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同理心训练

同理心训练

同理心训练张宏哲教授辅大社会工作系一、沟通背后的动机或心态A、掩饰自己的心意或意图,制造假象(可能影响沟通内容的可信度);B、攻击与防卫(可能影响沟通内容的可信度)C、自信心D、角色、转移、反转移E、男女差别:工具性和报告性对谈(竞争;解决问题、之事探讨)vs.表达性(友谊;情感、经验分享)二、受协助者在辅导面前可能会有的心理反应(请学员脑力激荡)三、同理心训练A、同埋心的定义:正确敏锐地洞察案主的感受、赋予问题的意义和重要性、并表达这种洞察使案主能够感受到。

应避免被案主表面的形象或行为所欺骗,避免诠释。

a、营造倾听、接纳、温馨、和尊重的态度,使对方愿意表露感受、表达看法;b、进入对方的感受世界、站在对方的立场体会和了解对方其所表达;c、将自己的了解表达给对方知道。

D、一种生活方式与同情心、分析、批判、建议、急于解答、急于忠告有别(handout1沟通障碍)有同理心无同理心同情心1.接纳对方观点和看法2.关心尊重此时此刻感觉3.态度亲和、温馨、信任4.适时开放自己1.否定;争辩2.太强调过去的感觉与动机3.严肃、忠告、欲影响对方4.拒绝开放、否认自己的感觉辅导的情绪和对方一致(同理则着重了解、不至于失去客观与冷静)B、为什么要学习同理的反应:1、强化双方的关系(因此可以回去教导契友或家庭如何表达同理心;可用在小组过程中)2、和对方维持心理接触(当下)3、愈同理,对方愈能够自我表露,愈了解对方的问题(正确评估)4、处理当下会谈中呈现的障碍(案主看表、案主随便转换主题、生气)5、使对质更容C 、学习辨识自己和他人的感觉或情绪a 、区分该有感觉和实际的感觉;应该的感觉从何而来?两者之冲突行何而来?冲突造成哪些身心的反应?个体如何解决冲突?当对方和自己的感觉冲突时,身为辅导的你会如何处理?(练习一)c 、建议:大声朗诵熟悉之,内化成为自己的,以助辨认自己和他人情绪。

D 、情绪反应的类型:强度与正负向(属于稳定的人格倾向,你妳偏向哪一型?)负向的微弱的E 、聆听与观察:a 、辨认感受之情境b 、感受:语文讯息:非语文讯息: 语音消息:声调、音量、速度、语气动作讯息:表情、手势、眼神、姿态、生理反应 (请问:语文、语音、动作何者是最强有力的表达工具?)c 、推测与观察行为背后的感觉(适时查询以印证是否正确;避免草率,否则沟通即刻受阻)(练习三:察言观色)。

d 、肢体语言的配合(hand-out4)F 、将对方表达的情绪反映给对方a 、参考格式:『你觉得』;『听起来』;『您好像』;『我听到的』,『您好像觉得』;『你说的是』;『我体会到你的感受是』;『我觉得你感到』;『从你刚刚说的,我的印象是』;『如果我有听清楚的话,你的意思是』;『你一定觉得』;『我听到你刚刚说』;『让我看看我是不是真的了解你的意思』;『我听到的有没有错,』(见hand-out5)b、别忘了描述原因:你觉得_______(正确辨认案主感受)因为_______(正确描述案主提到情境或事件)。

(为什么不直接说『我了解』就好了?为什么要说原因?)c、有时也可表达对方两相对立的感受:响应模式:你觉得____,却又(但是也)觉得____。

d、时机:对方稍微停顿或谈话告一段落;避免打断沈思或重复对方的话;(请问是否有文化因素的考虑)e、原则:Ⅰ.深度:反映出对方的感受深度,太深不被接受,太浅不被了解;Ⅱ.意义广度:反映对方所要表达内容,不加入自己的意见;Ⅲ.措辞:以对方能够了解的术语;Ⅳ.口语和非语上均可表达;也可以针对案主的非口语行为表达同理;Ⅴ.表达要具体(不够具体的例子:你的情绪好像有点希腊或罗马的);Ⅵ.不失去冷静和客观;Ⅶ.有时即使技巧不佳,只要诚恳,对方也会感受到。

