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眩晕PPT课件

认识眩晕PPT课件


• 为外物或自身的摇晃 不稳感,或左右或前 后晃动,注视活动物 体时,或嘈杂环境下 加重。症状较轻,伴 发植物神经症状不明 显,持续时间较长, 可达数月之久,多见 于脑部和眼部等疾患 。
.
6
周围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的区别
பைடு நூலகம்
周围性
突然发作,性质剧烈,持 眩晕 续时间短,头部或体位改
变眩晕加剧。
发作与眩晕相平行,方向 眼震 多水平或水平加旋转,决
2.波动性听力损失 3.伴有耳鸣和/或耳胀满感 4.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
.
10
前庭神 经元炎
病因病理 临床表现
诊断
1.前庭神经 受累
2.病毒感染 3.自身免疫
反应 4.糖尿病
1.单次发作型 突发强烈的旋转性眩晕发 作及共济失调,伴恶心、 呕吐,水平眼震。眩晕持 续数天或数周。 2.多次发作型 反复发作旋转性眩晕或为 平衡障碍及不稳感。 3.均无听力改变,即无耳鸣 及耳聋的主诉。
.
1.临床表现 2.听力检查 3.眼震电图 4.头颅MRI 5.排除其他
11
其他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突发一侧耳鸣、 耳聋,其中部分病例伴眩晕呕吐, 病情似梅尼埃病,但眩晕持续时 间较长,以后无反复发作。听力 检查呈重度感觉神经性聋
急性迷路炎:病毒感染 耳毒性物质或药物
.
12
中枢性眩晕
• 后循环缺血 • 小脑、脑干梗塞或出血 • 小脑肿瘤 • 或出血 • 小脑肿瘤
部位是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远端。
.
16
PCI的常见临床症状
头晕、眩晕、肢体或头面部的麻木、肢体无力、头痛
呕吐、复视、视力丧失、行走不稳或跌倒。常见临床
体征包括眼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
或肢体共济失调、构音或吞咽障碍、跌倒发作、偏盲
声嘶、Horner综合征等。出现一侧脑神经损害和另 一
典型的临床 表现及 Dix-Hallpike 测试结果 阳性
.
9
梅尼 埃病
病因病理 临床表现
诊断
膜迷路积水 内淋巴局部 水肿,听神 经及半规管 细胞被破坏
耳鸣、耳朵胀痛、 听力丧失、眼球 振颤。发作呈现 阵发性,每次持 续数分钟至数小 时,而后逐渐缓 解轻
1.发作性旋转性眩晕2次 或2次以上,每次持续 20min至数小时。
• 定义:发作时的特征 是常常会感到天旋地 转的晕,甚至恶心、 呕吐、冒冷汗等自律 神经失调的症状。要 注意的一点是,眩晕 症通常反映出前庭部 位的病变,它是一种 症状,并不是一个疾 病。
分类:真性眩晕和假 性眩晕。
.
4
病因
• 前庭病变
• 解剖位置
• 有来自大脑皮 质脊髓神经束 、小脑、桥脑 、脑干、以及 第八对脑神经 的交通网路
.
13
中枢神经疾病-病因
• 听神经瘤:压迫听神经,就会造成听力丧失,压 迫前庭,就会造成眩晕症,压迫小脑,就会有平 衡感失调的症状.
• 多发性硬化症:影响到前庭神经 • 椎底动脉循环障碍:脑部血管循环障碍,TIA • 中枢神经药物:过量服用就会导致眩晕症
.
14
后循环缺血定义
后循环缺血就是指后循环的TIA和脑梗死。其同 义词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后循环的TIA与 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疾病、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 性疾病。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 梅尼埃氏综合征 • 前庭神经元炎
.
8
BPP V
病因病理 临床表现
诊断
耳石退 化脱落
潜伏期: 头位变化后1-4秒后才出现眩晕 选转性: 患者视物旋转或闭目有自身旋转感 短暂性: 眩晕在不到1分钟内自行停止 转换性: 头回到原来位置可再次诱发眩晕 疲劳性: 多次头位变化后,眩晕症状逐渐减轻
无垂直向。
植物 神经
严重的恶心、呕吐、出汗
前庭 冷热水试验无反应或反应 功能 弱
伴随 症状
听力障碍
.
中枢性 性质较周围性轻,持续时间 长,头部或体位改变眩晕加 剧不明显。 持续时间长,方向为水平、 垂直和旋转。垂直性眼震为 前庭神经核损害。
植物神经症状不明显
冷热水试验正常
脑干、小脑和颞、顶叶体征
7
周围性眩晕
向旋转、翻滚、移动或浮 前庭系统末梢病变(内耳
沉,为运动幻觉,伴恶心、迷路的半规管和囊斑)所
呕吐、倾倒等

.
2
头昏、头晕、眩晕概念性症状描述
• 头昏、头晕和眩晕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如高血 压患者(反复头昏)——小脑出血急性期(突 发眩晕)——小脑出血恢复期(头晕)。
• 本课件只讨论眩晕。
.
3
眩晕症
.
15
后循环缺血的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是后循环缺血最常见的血管病理表现, 导致后循环缺血的机制包括:大动脉狭窄和闭塞引起 低灌注、血栓形成、动脉源性栓塞、动脉夹层等。动 脉粥样硬化好发于椎动脉起始段和颅内段。
栓塞是后循环缺血的最常见发病机制,约占40%,栓子主要来
源于心脏、主动脉弓、椎动脉起始段和基底动脉。最常见栓塞
认识眩晕
于宁媛
.
1
头昏、头晕、眩晕概念性症状描述
症状
概念性描述
临床意义
头昏 头昏沉和不清醒感
多由全身性疾病或神经症 等所引起,临床很常见, 但非神经科关注重点
头晕 头重脚轻和摇晃不稳感, 多由前庭系统、视觉或深 也是一种轻微的运动幻觉 感觉病变障碍所引起
眩晕
自身或/和外物按一定方 多由前庭系统病变,且以
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叉表现是PCI的特征表现。
.
17
常见的后循环缺血综合征
后循环TIA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小脑梗塞
.
18
后循环TIA
其典型的症状有
⑴眩晕(尤其是头后仰时)
⑵猝倒发作
⑶颅神经的短暂性受累
⑷一过性的球部功能障碍
⑸途经脑干的长束受累
⑹枕部疼痛(常为持续性)。
.
19
TIA诊断
⑴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 ⑵有眼底视网膜血管、身体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表现 ⑶起病急,症状达到高峰时间不足5分钟或在半小时之内 ⑷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颈椎病等脑血管病的危险 因素 ⑸伴有其他轻微脑干、小脑症状体征(2小时内恢复)支 持为后循环TIA
常伴随有耳鸣、听力丧 失、眼球振颤呈现特有 的周边形式
表现
周边神经
性眩晕
分为 中枢神经 表
性眩晕

眼球振颤 呈现特定 的脑干形 式
.
5
眩晕的分类
真性眩晕:(周围性 、前庭外周性)
假性眩晕:(中枢性、 脑性)
• 呈阵发性的外物或 本身的旋转、倾倒 感、堕落感,症状 重,多伴有明显的 恶心、呕吐等植物 神经症状,持续时 间短,数十秒至数 小时,很少超过数 天或数周者。因多 见于前庭外周性病 变。
.
20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