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耀中华课件
作业:
掌握本节预习导学部分 预习第九课第二节
2、从青少年的角度说
中学生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伟大的民族精 神?(中学生的做法) 1、我们当代中学生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 的优良传统。 2、要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 史使命感。 3、要自觉接受民族精神的教育,感悟伟大 的民族精神。 4、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创新能 力和实践能力。 5、要积极参加是社会实践活动,提高道德 素质。 6、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开拓创新。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 西柏坡精神 救灾精神 世博精神等
抗 洪 精 神
主要内涵是: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 胜利。
载 人 航 天 精 神
主要内涵是: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 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社 (物质基础和保障) 会 主 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建设) 义 (政治保证、制度保证、法律保证) 提高全民族思想 道德素质和 现 根本任务 科学文化素质, 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 代 培养“四有”公民 (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 化 重 要 建 途 径 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设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活动形式?
1、通过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体现民族精 神的典型人物及事迹。 2、定期播放爱国主义教育影片。 3、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定期开展青少年读书活动。 5、组织校园优秀师生评选活动。 6、开展“讲文明、有礼貌”宣传周活动等。
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们在 学习生活中要做到: 刻苦学习、勤奋向上; 不怕困难、 敢于创造; 勤学善思、勇于实践; 艰苦奋斗、 敢于创新; 尊重知识、乐于探究; 求知上进、 不断进取。
林则徐
邓世昌
谭嗣同
詹天佑
孙中山
虎门销烟
甲午海战
戊戌变法
修建铁路
辛亥革命 振兴中华 鞠躬尽瘁
爱国御侮 视死如归 救国图强 科技报国 扬我国威 捐躯报国 舍生取义 勇于创新
用四字词语概括和评价他们在这些 事件中的杰出表现。
4.(国家)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2)民族精神对内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 作用,对外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高昂的民 族精神从来就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 要尺度。民族精神是我们参与国际竞争的精神支 柱。 (3)民族精神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4)只有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更好 地发展我国的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1、(2011年四川南充试题)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 是民族的魂。下列各句能体现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有( ) ①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②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③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 ④志存高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2011年7月20日,求是理论网发表文章指出,以爱国主义为 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全社会得 到广泛认同的精神旗帜,铸就民族奋发向上坚强品格的精神支 撑,激发引领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下列对中华民族 精神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它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②它是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的唯一保证 ③它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 神力量 ④它比其他国家的民族精神更优越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①③
奥 运 精 神
主要内涵是: 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 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 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 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抗非典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 敢于胜利 抗震救灾精神:自强不息、顽强拼搏,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请列举中国历史上依靠民族精神 战胜困难或取得辉煌成果的事例。
九年级第三单元第九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一节——
1、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什么? (民族精神的内涵) 2、90年来,中华民族精神在各时期的具体表现。 3、(国家)为什么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4、(国家)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5、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6、青少年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中小学生为什么)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 培养民族精神教育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1、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和自豪感,更好的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 弘扬者和建设者。 2、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推 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 观和价值观。 4、有利于青少年抵制不良诱惑,健康成长。
2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形成的民族精神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 革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形成的民族精神: 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中国成立之后 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
抗美援朝精神、大庆“铁人”精神、 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 星”精神、孔繁森精神、抗洪精神、 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
经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核心工程、中心
一、在文化建设中弘扬 和培育民族精神
文化建设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关系:
重要任务 弘扬和培育 文化建设(精神 民族精神 文明建设) 促进
问: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坚持的原则和要求等)
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从国家角度说: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充分 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充分汲取世界其他民族的 优秀文化的营养。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最重要的是坚持与时俱进, 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富有 生命力的内容。
二、价值判断题 (2011年德州)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 合国力的重要尺度。 • 判断( ) • 理由:
• 拓展提高: 胡锦涛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系统总结了党成 立90年来培育形成的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 凝聚各方力量的伟大精神。正是因为有无数共产党 员始终保持艰辛探索、不懈奋斗、甘于奉献、昂扬 向上的精神状态,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 党和国家才能够在艰难困苦中不断进步。这笔丰富 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大力弘扬,从中汲取推动科 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1)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培育、形成的伟大精 神有哪些?这些伟大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预习导学第二题) (2)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为什么还要继续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预习导学第三题)
• 3、(2009德州)在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不畏强 手,奋力拼搏,勇夺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取得了前所未有 的优异成绩,实现了我国竞技体育在奥运会上新的历史性突破,为祖国 和人民赢得了荣誉。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进步,是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结 果 ②我国体育健儿不畏强手,奋力拼搏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 神的体现 ③我国体育健儿的这种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必将 极大地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④我国要把发展体育事业放在一 切工作的首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4、(2011年莱芜)舟曲何以不屈?这是因为国人同“舟”共济。只要昂 扬起不屈的灵魂,灾区就会有明媚的未来,我们就能挺过任何灾难。 2010年l0月1日清晨,在舟曲一片写着“救灾”字样的蓝色帐篷中.在上 百名受灾群众目光的注视下,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是舟曲 人民对祖国母亲的生日问候。这证明( ) ①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② 民族精神对内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作用 ③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 族走向繁荣富强的唯一动力 ④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全国各族人民才能 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一 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魂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 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 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 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 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 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你认为“中国的脊梁”是什么?
1.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 出——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 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 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 精神。
• 5、从气壮河山的生死大救援,到艰苦卓绝的百万灾民紧急 安置,再到顽强拼搏的灾后恢复重建,灾区不曾停步,中国 奋力前行。3年过去,汶川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取得了辉 煌成就。这体现了( ) ①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②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具有巨大作用 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正确的 ④我国综合 国力显著增强,把抗震救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6、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概 括起来就是“争”和“让”:“争”是争先的争,争光的争, 争的是国家和民族的荣誉和地位;“让”是谦让、辞让,让 的是个人的名誉、地位和金钱。在钱老的身上体现着( ) 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 神 ③宽容他人、与人为善的高尚品质 ④淡泊名利、乐于 奉献的崇高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②