(练习四)G.简述语意:倾听对方话中意含,以简洁新鲜不重复的话回馈,使对方知道自已很专注、印证自己对对方的想法和感受的了解是否正确。

例子:青少年:说什么同甘共苦,说什么朋友道义,在我最需要帮忙的时候,个个都像乌龟一样的躲起来。

辅导:他们那种前后态度的大转变,似乎给你很大的冲击,让你有受骗的感觉。

(练习五:简述或改叙)(练习六:同理心练习)H四、高层次同理心:A.定义:不仅反映对方表露的,更反映出对方隐藏、暗示、或比较不自知的*低层次:不多不少地反映对方表露的想法和感受;通常在会谈初期,也是反应对方比较能够接受的情绪或感受。

*前者可进一步促使对方自我探索、觉悟问题所在;通常在关系建立之后,太早运用,可能会误导、使对方有交浅言深的感觉而退却、有碍双方关系。

*请问:是否有实体创造(reality construction)的成分在?*注意:最好以假设语气表达B.使用时机:1、表达对方暗示的(不必太直接):青:我很喜欢我的英文老师,在学校里的每个人都承认她是最好的老师,他教英文很生动;但是我就是不能以一种我喜欢的方式和她说话。

辅:你很喜欢她,而且,很高兴能上她的课,但是你对她有那么一点火满,因为她似乎没有对你表达个人的关心。

2、在对谈告一段落或无法再继续,想总结一下,或为对方总结一下,以理出头绪:可以由辅导:让我们一起整理一下我们刚刚谈到的一些问题。

你觉得沮丧,担心健康,你觉得目前最困扰的事有几件;一是,二是,三是或请青年总结3、确认主题:当对方对自己的问题毫无头绪,辅导从会谈数据中找出特征,反映给青年,由他来澄清。

辅导:刚刚你谈到的情形,我在想,你似乎常用一种行为方式来面对事情,我觉得你好像不太愿意自己作主,你害怕做决定,似乎对自己信心不足。

4、连接不同的感觉、经验、和行为辅导:我不知道你辍学或逃家的毛病和你对父母亲不满是否有关,你似乎想藉此来惩罚你父母,虽然你说不去学校是因为老师不好,但是它好像跟你的情绪也有大关连。

5、提供另一个参考架构(如上一个例子)(练习八:辨认隐藏的感受)五、真诚(辅导自我表露):1、定义:适当地将自己类似的感受、经验、行为和对方分享;2、主旨:拉近双方关系、增加同理心的真实性、示范作用、使对方得到启示,增进对问题的了解;但重点在对方,不是你。

3、原则:a、不可使用假经验、对青少年有益之内容才表露、以对方为焦点、次数和时间不可太多太长否则会模糊焦点、造成压力、分散注意力。

例子:青少年:我每天最焦虑的是早上醒来时,害怕面对学校,因为常常考试。

辅导:(1)我也有过这样的经验,在研究所的时候,不知自己能力够不够(对方可能的反应是?)(2)你是不是觉得早上起床是一种挣扎,我服役时也有同样的感觉,焦虑和了无生趣,不知道你的感觉是不是这样?b、使用我开头(个人化);c、分享不同深度的感受(须能掌握);d、中性字眼描述事件或情境;e、指明前者对他人或自己的影响。

4、格式:我觉得挫折;当我在讲话时你却在看报纸,因为我觉得有被忽略的感觉,我觉得自己对你而言一点都不重要。

5、时机:对方要求分享个人讯息、引发辅导表态之问题、对方不可理喻时、对方提供正向回馈或赞美时、处理对方不时转变话题或插话、介入不当的小组过程、拒绝和设限。

同理心练习题张宏哲教授辅大社会工作系一、实际的感觉与应该有的感觉青:我这学期只得到第三名辅一:(实际感觉)辅二:(应有感觉)青年听了辅二的话之后,会有何感受?二、请辨认各个情境之下,当事者可能会有的情绪或感受:1、姊姊处处比我强,我在家中根本是多余的。

