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茶树病虫害防治课件_5 昆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PPT

茶树病虫害防治课件_5 昆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PPT



(2) 有效积温法则
预测某种害虫下一虫态或下一世代的发生期。 在已知某一昆虫发育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的 基础上,将有效积温常数除以当地日平均有 效温度,即得一定温度下的发育天数N=K/ (T-C)。 例如,已知茶小卷叶蛾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 6℃,卵期有效积温为70℃,若盛卵期后的平 均气温为20℃,代入公式N=K/(T-C)计 算,预测经过5d就可孵化出幼虫,据此即可 发出预报。 N=70÷(20-60)=5(d)

(2) 有效积温法则
控制昆虫的发育进度。如已接蜂的一批松毛 虫赤眼蜂,要求再过20d释放成蜂,以便及 时提供田间释放来寄生茶毛虫卵块。已知它 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34℃,有效积温为 161.36℃,应放在何种温度下饲养?可将以 上数据代入下式计算: T=K/N+C=18.4℃ 采用18.4℃为饲养温度,则可按要求日期育 出成蜂供茶园释放。
4.风(气流)

气流主要影响昆虫的迁飞和扩散。如蚜虫 能借气流传播到很进的地方。白背飞虱能 借助大气环流进距离迁飞。气流还通过影 响大气温度和湿度,而影响昆虫的生命活 动。
(二)土壤因子



土壤是昆虫的一个特殊生态环境。 土壤是由固、液、气三态物质所组成,具有特 定的温、湿度条件、通气状况、机械组成、化 学特性和有机物,形成一个特殊的生态环境, 直接影响土栖昆虫的生存、活动和分布。所以 大部分昆虫都与土壤有不同程度的联系。 有的种类(如蝼蛄、蟋蟀等)终生生活在土壤 中,多数种类在其一生中,有一个或几个虫态 生活在土中,如茶尺蠖在土下化蛹、蝗虫在土 里产卵、茶丽纹象甲的幼虫在土下生活。因此, 土壤与昆虫有密切的关系,直接影响土栖昆虫 的活动,甚至生存。 同时,土壤还是植物生活的基础,通过食物的 关系而影响着昆虫的生活和种群数量。
一、环境与生态因子
(二)生态因子的分类 一类为非生物因子 分为气候因子(如温度、湿度、光、风 等)和土壤因子(如土壤温、湿度,土 壤理化结构等)。 另一类为生物因子 分为食物因子和天敌因子等。

二、非生物因子对昆虫的影响
(一)气象因子
(二)土壤因子
(一)气象因子
温度 湿度 光 风 雨


★ 温度主要影响昆虫的生长发育速度
1. 温度
( 1) 温区的划分 致死低温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停育低温区 发育起点 低适温区 最适温区 高适温区 停育高温区 致死高温区 高温临界
(2) 有效积温法则


定义
N=K/(T-C)昆虫完成某发育阶段(1个虫期或1 个世代)需要一定热量的积累,发育所经时间与 该时间内温度的乘积为一个常数,即K=NT(K为 积温常数,N为发育历期,T为温度)。因昆虫必 须在发育起点温度以上才能开始发育,因此式中 温度T应减去发育起点温度C,这就是有效积温法 则即: K= N ( T - C) 式中K和C对某种昆虫或某一发育阶段是常数;T和 N可从实际观察中得来。 积温的单位常用“℃”表示。


(2) 降水
降雨不仅影响湿度,还直接影响昆虫种群的数量变化。春季 雨后有助于一些在土壤中以幼虫或蛹越冬的昆虫顺利出土; 暴雨对许多初孵幼虫和小型昆虫有机械冲刷和杀伤作用;阴 雨连绵不断,不但影响昆虫的活动取食,还会导致昆虫病害 流行而使种群数量减少。而小雨有利于昆虫发育和活动。
3.光照
光的性质、光强度、光周期主要影响昆虫的活动 与行为,起信号作用。 光的性质通常用波长表示。不同波长的光显示出 不同的颜色。昆虫的可见光区,偏于短波光。很 多昆虫对紫外光有正趋性,利用黑光灯诱杀害虫, 就是这个道理。昆虫的昼夜活动节律就是光强度 对昆虫活动和行为的影响。如蝶类、蝇类等昆虫 喜欢白天活动,蛾类、蚊类昆虫等喜欢夜间活动。 光周期对昆虫生理活动有明显的影响。如短日照 的来临,预示着冬季即将到来,对某些昆虫越冬 滞育起信号作用。桃蚜在长日照条件下,产生大 量无翅蚜,在秋季短日照条件下则产生两性蚜, 并飞向越冬寄主产卵越冬。

2.湿度和降水

(1) 湿度
湿度实质上是水的问题,水是昆虫体的组成成分和生命活动 的重要物质与媒介。不同种类昆虫或同种昆虫的不同发育阶 段,对水的要求不同。湿度主要影响昆虫的成活率、生殖力 (孵化、蜕皮、化蛹、羽化等)和发育速度,从而影响昆虫 种群的消长。有些昆虫,如小地老虎等对湿度要求较高,湿 度越大,产卵越多,卵孵化率明显增高,幼虫成活率高,发 生量大。但有些昆虫如蚜虫,在干旱的情况下,由于植物汁 液浓度增高,提高了营养水平,更有利于繁殖,所以在干旱 年份易造成猖獗危害。

湿度
温度

气象
雨 风
1. 温度
昆虫是变温动物,其体温的变化取决于周围环 境的温度,环境温度对昆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都有很大的影响。 昆虫的生长发育,都要求一定的温度范围,称 为有效温区,一般为8~40℃。其中最适合昆 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温度范围,称为最适温区, 一般为22~30℃。最适温区不是昆虫生长发 育最快的温度范围,而是指对种的生存和繁殖 最有利的温度。在有效温度的下限,是昆虫开 始生长发育的起点,这个点的温度称为发育起 点温度。一般在8~15℃之间。
茶树病虫害防治
第五节 昆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一、环境与生态因子 二、非生物因子对昆虫的影响 三、生物因子对昆虫的影响 四、人类活动对昆虫的影响 五、昆虫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的若干概念

一、环境与生态因子

(一)环境的概念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 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 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环境总是针 对某一特定主体或中心而言的,离开了这 个主体或中心也就无所谓环境,因此,环 境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2) 有效积温法则


应用
推测某种昆虫在当地可能发生的世代数,估计该种 昆虫能否在当地分布。 根据下式: 世代数=[某地全年有效积温总和K1(℃)]/[某昆 虫完成1个世代的有效积温K(℃)] 例如,已知茶毛虫完成1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 C=7.90±0.38(℃),有效积温 K=1340.36±123.55(℃),进而运用各地的气象 资料可推算出茶毛虫在各地的发生代数. 对于1年发生1代或1代以上的昆虫,假如K1少于K, 说明该地区的有效积温不足以完成这种昆虫的 1个 世代。这种昆虫就不可能在该地区发生或很少发生, 而成为这种昆虫地理分布的限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