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族精神耀中华

民族精神耀中华

生:思考,说出自己心情沉重而又很义愤;取得胜利的原因很多,其中有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
师:抗日战争的胜利靠的是党的正确领导,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发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女排精神、奥运精神……不正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吗?民族精神光耀中华。
本课时的两个问题是紧密联系的,相辅相成。五千年文明熔铸的民族魂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在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使之内涵更丰富、更深刻。因此,“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方法:讨论式,启发式
五、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视频,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v_show/id_XMTE0ODI4MDc2.html
师:爱我中华,中华雄姿英发;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多么令人振奋的歌词、多么令人鼓舞的旋律。建设我们的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烘托气氛,引入课题)
课后拓展
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举世瞩目,这是一次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良好机遇,如果你是中国馆的设计者你将展示中国的哪些文化精华?并说明理由
六、教学反思:
本课的材料选取及问题设计既结合社会热点,又联系学生身边的生活,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强调“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多媒体展示:第九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播放视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天安门广场纪念活动片断(胡锦涛讲话、敬献花篮、默哀等场面)。
/GB/14645/25059/3616225.html
师:看到这些场面你的心情如何?你知道八年抗日战争最后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多媒体展示:民族精神耀中华。
(二)活动明理
师:中华民族精神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呢?
(教师安排两个小活动,让学生体味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活动一:回顾历史,展示文明
学生把提前搜集、整理和记录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成果资料,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方面交流展示。见下表:(媒体展示)
教师指导生讨论:灿烂的中华文明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之间的关系如何?
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华上下五千年,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现在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返航;从“小米加步枪”到两弹一星;从“东亚病夫”到奥运金牌世界第二。无不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使我们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了中华的温暖,祖国的伟大。我们为中华民族而欢呼,为祖国感到无比的自豪。
(二)能力: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文化资料的能力;提高分析历史人物、历史文化事件和各种文化现象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了解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不竭源泉,知道民族精神的含义,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性。
三、教材分析: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当前,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重要的、紧迫的。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本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师生共同总结: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媒体展示: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魂。
活动二:小品表演,内化行为
编演《愚公移山》,愚公一家被大山阻挠,但他们挖山不止,坚持不懈,其心之诚终于感动玉帝,他派神仙搬走了两座大山。舞台道具及场景的布置可适当从简。《愚公移山》中的两座大山可用书包代替。
本课时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充分认识民族精神对我们国家发展的重大作用。涉及到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的斗争史,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和发展成就以及相关的历史人物、典型实例,还涉及当今世界形势和我国的基本国情。
本课时“民族精神耀中华”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讲述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是说明民族精神的重要地位。其主要内容说明民族精神的重要地位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规定性。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
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丰富了这个民族精神。从古至今,民族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勇往直前,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精神纽带和精神支撑。在世界新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今天,民族精神更是我们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精神动力。民族精神既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分组讨论,展开竞赛:根据学生收集和已掌握的资料,填写下表。根据座位的编排,分成6个小组展开竞赛,看哪个组填的既快又好,予以表扬。
媒体展示:学生填写的表格:
学生填写完表格之后,小组代表发言,对学生的见解应给予评价和表扬。
师:通过这些活动,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生:世界文明丰富多彩,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我国的文化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文化不断交流、融合与创新的历史。
课题:民族精神耀中华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思想品德3、课时:3
4、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教师准备:视频、图片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师设问:中华文明为什么能成为世界历史上最古老而又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呢?
媒体视频展示:“患难与共彼此相依”
问题讨论:面对国难和灾害,中华民族是怎样共度难关的?
学生讨论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总结:正是依靠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抵御住外敌入侵,排除了自然灾害,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争取到民族解放和独立,实现了国家的初步繁荣昌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多媒体展示图:
思考问题:看到以上场面你有何感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正是依靠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明不仅没有中断,而且代代相传,时至今日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四)走进生活,弘扬民族精神
活动讨论:
初三(2)准备举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
班主任老师布置了以下几个相关话题
1.对民族精神内涵的理解
2.举办本次活动的宗旨
3.请你对本次活动准备二句宣传口号.
如: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教师综述:眺望未来,21世纪的朝霞如此绚丽;放眼世界,21世纪的画卷壮美神奇;展望未来,21世纪的舞台充满了挑战也蕴藏着机遇。巴金老人曾动情地说:“青春是美丽的!”是啊,同学们,青春——一个多么美丽灿烂的生命季节啊!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让我们在新的世纪带着一颗青春的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做一个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新人,让我们的青春带着生命的激情,带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一起飞扬!
师:通过编演小品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生讨论回答:明白面对任何困难都不能退缩,要对自己有信心的道理。勇往直前,自强不息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我们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发扬这种精神。
(三)共同探讨:“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
教师:走过中华5000年的文明史,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让我们一起走进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感触那里的苍伤与变迁。
通过讨论,学生应明确如下认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熔铸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更多新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传统文明只有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加以继承和发展,才能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