2、班上的同学嘲笑我,因为我是个基督徒,我谢饭时,有人还拿走我的便当。

3、我爸妈根本没有权力偷看我的日记,私拆我的信。

4、我一留了级,全镇的人都知道,一走出家门好像人人都在注视着我。

5、我已经够乖了,可是我妈偏不这样认为,骂我是个太妹,她为什么不去看看别人家小孩。

注意:愈能够掌握情绪字眼,愈能够表达同理心;因此必须背诵、并且常常练习、最好掌握青少年常用的情绪字眼。

三、(察言观色):三人一组,两人对话,一人观察和记录1、察言:一人先讲五至十秒钟,另一人试着重复他(她)的话2、观色:观察什么?3、察言观色结果的描述(每个人都应理出一个自己描述的次序)。

四、请以(练习二)的各种情境练习依照同理的格式表达同理心。

(请志愿上台角色扮演)五、请简述青少年的语意:1、青:我就是搞不懂,他一下子要我这样做,一下子又要我那样做。

2、我觉得他人实在很好、好体贴、善解人意,他常打电话给我,跟我出去很愉快。

3、这算什么嘛,我花了一星期认真写的报告,只得个“乙”,小陈一夜赶出来的东西,短又没内容,却得了甲,妳说那个老师是怎么当的,简直就是没标准嘛!六、同理心练习:1、十四岁青少年『每次和父亲说话我都会惧怕,我真希望能够表达真正感受,不同意他的意思,却又没办法』;2、高一男生:我觉得很糟糕,缺乏运动神经,每次分两队要打篮球或排球时,总是最后一个被选上,选上我也只是为了凑人数,有时候大伙儿还为了要不要我而差点打架。

3、二十岁大学生:小珍说她会打电话给我,但从来都没有,都是我在打电话,我不打就没有机会和她说话,好像我在单恋一样,我要不是那么喜欢她的话,真想问问她是在玩什么把戏,我怀疑她是个自私的人。

4、大学生少契辅导:我好像没办法接受别人的赞美,朋友赞美我让少契起死回生,我不仅无法接受他的赞美,连快乐的感觉都没有,我在想:你一定是看错了,我不可能有这样的能力。

5、高三女同性恋:前几天,教会的辅导和契友们在讨论同志的议题,多数的意见是负面的,没有人知道我是个同志,你猜我有什么样的感觉?6、高二男生:我输不起,每次比赛乒乓球的时候,我会进入一种状态,首先,我会为自己的大意而暴怒,平常我并不是这样的人,我想我是恼羞成怒;如果输了球,我会即刻想投入另一场比赛,想扳回一城。

7、十三岁青少年:我可以告诉你们,我有多想要我的家会不一样,我理想的家应是人人互相关怀,但是每次我走入那个家,妈就唠叨,爸什么都不管,我有时觉得不回去也罢。

七、辨认下列回答属于哪一层次同里?青少年:我的父母老是不放心我,老是问我到哪里去了?和哪些人?做些什么?老是把我当三岁小孩看待。

回答:1.()好像你父母太操心了,妳不喜欢他们太限制妳2.()妳不高兴他们对妳的不信任,妳认为自己可以做决定3.()我认为他们很爱妳,却也不放心你,这就是天下父母亲啊4.()妳一定做过令他们担忧的事5.()难道妳不觉得他们很关心你吗?八、辨认隐藏的感受练习:1、青少年:我知道我的父亲很忙,可是我已经几个月没看到他了,甚至连个电话都不打。

表达的感受:隐藏的感受:2、我不知道我男朋友是否还爱我,虽然他说他在呼我,可是却不注意我的需要,特别是在众人的场合,他好像觉得我的存在让他丢脸,有时候,我觉得我好像是他的累赘。

表达的感受:隐藏的感受:3、这个社会根本容不下我这样的人,人们总是认为我们原住民酗酒、偷懒、不努力工作。

表达的感受:隐藏的感受:评估沟通的口语障碍指示:每15分钟一次回顾会谈录音带,在下列格式内记录你所用的无效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