1b),只要杆内应力不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 p,就 可以利用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
图13-1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2
图13-3
图13-4
a.对于柔度较小的短粗杆,可取作为临界应力,即以强度计 算为主。
b.对于λ较大的细长杆,稳定问题是主要矛盾,应用欧拉 公式计算临界应力。
c.对于λs≤λ<λp的中长杆,则应为应力超过比例极限后 的稳定问题,一般用经验公式计算临界应力。
临界力计算的步骤
例1.截面为120×200mm 的矩形木柱,材料的弹性 模量E=1×104Mpa,。其支 承情况为:在xoz平面失 稳(即绕y轴失稳)时柱 的两端可视为固定端(例 1图a);在xoy平面失稳 (即绕z轴失稳)时,柱 的两端可视为铰支端(例 1图b)。试求该木柱的临 界力。
在临界力作用下,压杆横截面上的平均压应力称作临界
应力,以 cr 表示,由欧拉公式(13-5)可得:
cr
Pcr A
2 EI
l 2 A
引入惯性半径 i I ,则有 A
cr
2E
l 2
i2
2E l 2
2E 2
(13 6)
i
cr
2E
l 2
i2
2E l 2
2E 2
(13 6)
i
式(13-6)中 l 称为压杆的柔度(或长细比)。它
i
反映了杆端的约束情况(μ)、杆件的尺寸及截面的形状等因素 对临界应力的综合影响。
式(13-6)是欧拉公式的另一种形式,只要当临界应力 cr 不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 p 时,用欧拉公式求得的临界力才是 正确的,其条件为:
2.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细长压杆的临界力
Pcr
2 EI
2l 2
(13 2)
3.两端固定细长压杆的临界力
Pcr
2 EI
0.5l 2
(13
3)
4.一端固定,一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力
Pcr
2 EI
0.7l 2
(13 4)
5.临界力的统一表达式
完全相同时,则式(13-5)中的I应取压杆横截面的最小形心 主惯性矩Imin。如果压杆在最大和最小抗弯刚度平面内的约 束情况不相同时,则应分别计算在两个形心主惯性平面内 失稳时的临界力,然后再确定该压杆的临界力。
二、临界力(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欧拉公式是以压杆的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式为依据导
出的,这个微分方程只是在材料服从虎克定律的条件下才成 立。因此,只有在压杆内的应力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 p时, 才能用欧拉公式来计算临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